一、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吕忠梅[1](2022)在《发现环境法典的逻辑主线:可持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术界与实务界已达成采取"适度法典化"模式编纂环境法典的共识下,提炼基础概念和逻辑主线成为环境法典编纂的起点与归属。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环境法典的价值目标,值得研究、借鉴。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最大的发展共识,将其法律渊源化成就了各国环境法典编纂。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交融,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前进。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环境法典的基础概念和逻辑主线,既可以为环境法典编纂提供统一的、根本的精神指引和原则性规范;又可以通过国际通行的法律语言,形成为他国所向往、可模仿、可借鉴的立法经验。
吕忠梅[2](2021)在《中国环境法典的编纂条件及基本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启动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对环境法典编纂条件是否成熟以及技术方案的论证提出明确要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目标新任务提出编纂环境法典的迫切需求,环境法治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困境形成编纂环境法典的内生动力,环境法学研究所达成的学术共识奠定编纂环境法典的理论基础。环境法典编纂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恰逢其时。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理论研究,应深刻把握环境法典的逻辑体系与核心价值,厘清民法典与环境法典的关系;准确把握环境法的领域法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法典的核心价值与基础概念;深刻把握环境法的体系开放性特点,采取"适度法典化"模式、"总则—分编"结构,妥善处理环境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郝辑[3](2021)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集聚,全球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联合国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应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2021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再次将生态问题引入,把生态问题放在了衡量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大研究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和生态过度消耗等问题,人类发展水平畸轻畸重。其中,生态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质量的短板。对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面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建设发展、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治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为突破口,收入、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为我们开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样本。研究表明,人类发展水平不仅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有关,忽视空间地理区位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空间分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省际、相近省际、相邻省际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规律和收敛性,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意见建议。本文首先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发展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反复筛选,确定生态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AHP方法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权威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指数,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弥补原有人类发展指数对于生态指标衡量测定的缺陷与不足,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了包含“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中国省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对人类发展指数只关注健康、教育、收入的局限性进行了优化。从基于HDI的中国人类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发突显。从基于HSDI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生态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省份内和省份间的生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省份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评价中国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态因素是影响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α收敛、绝对β收敛、PS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对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在空间上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各个省际不存在较明显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从PS收敛的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26.1366,小于临界值,这说明HSD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生态指数(E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10.7075,小于临界值,这说明E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俱乐部收敛结果来看,中国HSDI只存在3个类型的俱乐部收敛,EI存在8个俱乐部收敛。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的高低情况不匹配,产生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和生态指数的收敛特征提高了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程度。然后,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研究发现,Moran’s I均为正且显着,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果下,中国约四分之三的省份落在了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其中,高高集聚区(H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云南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发生了空间格局变化,向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这些省份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传统高地”。低高集聚区(L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福建、广西、四川等中部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向新疆、浙江等省份发展。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少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是省份最多的集聚区,大约在15个省份左右。髙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地区。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存。整体来看,全国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格局,中国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东北高、西北低,具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现象。局部来看,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非均衡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长期存在。最后,利用Stata软件对新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剔除不显着和不相关的指标,发现: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整体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本文找到了影响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即: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并对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研究方法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生态指标选择上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数据分析上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地图分类法、空间效应格局研究法、面板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运用技术手段研究经济问题,宏观上站在可持续发展视角,微观上聚焦到我国各个省份,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原有的HDI、HPI等概念集成,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即生态影响因子,构建了新的指数体系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研究了由三维到四维的转变。