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济宁 272029)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9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4%,对照组为15.56%,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白内障围术期应用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320-02
白内障是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所致的晶状体蛋白质变质浊化的眼科疾病,由于晶状体混浊,光线无法正常投射在视网膜上,因此会出现视线模糊的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老龄群体[1]。根据其病因,可将之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种症型,后者较为常见,其诱发因素有遗传、老化、代谢异常及营养障碍。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式,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0:25;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3岁、75岁,中位数年龄(57.12±8.13)岁。对照组45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1:24;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73岁,中位数年龄(57.60±8.04)岁。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晶状体蛋白质,变得混浊导致视力受到影响,且矫正视力低于0.7,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②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2)排除标准:①合并青光眼等眼科疾病患者;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选择眼科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形成循证护理小组,进行循证护理能力培训,明确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流程,提高护理人员查找、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提出临床问题,明确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查询资,收集护理文献,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将有效资料筛选出来,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方案。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良好地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给予患者专业的医疗指导,告知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向患者介绍此次手术治疗的流程和目的,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形态接受手术。同时,应用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使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将睫毛和眼睑固定好,充分保证术野;②术后护理。术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保证护理用具的无菌,嘱咐患者减少用眼,尽量不要打喷嚏或大声说笑。合理搭配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促进角膜消肿。
1.4 判定标准
术后,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眼内炎、角膜水肿、高眼压、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计算发生率,评价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3]。
1.5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χ2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4%,对照组为15.56%,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3.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常用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人员将医学理论与护理检验相结合,根据文献资料,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病情康复提供保障[4]。在白内障治疗中,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人工晶状体属于应激原,会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使得患者免疫机制受到影响,因此术后发生眼内炎、高眼压、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加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防护,能够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6%。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曾燕,袁晓红,赵静燕,丁绪玲,颜菲.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石位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70-72.
[2]陈丽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7,2(03):133-135.
[3]王志霞,许利利,王二妮,靳文娟.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OL].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8):143-144.
[4]康红,杨嫣,牟亚男.循证护理在预防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7):231-232.
[5]陈静华,王玉搏,钟碧芳,刘惠如,张婉笑,卢健芬.循证护理预防全喉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8):99-101.
论文作者:乔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白内障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晶状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