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积累结构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积累结构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积累结构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即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中,对此原因的解释,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在这诸多的解释中,社会积累结构(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简称SSA)理论可谓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该理论发端于70年代末, 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派别,称为社会积累结构学派。它的主要代表是一批美国激进派经济学家,有M·戈登、爱德华、里奇、鲍尔斯、E·韦斯科普夫、M ·科兹、麦克唐纳夫等。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与停滞相互交替的内在机制作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积累结构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SSA概念是戈登在1978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概念的提出, 源于一个极其简单的命题,即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进行的资本积累既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也不可能在混乱中进行,而是在一个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中进行。SSA学派把这种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称为社会积累结构, 它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赖以进行的制度环境和制度集合体。这个制度集合体既包含经济制度,也包含政治、法律、思想文化制度;既包括国内制度,也包括国际制度。SSA学派指出,社会积累结构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制度, 而仅指那些与资本积累过程紧密相关的制度。在这些制度中,有的具有一般性的影响,有的则主要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阶段密切相联。当资本家把资本投入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时,他们就受到所处环境的一些一般制度特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货币信用制度、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阶段冲突的结构。资本积累过程分为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与购买阶段紧密相关的制度是自然资源、中间产品和劳动的供给体系。与生产阶段紧密相关的制度是企业的管理结构和实际劳动过程的组织。与销售阶段紧密相关的制度是最终的需求结构、资本竞争结构和促销体系。SSA理论对社会积累结构的界限作了划定,分为内界和外界。 内界把资本积累的制度环境(即“社会结构”)和资本积累过程本身分开,外界则把社会结构(即对资本积累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制度,如货币金融制度)与一个社会中的其他社会结构(即与资本积累过程无关紧要的制度,如体育竞赛规则)分开。

二、社会积累结构与资本主义经济长波SSA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长时期的、 相对快速和稳定的经济扩张需要一个有效的社会积累结构。一个社会积累结构在一段时期内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但最终要衰落。跟随其后的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停滞和不稳定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积累结构为止。资本主义经济的每一个长波都与不同的社会积累结构相联系。长波与社会积累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相互决定的。SSA学派认为, 一个新的社会积累结构所带来的经济扩张会持续多年。这是因为:第一,经过前一个危机以后,旧设备被贬值,生产力较低的资本被抛弃,资本家采用新技术与新管理。第二,为形成新的社会积累结构所必需的初始投资在扩张时期具有乘数和加速数作用。第三,对资本积累有利条件已经制度化了,这些条件不仅仅作为执政党的当前政策而建立起来了,而且已镶入社会的制度结构中。但是,扩张不会无限地以快速的步伐持续下去,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容易受到一系列不均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扩张本身就会导致限制扩张的因素和力量。成功的资本积累最终要遇到现存制度结构所强加的限制,或使现存的制度结构变得不稳定。当经济开始停滞时,社会积累结构开始破裂,单个资本家不再进行生产投资。要重获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必须进行制度重构。随着危机的深化,社会积累结构变得更加不利,资本家需要集体策略,以便能够恢复利润率。起初,他们可能不参加自我意识的集体行动,因为危机的早期阶段可能导致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只能通过政府或非资本主义团体强加给他们。即使资本家能够克服他们的分歧,他们的集体行动也与寻求保护自身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其他阶级和团体的努力相并列。因此,一个经济危机的解决受到资本家、工人和其他经济团体各自目标的影响。SSA学派指出, 新的社会积累结构在旧的社会积累结构衰落之前就已开始酝酿。在新的社会积累结构确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常确定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是指那些奠定制度基础的具体事件。制度基础一旦确立,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了。

概括地说,社会积累结构与长波的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以下步骤:(1 )一个经济扩张时期以一个有利的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和稳定化为基础。(2 )对资本积累有利的制度环境导致投资急剧上升和经济迅速增长。(3 )资本积累过程的成功把投资推向社会积累结构内的可能的极限。持续、快速的资本积累要求再生产出繁荣开始时的那种条件,但初始的那种条件很难再生产出来,必要的社会改革不容易实现。(4 )积累放慢,进入停滞时期。改革制度结构的努力受到阻力。(5 )经济停滞促使现存社会积累结构进一步瓦解。(6)在经济危机期间, 要恢复迅速资本积累的可能性,依赖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积累结构。(7 )新的制度结构在内容上深受但不仅仅受经济危机前期阶级冲突特征的影响。(8)新的社会积累结构必然不同于原先的社会积累结构, 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SSA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完全是内生的, 但危机的解决方法却不完全是内生的,因为危机加深了结构改革中的阶级冲突,而对冲突的解决包含了不可预测的政治因素和偶然因素。

三、SSA学派对其他经济学家提出的批评SSA 学派对主流派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看法提出了批评。

第一,传统的学者都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其阶段性的重要性,他们常把资本主义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产品市场的竞争条件的变化上,没有把握资本积累过程的广度和复杂性。SSA学派指出, 社会积累结构概念的提出,目的就在于对资本主义发展作出历史的分析。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传统都承认投资与预期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两个传统或忽视外部环境在预期形成过程的重要性,或没有对这种外部环境进行实质性的阐述。