集合了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生态学和地理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现阶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及理论价值。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有对HDI算法的基础上,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第三,运用上述产生的新算法,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探寻中国各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分异规律。第四,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原因,利用Stata软件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因子,结合地域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以往研究评价的盲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加入生态因素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借助指数评价体系来做分析,但之前的体系有所不足——即无生态指标要素。一个地区的生态指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缺乏这一因素会导致评价的精准度和客观性不够。在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判断时,需要将生态因素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客观合理的反应发展程度。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并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构建的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经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赋值赋权后,发现结果依然是客观的、公正的,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科学性。第三,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分为低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6.45%)、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51.61%)、下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9.35%)、上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2.90%)、极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9.68%)五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分布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同层次的内部各省中,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小于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而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又小于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这一表现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距。收入指数以及教育指数在各区间内有很明显的地理位置规律,但是教育指数的地理位置规律并不明显。在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健康指数差距较小,收入指数差距较大;但是在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而教育指数的差距很明显。根据指数对不同区域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与地理空间区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第四,通过空间分异格局来看,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不近相同。Moran’s I为正且显着,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省份集聚在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位于第二象限(LH)和第四象限(HL)的省份较少,位于第三象限(LL)的省份多于第一象限(HH)。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经过本文面板回归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生态指数具有正相关性。我们使用面板回归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生态指数(EI)、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的影响因素,由分析过程可知,模型回归的效果较好,R2均大于0.600,说明拟合度很好,其中,人均GDP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HSDI提高0.0222;GDP增速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速每提高1%,HSDI提高0.0006;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016;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825;ln就业人数及ln医疗卫生机构数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这说明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HSDI就越高。从整体来看,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六,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公共政策系统的社会价值,分析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能够及时的对各区域政府公共政策的整体效果做出判断,这样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便有了参考依据。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各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地方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从而算得精准的生态指数,进而科学的指导地方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
朱淑鸣[4](2021)在《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使环境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立德树人范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成为促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立为融合提供了实践基地。研究首先分析现行课标与教材,从人地协调观的四级分级水平入手,通过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呈现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模式下,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现状。研究发现,现行教材中多处从生态环境教育的环保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大角度融合,现行新课标的顶层设计关注生态文明的培养。整体而言,教师的融合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对生态环境教育理解的不全面、融合多源于感性自发性认知,同时受到应试背景影响及考核机制、时间、空间、经费的多重限制,使得出现融合方式单一、差异度较大、内容局限,仅作为课堂延伸与拓展内容等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认知,接受度较高,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高于人文政策,对抽象逻辑的认知高于具体事实,且基础概念不扎实;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融合支持。针对现状,探索出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三大策略。第一,从核心素养落实、课标与教材分析两方面,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第二,从课程体系、校园环境、交流合作三个角度,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突破时间、空间与经费限制。第三,从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其中,重点关注情境认知理论,提出分类知识内容,教学因课制宜;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提供实际数据,培养分析能力;抽象知识落地,触发情感共鸣三条具体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与表现性评价。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背景资源,以太浦河流域为例,使用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联教学活动,探索生态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彭文龙[5](2021)在《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文中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是优化耕地利用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因地制宜实现区域耕地保护和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必然要求。