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论文_范娟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护理。方法 80例符合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综合治疗,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7.0mmol /L,餐后2h血糖<11.1mmol /L)后,治疗组给予度洛西汀60mg/天,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75mg/天,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度洛西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度洛西汀; 2型糖尿病;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1】(1)全身性神经病变(2)局灶性/多局灶性神经病变。无论是何种亚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都可引起躯体的疼痛。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提出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NP) 的定义,“糖尿病周围感觉运动性神经异常直接引起的疼痛”。其发病与微血管疾病、机体代谢失调紊乱、神经因子下降、氧化性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我们观察应用抗抑郁药度洛西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结合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患者年龄48-76岁,病程5-20年,入选病例糖尿病诊断均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伴有:1)明显的自发性神经疼痛、麻木等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以下肢明显,呈灼痛、热痛、刀割样、虫咬样、针刺样疼痛,常伴夜间加重和/或睡眠障碍;2)肌电图结果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有以下两项或者两项以上下降,包括有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3)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4)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不伴发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严重损伤和功能不全。把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10±5.95)岁,平均病程(10.30±1.80)年;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10±6.65)岁,平均病程(10.70±1.6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维生素B12针营养神经,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7.0mmol /L,餐后2h血糖<11.1mmol /L)后,治疗组给予度洛西汀60mg/天,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75mg/天,共治疗4周。

1.3 护理方法

1.3.1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引起此病的相关因素、疾病发展及预后状况,使他们了解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未能得到很好控制,日久足部将失去知觉,并出现畸形、溃疡、感染及坏疽,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若是经过积极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本病是可以缓解的。教会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了解理想血糖的波动范围,禁止吸烟、喝酒,严格控制饮食,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从而预防本病的进一步发展并提高治愈效果。

1.3.2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受疾病的折磨,医疗费用高,患者思想压力大,加上家属的重视程度不够,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失望等抑郁情绪。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解除精神因素对治疗效果的直接影响。鼓励患者解除悲观、忧虑, 在治疗过程中适时的疏导耐心解释病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足部护理 告知患者坚持足部护理保健是预防远端感觉神经病变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教会患者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足部护理的三方面: ①保洁: 每晚用温水洗脚15-30min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水温宜于60℃以下,也不要用力搓揉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洗完后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足部及趾间皮肤。②保暖: 寒冷使血管收缩加重组织缺血,故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每天洗完脚后按摩足部至发红、发热,使血液循环通畅。③保软: 穿舒适合脚、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纯棉或纯毛袜子,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不可一次连续穿5h,应轮流穿鞋使脚的受力重新分配,减少微小损伤,每天适当步行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1.3.4 疼痛护理 告知患者尽量避免紧张的刺激,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有效的放松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镇痛剂应在晚上睡前服用,以避免夜间疼痛惊醒。应用降钙素、镇痛药物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治疗前后,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疼痛程度测定,0分为无任何症状, 10分为最疼痛。并应用肌电图仪测定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显效:临床表现消退或显著改善、VAS下降速率达到80%,肌电图结果显示神经传导运动或感觉的速度较治疗前提高≥5m/s或已正常;有效:临床表现好转、VAS下降速率在20%~80%区域内,肌电图结果显示神经传导运动或感觉的速度较治疗前提高2m/s≤NCV<5m/s;无效:临床表现无任何好转、VAS下降速率小于20%、肌电图结果显示神经传导运动或感觉的速度较治疗前提高<2m/s或无任何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用(x±s)表示均数,选择秩和检验进行疗效评估,神经传导运动、感觉的速度改变选择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获得明显缓解。用药后2周流式为CD19+0,CD20+0.13%;用药后3个月流式为CD19+0.1,CD20+0.2%。

2.2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总之,通过护理干预,正确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知识,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提高自我监测水平,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病情获得良好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云辉,周晓艳.谈谈糖尿病的护理[J].新医学导刊,2007,7(6):

7.14.

[2]张一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J].中华护理杂志,2006,2

(41):2.

[3]孙耐芳.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4):375.

[4]刘红英.糖尿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6,26(6)74.

[5]程沛民.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6,11(12):

57.

论文作者:范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度洛西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论文_范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