SSA学派认为,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动态分析应该从影响单个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部环境开始。

第三,学术界在长波的原因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经济学家们把长波归于下列因素:技术变化率的不平衡突变、人口增长和运动的长期趋势、金融制度、消费结构的变化、原材料的相对价格、国际资本的流动等。不同的人强调其中不同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一个相关的争论集中在长波原因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上。如果它们是内生的,理论则强调自动重复的长周期。如果长波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则繁荣与衰退导源于一系列偶然事件。这些争论存在两个错误:其一,他们倾向于“单因素”的长波理论。

SSA理论则强调社会积累结构的重要性, 因而强调资本积累的“多维”特征。其二,过分强调外生因素的作用,忽视了诸如人口变动趋势、技术创新等因素深受内生经济条件的制约。

第四,流行的各种长波理论都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有一个规则性的期限,比如25年。

SSA 学派的制度分析则没有表明一个长波中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某个具体的年数,也没有表明每一个长波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相反,

SSA理论认为, 一个长波中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可在每个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环境中得到最好的理解。SSA学派承认,虽然SSA理论最初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波现象,但随着SSA理论的发展, 与其说它是一种长波理论,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危机相互交替的理论。也正因如此,他们使用的是“Long Swing”,而不是“Long Wave”。

第五,主流经济学家把经济看作一架机器,一个钟表,看作是一种技术关系和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关系),忽视制度因素,其经济模型是古典的、机械的模型,不能解释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生产率增长急剧放慢之“迷”。SSA学派所建立的是社会经济模型, 强调制度因素和社会关系,对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生产率增长迅速下降的原因做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四、SSA理论的具体应用SSA 学派运用其提出的理论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作了许多具体的分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它对战后美国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与衰落以及所谓“生产率”之迷的分析。SSA学派认为, 战后美国经济的扩张与繁荣来源于一个有利的社会积累结构,这一结构包含4套制度。第一,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战败,欧洲受到重创,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使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居于领导和有利的地位。美国政府实施的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使美国的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剧增,国内投资也迅速发展。第二,有限的劳资和谐。二战结束后,资本家和经理获得了对劳动过程和管理的绝对控制权。相应地,工人也分享到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果实的一部分。资本家“胡萝卜与大棒”并用的政策使劳资关系变得较为平静。大公司扩大了监管机构,增强了谈判力量。第三,资本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在这方面,国家起了关键作用:其一,运用货币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减少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力图避免30年代那种经济下滑。其二,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扩大了有效需求,支持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其三,政府使老人、穷人和失业者的经济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使社会环境变得相对稳定。第四,资本家之间竞争的限制。二战以后,美国出现了巨大的企业兼并和合并浪潮,巨型公司主宰美国经济,从而减少了竞争,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然而,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衰退。这种衰退源于战后所形成的社会积累结构的衰落。欧洲和日本的兴起,第三世界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以及OPEC提高石油价格,给美国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使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

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生产率的增长显著放慢。主流经济学家运用资本密集度和能力利用度两个变量来解释生产率增长显著下降的原因,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把它称作“生产率之迷”。SSA 学派将劳动强度、企业创新的压力、大众对公司统治的抵制等社会决定因素引入分析之中,并用具体的、可以计量的指标来衡量它们,从而对“生产率之迷”作了有说服力的解答。

五、简要的评论

应该说,社会积累结构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所作的宏观动态分析是相当深刻的。首先,它强调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的原因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但是,它并没有否定外生因素和偶然事件所起的重要影响。其次,与其他长波理论不同,SSA 理论关注的是繁荣与停滞相互交替的内在机制,而不是每次长波是否具有固定的、有规则的时间间隔,避免了理论上的牵强附会。第三,SSA理论虽然研究资本积累的制度环境,却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有很大的区别。前者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后者遵循的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制度学派所研究的制度概念过于泛化,包括所有的制度和习惯。制度学派对制度变迁所作的分析是一种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强调制度的渐变,否定制度的突变,SSA理论则强调制度的突变以及阶级冲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四, SSA理论正确地指出,要认识和把握资本积累过程的广度和复杂性,不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产品竞争条件的变化上。它在强调经济因素的同时,把政治、法律、思想文化因素引入分析之中,理论视野更为宽广。第五,SSA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具体化、系统化了,它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实证的、具体的考察。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在制度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方面作了重要的努力。第六,SSA 理论的分析方法与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不同的是,曼德尔虽然抓住了利润率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但他的分析方法仍局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即资本有机构成分析。SSA理论基本上没有使用资本有机构成、剥削率这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传统概念,而是从资本积累的整个制度环境来分析利润率及其预期的变化。

然而,SSA理论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首先, 社会积累结构作为一个制度集合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项制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何种制度起主导作用?对此,SSA理论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 其次,SSA理论认为, 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都受到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因而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原理呢?如果没有,则社会积累结构的建立纯属历史的偶然。第三,SSA 理论忽视了社会积累结构的渐变和社会积累结构之间的连续性。第四,SSA理论否定了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划分, 没有把握住社会积累结构演变中的一个质的转变。

标签:;  ;  ;  ;  ;  ;  ;  ;  ;  ;  ;  ;  

社会积累结构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