农户是耕地利用最基本的微观社会经济主体和独立决策单元,处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核心;农户生计转型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耕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本研究总体遵循“明确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探究-对策建议”的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曲阜市359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1)划分农户生计类型,探讨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转型趋势;2)集成能值分析,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体系,测度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3)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4)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生计转型是生计环境、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共同作用,渐次演变的结果。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现实目标,具有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和社会可持续五方面内涵。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在耕地依存关系和土地意识、耕地利用水平和行为响应等方面存在互馈关系。(2)根据主要家庭收入来源,3.6%的农户为农业专业型,12.5%的农户为传统农业型,3.9%的农户为农业兼业型,40.9%的农户为非农兼业型,37.9%的农户为非农型。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家庭人口、文化程度、职业结构和家庭资产等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耕地流转意愿和行为,按照生计转型的顺向演替,样本农户目前处于生计转型的中后期阶段,短期内可能表现为非农化转型趋势。(3)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样本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整体较低,经营耕地的333户农户中,14%的农户为不可持续集约化,52%的农户为低度可持续集约化,30%的农户为中度可持续集约化,4%的农户为高度可持续集约化;不同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内部分化结构存在差异。(4)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之间,农业专业化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最高,传统农业型农户次之,农业兼业型农户第三,非农兼业型农户第四,非农型农户最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低,农户生计越倾向于非农化转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高,农户生计越趋于稳定。(5)从地方政府管理与调控、市场机制构建与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与创新、农民生计保障与提高等方面尝试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
倪倩倩[6](2021)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不可减少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必须在高校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人”培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殊使命,其培育过程强化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目的,扩展了它的发展内容,丰富了它的发展形式。当代高校学生有理想目标、有文化素养、有道德追求,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生力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这项有特定培养目标、有稳固组织架构、有实际功能计划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其完成培养新时代“生态人”的特殊使命。从这个角度看,“生态人”的培育问题对于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殊使命的要求,本文对“生态人”的培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人”的理论概要。论文首先阐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指引,由此引出“生态人”的概念。并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这些相关理论作为依据,然后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必要性做出分析。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梳理归纳,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问题展开具体解析。详尽地论述了“生态人”培育的原则、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分析了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进行“生态人”培育的现状。运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图表概括了其成就,同时针对“生态人”培育过程中的困境,论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结合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对象,从生态知识、人文生态、生态实践三个层面具体展开阐述,探寻出“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
叶善青[7](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杨晶[8](2019)在《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古巴的绿色发展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探索历程引起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西方左翼学者的关注。殖民破坏、大国依赖、单一种植等因素是导致革命胜利前古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美国长期封锁和苏东剧变加剧古巴生态环境问题。面对脆弱的生态系统、短缺的资源供给等困境,工业化程度尚且不高的古巴果断放弃传统的工业化农业模式,历经基础铺设、框架建立以及自我转型等发展过程,探索出一条自给自足的绿色发展之路。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主要经验包括:在农业方面,打造具有古巴特色的永续栽培模式;在工业方面,实施石油替代计划并对垃圾及废弃物进行可再生处理;在劳动关系方面,重建粮食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在社会发展方面,重视绿色医疗、绿色教育和绿色旅游的建设。古巴的绿色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经过多年努力,古巴的绿色发展实践取得显着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也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但古巴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领导层更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不够协调、与美国复杂且不稳定的外交关系等,这些都是古巴当前需要应对的困境。古巴的绿色发展既是基于本国实际进行的生态环境治理,也是一种促进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也为不同制度国家提供一种生态环境治理范式。不过,古巴的绿色发展模式并不稳定和成熟。古巴现有的经济水平限制了绿色发展的进一步转型,古巴的绿色发展尚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建构。古巴的国情及其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与我国差异不小,绿色发展水平不同,但其在都市农业、永续栽培模式、公众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农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史先刚[9](2019)在《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飞速前进。城镇化建设虽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的转型提升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城市功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物质形态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城市精神形态的关键是规划。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规划相对短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社会、文化、政策层面的因素。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于规划,只有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引入项目规划中,从综合开发的视角定义和规划一个项目乃至于整个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回顾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结合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即结合新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宗旨,对新城区域内未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最终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公平,人与自然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基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政策子系统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遴选出每一个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在对新城可持续规划评价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比选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距离的协调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标进行约简,构建了一套便于评价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滨河国际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得出了郑州滨河国际新城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及整个新城规划的优劣。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杨晶晶[10](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二、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发现环境法典的逻辑主线: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他山之石:各国环境法典的“不约而同” |
