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瑶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目前资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只有做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础应用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
1、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气候环境相对较为复杂
在我国,由于地域差异较大,这就会导致气候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我国天气复杂多变,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施工的进度,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建筑的设计方式和施工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一般的建筑设计技术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复杂气候。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中,同一种设计方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建筑,这就大大增加了设计工作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因此,适合我国建筑实情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1.2 我国各地建筑风格大不相同
上文中提到,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建筑风格大都差异较大,同时,我国人口相对较多且密集,这就也就是我国建筑大多为多层建筑的原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往往会受到我国建筑实情的影响,不同的建筑风格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由于我国公共区域占地面积大、人口较为密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造成了影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施工地点居民的密度和生活方式进行设计,这就会增加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1.3 我国建筑大多能耗大
目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建筑对能量的需求都比较大,并且这些建筑并不具备很高的实用性,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我国一部分建筑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理念,这无疑会对设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很多地区,建筑存在闲置情况,居民建筑利用率不高、注重外观等都是造成建筑能耗过高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的进行。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应用分析
2.1 环境气候分析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中,气候环境对设计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设计开始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施工地点的气候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并考虑到所有可能会影响建筑设计工作的气候因素,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在实际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往往会忽略掉气候环境对设计工作的影响,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能耗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室内舒适度分析
在住宅建筑中,业主一般看重的都是建筑的室内舒适度,而室内舒适度往往是由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太阳直射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在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使室内环境符合日常生活需求,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建筑的室内气候与人体的热舒适越吻合,相关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这就要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室内舒适度,以确保给业主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2.3 室外气候表征方法
上文中提到,建筑设计工作受到环境气候和室内舒适度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这两个因素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用数据准确的描述这一指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建筑设计工作,这也就是室外气候表征方法,在我国,建筑节能设计表征方法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处于落后阶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目前,我国主要利用室外气温实时变化检测这一方法进行表征,这以表征方法也是根据我国实际气候环境进行设计的,相关设计人员通过记录每个月的气候环境并做出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研究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便利。
3、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水平的方式
3.1 建立健全建筑居住舒适度设计标准
在我国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中,室内舒适度是设计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气候环境和居住条件来建立健全建筑居住舒适度设计标准,通过对不同季节中的室内环境的调节,来达到室内温度始终适宜的目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建筑居住舒适度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工作,以确保室内居住的舒适性,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居民居住体验。在室外温度不合适的情况下,室内可以进行温度调整,而一旦室外温度较为适宜,则可以开窗通风,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能耗,这也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优势。
3.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降低能耗,不管是太阳能、风能还是植被地形等都是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关设计人员通过对太阳能的吸收设计和风能的回收技术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行设计,尽最大可能加大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并降低建筑能耗。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例如在夏天,天气较热,可以通过蓄热的方式对室内进行降温,而在冬天,则可以通过太阳能电热板等设备吸收热量,提高室内温度,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建筑的能耗,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3.3 根据当地气候改变设计标准
由于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工作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地点的气候对设计标准进行调整,不管是当地平均供暖时间还是电能消耗量都是影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因素,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做到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能耗,达到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总结
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目前我国低能耗建筑发展趋势来看,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相关设计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可能的加快我国可持续发展建筑推广进程,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物质能源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永, and 闻伟国.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绿色环保建材 3(2018).
[2]刘旻.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础及其应用." 建材与装饰 11(2018).
[3]王永飞, and 张世发.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31(2016).
论文作者:曹旭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被动式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超低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气候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