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要实现深度学习的律动课堂需要做到的三点展开论述: 1、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多体验;2、重视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3、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律动课堂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要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做到:(1)确定学生自觉发展的“最近发展区”;(2)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提升、发展学生,既转化教学内容,提供恰当的“教学材料”;(3)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到以下三点对学生是否实现深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多体验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而非生理活动或受他人支配的肢体活动;“体验”是指学生在活动中生发的内心感觉和感受。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活动和体验在学习中就更加必要了。在一次小学数学赛课中,听了两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同课异构。第一节课的老师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汤姆叔叔的披萨店里,孩子们帮助汤姆叔叔为客人们分披萨。让孩子们通过实际画一画、分一分、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认识分数,孩子们兴趣浓厚,对分数的意义理解透彻。第二节课的老师更多的以问题为导向,在没有安排适合让学生体验分数的具体活动的情况下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设计了很多的拓展练习。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正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都理解了。对于抽象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和体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很多只能停留在记忆的层面。所以在老师的各种提问中,越到后面,回答问题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了。
二、重视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来到课堂上的学生绝不是一张白纸、一块白板,而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来的。
这些经验,有的是日常生活经验,有的是以往所学知识的内化并在学生生活中得以实践的经验。在进入教学之前,这些经验,大多只是自在地存在着,因而需要教师的帮助以唤醒、改造,使之能够自觉进入教学,既辅助当下的教学,又使经验进入新的结构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唤醒或者改造,能够使片面的经验变得全面、繁杂的经验变得简约、错误的经验得以纠正,……使以往经验融入当下教学并得以提升、结构化。
例如以下课例:
如何让学生认识“线无粗细”
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对小学生而言,线是有粗细的。而在数学上,线是无粗细的。因为线无粗细,所以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因此,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线无粗细。
师:小朋友们,线有粗细吗?
生:有,线有粗的和细的。
师:请在桌子上找一条线好吗?
生:桌子的边线、课本的边线……好多的。(线在面上)
师:哪一条线最短?(线有长短,长短才是线的属性)
生:数学课本的宽。
师:好,请同学们把这条最短的线画在纸上。
同学们开始画线。老师寻找一条粗的线(甲同学)和一条画得比较细的线(乙同学),将其投影在屏幕上,问大家。
师:这两条画的线有不一样吗?
生:有,有粗,有细,粗细不同。(线有粗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师:(指甲同学)你画的是哪条线?
生:(甲同学指着数学课本宽的边线)我画的是这条。
师:你把这条只给同学们看。(定了型)
师:(指乙同学)你画的是哪条线?
生:(乙同学指着数学课本宽的边线)我画的是这条。
师:你把这条只给同学们看。(定了型)
师:(对全体同学)同学们,他们俩画的线一样吗?
生:(惊诧,讨论,得出结论)画的线一样的,画出来的线却不一样。
师:为什么画的线一样,而画出来的线却不一样呢?
生:画出来的线有粗有细,而画的线没有粗细,因为都是边线。
(这个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两种体会:体会一是线在物上,边线是没有粗细的;体会二是线画出来有粗细,是因为笔有粗细。)
师:(小结)我们知道,线本来没有粗细,只是因为笔有粗细而已。
至此,学生的学习是令人十分诧异的。他们可能至此也无法承认线无粗细,但在整个过程,好像可以接受线是无粗细的。
这就够了。
生活中,关于线的粗细太过深刻,数学中要破此观念,原本不是十分容易的。有了这个经历体会,再来思考过两点画几条直线的问题,学生就会不难接受。
个体经验与人类知识在深度学习这里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成就、相互转化的。由于经验的参与,知识的学习就有了生长的根基,能够使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有关联的,能够操作和思考的内容(对象);因为对知识的学习,经验成为自觉的、有意义的内容,成为沟通学生学习与人类认识发现的重要桥梁。
三、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
发生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够由本质推出若干变式。把握本质的过程,是去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分辨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区别的过程,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学中相同点与不同点、变与不变的内容的呈现和处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提供学习内容的标准正例之外,还必须设计和提供丰富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非标准正例甚至反例。当然,反例的提供必须在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正例之后,以免造成思维混乱。例如,为使学生把握“角”的本质,不仅要提供“锐角”(标准正例),还要提供“直角”、“钝角”、“平角”(非标准正例),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角”的本质含义,避免形成“角是尖尖的”这种片面认识。
例如,在一次市级赛课中,一位老师教学小学四年级“周长”的数学课,用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学生关于周长的经验往往是感性的、直观的,认为图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周长就一样;图形不一样,周长就不一样长;图形大的,周长长;图形小的,周长短。因为B要比A大许多,很多学生会直观判断B的周长要比A的周长长。这例子通过“变异”的图形呈现“不变”的周长,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周长的本质特征,即“周长与图形大小无关而与图形的边长有关”。
律动的数学课堂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老师会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孩子们不会因为犯错而害怕,因为孩子们已经明白,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在律动的数学课堂上,老师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个体,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找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和努力的过程,让孩子产生价值感和成就感。老师会激发每一个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学习知识为载体 ,共生出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田慧生、刘月霞 《走向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 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粗细论文; 周长论文; 经验论文; 深度论文; 的是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