二、追根溯源:可持续发展塑造现代环境法学之魂 |
(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类最大的发展共识 |
(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渊源化成就环境法典编纂 |
三、相得益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交相呼应 |
(一)生态文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交融 |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前进 |
结语 |
(3)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发展指数概述 |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3 空间效应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人类发展理论 |
2.2.5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相关文献回顾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现有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 |
3.1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
3.1.1 人类发展指数编制原则 |
3.1.2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
3.1.2.1 1990 年至2009 年的人类发展指数 |
3.1.2.2 2010 年至今的人类发展指数 |
3.2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及最新发展情况 |
3.2.1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
3.2.2 人类发展指数最新发展情况 |
3.3 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比较 |
3.3.1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横向对比分析 |
3.3.2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纵向对比分析 |
3.3.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国际对比分析 |
3.3.4 中国东三省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
3.3.4.1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
3.3.4.2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
3.3.4.3 收入维度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
4.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4.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
4.2.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指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3 指数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
4.2.3.1 德尔菲法 |
4.2.3.2 熵值法 |
4.2.3.3 层次分析法(AHP) |
4.2.3.4 改进的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 |
4.2.4 指数体系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
4.2.4.1 AHP专家评分结果 |
4.2.4.2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评价结果 |
4.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省际排名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
5.1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检验方法 |
5.1.1 α收敛 |
5.1.2 绝对β收敛 |
5.1.3 PS收敛模型 |
5.1.4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
5.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实证分析 |
5.2.1 整体收敛检验 |
5.2.2 俱乐部收敛检验 |
5.2.3 俱乐部合并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
6.1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
6.1.1 全局Moran’s I指数 |
6.1.2 Moran散点图 |
6.1.3 LISA集聚图 |
6.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整体态势 |
6.2.3 发展现状 |
6.2.4 空间依赖性分析 |
6.2.5 类型评定 |
6.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3.1 基于全局Moran’sI指数的空间分异 |
6.3.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
6.3.3 基于LISA集聚图的空间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
7.1 数据来源 |
7.2 数据处理 |
7.2.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
7.2.2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2.2.1 全国范围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2.2.2 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 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1 HSDI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2 生态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3 健康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4 教育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5 收入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4 提升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7.4.1 建立跨区合作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7.4.2 提高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社会均衡化发展 |
7.4.3 着眼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7.4.4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
7.4.5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保险普惠度 |
7.4.6 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 |
8.4 展望 |
8.4.1 基于新算法的实证研究 |
8.4.2 HSDI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8.4.3 人类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
8.4.4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模型改进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
1.1.2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发展需求 |
1.1.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地方发展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4 技术路线与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环境教育 |
2.1.2 生态环境教育 |
2.2 地理教学中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已有研究 |
2.3 相关教学理论与方法 |
2.3.1 情境认知理论 |
2.3.2 支架式教学 |
2.3.3 表现性评价法 |
第3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途径 |
3.1 当前高中地理现行教材与新课标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3.1.1 现行教材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内容 |
3.1.2 现行新课标关注生态文明培养的顶层设计 |
3.2 当前高中学校及地理教师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
3.2.1 针对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人的访谈设计 |
3.2.2 基于访谈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途径分析 |
3.2.3 基于访谈的当前高中学校与教师实施融合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效果 |
