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法 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自8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健全和完善,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的方法,参考国际ISO2394标准,采用统一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这是国内科技人员努力研究的结果,也是国际学术界上的发展趋势,但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仍运用至今。可靠度设计放大在对安全度概率的定义上与传统的定值安全系数相比虽具有着更科学合理的优势,但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当然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较为复杂的群体,该群体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安全度的界定上寻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在众多的复杂问题中并不能以统计数学的观点得以描述与处理,从而引起了安全概念上的混乱模糊。 综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还不够成熟与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可将多种方法进行运用与互补,将分析结果互为参考,进而综合判断科学合理的安全系数取值。 3加强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措施 3.1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制定与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建筑水平和技术力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之环境条件的不同,我国的技术标准规范的统一还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那么制定和完善不同标准下的规范,使其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增强规范的灵活性是加强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力求在政府部门发挥技术标准在编制和修订上的作用,鼓励编制地方性的技术标准规范,在按照规范最低要求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公众的安全。科学合理的设置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水准,充分考虑到工程社会财富、资源供给、风险后果等因素,在设计荷载标准值以及承载能力安全度时更要充分考虑到实际需求与应用环境的变化。 3.2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土建结构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种:裂缝、渗漏、盐冻、侵蚀,其中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数裂缝。在安全监测中应当用探测的方式确定裂缝的产生与裂缝的程度,分析其危害性。一般来讲在传统的安全探测方法上,大多使用超声波与声波的方法,在强度的检测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是回弹法、射线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等,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如实反映土建结构表层的等级,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与修复。 3.3检测设施的更新与改造 建筑物在发生裂缝、变形甚至移位时利用原型观测资料进行该建筑物的安全性评价是目前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但这种以效应量的变化进行评估的方法不足以满足对评估依据的需求。观测设施的缺乏严重影响着进行安全监测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的检查,再按照规范进行复核与计算工作,最后再通过对类似工程安全性的借鉴才能得出评价。在今后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将观测资料与现场检测进行良好的结合与综合分析,这样的检测结果将更为全面准确,检测设施的更新改造与普遍应用也是提高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3.4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 土建结构工程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之中,要加强其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实时进行保护措施。对于结构损坏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建筑物,特别是桥梁隧道等公共工程,要实行强制性的定期检测,另外对于玻璃幕墙、外墙砖面等可能引起危害的建筑部件也要进行强制定期检测。由于我国施工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使土建工程各项工作法制化。对于已建工程要加大重视力度,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的纠正处理,避免重新建轻维修的趋势发展蔓延。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规范可靠度设计上也取得了进展,土建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加强,当然也存在着技术和规范上的不足,需要政府加大干预力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行技术的创新、设施的完善,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参考文献[1]冯艳兵.浅谈对土建结构安全性及设置标准的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史训章.谈土建结构的安全性的不同意见[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论文作者:杜建克1,冯科2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结构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性论文; 荷载论文; 系数论文; 安全系数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