4.1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设计 |
4.2 基于调查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效果分析 |
4.2.1 普遍听说过“生态环境”,地理学科是重要认知途径 |
4.2.2 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对生态环境关注较少,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
4.2.3 给定的简单地理事物和现象下,对生态环境各要素间关联的分析停留在表面,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
4.2.4 给定的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下,缺乏基于客观事实的生态环境认知,易忽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强度 |
4.2.5 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中,对生态环境的因果逻辑认知较为薄弱 |
4.2.6 基本认同在地理等各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对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期望较高 |
4.3 基于调查的当前高中生体现出的融合效果问题分析 |
4.3.1 对生态环境的抽象逻辑认知高于具体事实认知 |
4.3.2 缺少主观能动性,具体事实认知程度受等级考影响显着 |
第5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策略探索 |
5.1 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 |
5.1.1 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
5.1.2 分析课标教材,梳理可融合内容,确保系统性融合设计 |
5.2 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 |
5.2.1 搭建课程体系,基础拓展结合,突破时间限制 |
5.2.2 打造校内外平台,培育生态文化,突破空间限制 |
5.2.3 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教师能力,突破经费限制 |
5.3 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 |
5.3.1 采用情境认知理论,突破时空限制,自然融入日常教学设计 |
5.3.2 借助“脚手架”搭建,关注分析过程,使融合可迁移可应用 |
5.3.3 选取表现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挂钩考核与拓展内容 |
第6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 |
6.1 对标课标要求的课程重构 |
6.1.1 滞后于课改与新课标要求的现有教学方式 |
6.1.2 基于融合系统性梳理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
6.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背景下的案例选取 |
6.2.1 结合时事政策的内容选取 |
6.2.2 增加学生代入感的区域选取 |
6.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创设 |
6.4 搭好“脚手架”的教学活动设计 |
6.5 关注四级分级水平的表现性评价尝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B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 |
附录C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进展 |
1.2.2 农户生计转型研究进展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1.2 计划行为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户与农户生计转型 |
2.2.2 集约化与可持续集约化 |
2.2.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
2.3 理论分析 |
2.3.1 农户生计转型理论分析 |
2.3.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理论分析 |
2.3.3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之间的互馈关系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曲阜市自然资源状况 |
3.1.2 曲阜市社会经济状况 |
3.1.3 调研乡镇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描述 |
第4章 农户生计类型及转型趋势 |
4.1 农户生计特征分析 |
4.1.1 家庭人口 |
4.1.2 文化程度 |
4.1.3 职业类型 |
4.1.4 家庭资产 |
4.2 农户生计类型及特征差异 |
4.2.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
4.2.2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特征差异 |
4.3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趋势分析 |
4.3.1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划分 |
4.3.2 农户生计转型趋势分析 |
第5章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与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5.1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 |
5.1.1 经营规模 |
5.1.2 经营方式 |
5.1.3 农户认知 |
5.1.4 减施意愿 |
5.2 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5.2.1 能值分析 |
5.2.2 能值计算 |
5.2.3 评价体系 |
5.3 基于能值的评价结果分析 |
5.3.1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概况 |
5.3.2 耕地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
5.3.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第6章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 |
6.1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 |
6.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下的农户生计转型趋势 |
6.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调控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人”的理论概要 |
2.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 |
2.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指引 |
2.2 “生态人”概述 |
2.2.1 “生态人”的界定 |
2.2.2 “生态人”的特征 |
2.3 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必要性 |
2.4.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诉求 |
2.4.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追求高级目标的现实诉求 |
2.4.3 人的全面发展观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
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解析 |
3.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原则 |
3.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
3.1.2 全面多样性原则 |
3.1.3 实践参与性原则 |
3.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主要内容 |
3.2.1 生态意识 |
3.2.2 生态伦理 |
3.2.3 生态理论 |
3.2.4 生态政策 |
3.2.5 生态实践 |
3.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现实意义 |
3.3.1 “生态人”的培育强化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目的 |
3.3.2 “生态人”的培育扩展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内容 |
3.3.3 “生态人”的培育丰富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形式 |
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取得的成就 |
4.1.1 高校学生普遍树立生态意识 |
4.1.2 高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初步建立课程体系 |
4.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存在的困境 |
4.2.1 生态知识薄弱 |
4.2.2 人文生态环境失衡 |
4.2.3 生态实践流于形式 |
4.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4.3.1 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不充足 |
4.3.2 缺乏生态归属感 |
4.3.3 知与行存在偏差 |
5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 |
5.1 生态知识层面 |
5.1.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5.1.2 强化各专业课程间的渗透作用 |
5.1.3 增设生态道德教育公共选修课 |
5.2 人文生态层面 |
5.2.1 创建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 |
5.2.2 倡导和谐的人文生态理念 |
5.2.3 提升丰富的人文生态情感 |
5.3 生态实践层面 |
5.3.1 完善高校相关规章制度 |
5.3.2 提高师生生态综合素质 |
5.3.3 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起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二、资本扩张与生态的对立 |
三、城乡物质变换思想 |
四、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设想 |
第二节 古巴共产党领导人的绿色思想 |
一、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二、劳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第二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当代世界生态环境问题 |
一、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二、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古巴探索绿色发展的历史原因 |
一、古巴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
二、造成古巴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 |
第三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基础铺设时期 |
一、社会主义初期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初期经济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期社会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框架建立时期 |
一、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框架确立 |
二、生态领域科技研发获得发展 |
三、公民环境意识教育持续推进 |
第三节 自我转型时期 |
一、“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 |
二、科技领军发展阶段 |
三、转型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成效 |
第一节 建立本土化的永续绿色农业 |
一、引入都市农业的栽培模式 |
二、实施有机替代的生态实践 |
三、整合养分循环的空间体系 |
四、恢复粮食生产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注重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 |
一、寻求石油替代等可再生能源 |
二、可再生系统和清洁能源利用 |
第三节 绿色因素融入社会服务行业 |
一、绿色医疗 |
二、绿色教育 |
三、绿色旅游 |
第四节 古巴绿色发展取得的显着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 |
二、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
三、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认可 |
第五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强调社会公平正义 |
三、注重资源内源式发展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
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三、社会主义党建思想 |
第三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古巴特色绿色建设 |
一、搭建绿色理念框架 |
二、制定系列法律法规 |
三、设置奖惩监管机制 |
第六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及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 |
一、古巴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古巴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二节 古巴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一、找准发展中的定位 |
二、结合新时期的特色 |
三、注重多元化的运用 |
第七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 |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建设的绿色治理 |
二、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 |
三、为不同制度社会提供生态治理的新范式 |
第二节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 |
一、都市农业对绿色城市建设的借鉴 |
二、永续栽培实践对农业发展的借鉴 |
三、环保意识与民众生态素养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现状 |
1.1.2 合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难点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
2.1.2 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
2.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2 理论回顾 |
2.2.1 系统论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城乡规划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1 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 |
3.1.1 城市开发的内涵 |
3.1.2 城市综合开发内涵 |
3.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2.1 新城发展规划内涵 |
3.2.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1 面向社会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2 面向经济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3 面向自然环境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4 面向文化特色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5 面向政府政策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特点 |
4.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单个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构建 |
4.3.2 生态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5 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6 政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特点 |
5.2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确权 |
5.2.1 主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2 客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4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协调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4.2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以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例 |
6.1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的基本概况 |
6.1.1 滨河国际新城社会环境规划概况 |
6.1.2 滨河国际新城经济环境规划概况 |
6.1.3 滨河国际新城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
6.1.4 滨河国际新城文化环境规划概况 |
6.2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各子系统及规划指标的评价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性评价 |
6.3.1 各子系统的发展评价 |
6.3.2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
7.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
7.1.1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
7.1.2 重视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7.2 经济子系统 |
7.2.1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
7.2.2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
7.2.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7.3 社会子系统 |
7.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7.3.2 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
7.4 生态子系统 |
7.4.1 自然资源利用 |
7.4.2 自然环境保护 |
7.5 文化子系统 |
7.5.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
7.5.2 运用恰当的实践方法 |
7.6 政策子系统 |
7.6.1 可持续发展政策 |
7.6.2 公众参与与过程监督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主要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B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专家调查问卷I |
C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调查问卷II |
D 主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E 客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F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G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H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现环境法典的逻辑主线:可持续发展[J]. 吕忠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2(01)
- [2]中国环境法典的编纂条件及基本定位[J]. 吕忠梅. 当代法学, 2021(06)
- [3]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郝辑. 吉林大学, 2021(02)
- [4]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 朱淑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D]. 彭文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D]. 倪倩倩. 中北大学, 2021(09)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D]. 史先刚.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