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_赵丽凤,张阳,王亚利,谢国红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_赵丽凤,张阳,王亚利,谢国红

国有中牟县林场 河南郑州 4514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林业生产也有了很大进展。但现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进程迟缓,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了确保林业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必须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以预防与治理并重的思想实现对病虫害扩散的充分控制。本文阐述了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了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以期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对于林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病虫害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一系列生态方面的问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森林质量,确保当前林业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在具体林业病虫害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融入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策略,进一步解决林业病虫害的诸多问题,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1林业病虫害概述

如果树木出现病虫害,就会导致林木大面积死亡,引起林业发展不平衡,给林业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非常重要,林业管理人员应重视这方面问题。相对其他管理,林业病虫害防治具有鲜明特点。首先,病虫害的治理最好选择发病初期,在病虫害还未大规模扩散时就进行相应控制。其次,病虫害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林业管理人员应注意其发生规律,然后进行相应的预防,实现林业良好管理。

2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2.1人工造林的影响

大面积的人工造林,造成树种过于单一。人工林群对病虫害的防御功能较差,而且基本上不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而且大多数人工造林并不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树种没有适合的生存环境,极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爆发。我国对人工造林的管理政策相对欠缺,具备专业技术的林业养护人员欠缺,而且管理手段落后,因此,在人工林区病虫害的预防方面,总是难以预知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总是延误最佳时期,给人工林区带来了大量的损失。实际上,如果能够事先了解人工林区的地理情况,引进相应的树种,或者完善管理,均可以将病虫害的发生减到最轻。

2.2引进树种与当地地理气候条件不相符合

引进树种比较盲目,造成树种的生存环境与实际所需不符,同样也能引起病虫害大面积爆发。所以在引种之前要全面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状况和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引种应以少量试验为主,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实施,并要加强检疫,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2.3森林病虫害传播能力强

大部分能够引起病虫害问题的害虫繁殖能力惊人,即使在防治病虫害期间消灭了大部分害虫,但无法做到根除,剩余个体借助自然动力进行繁衍传播,很快又会形成规模,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防治工作时经常顾此失彼,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四是环境因素。由于害虫遗传抗逆性的多变性,其可以不断适应变化的林木生长环境。同时,许多防治病虫害的抗虫方法和药剂已使用多年,部分害虫对此已产生变异并开始适应。

2.4林业管理不完善

林业部门没有形成林业工程的科学管理体系,对于森林植被的养护不够,疏忽了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往往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才会采取防治措施,不能阻止病虫害的蔓延。因为树木缺乏合理的养护,使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林业部门在日常工作时,对病虫害的检测工作不到位,因此,林业管理也是造成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手段

3.1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的重视级别

森林病虫害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要求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病虫害防治问题,并且在日常的林业建设过程中,将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任务加入到重要日程安排中,利用目前已有的资源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质量,争取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恶劣影响控制在最低线,保障我国林业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3.2提升监测预报水平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做好相应的监测预报是非常必要的。要对具体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深入了解,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对病虫害发生的周期进行确定,并且通过合理的监测,掌握病虫害的基本动态。在具体林业病虫害监测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当前的监测结构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提升对病虫害动态情况的掌握成效。在具体监测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下一段较为成熟的数据库、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具备一个良好的监督预测的体系架构,提升整体病虫害的防范力度。

3.3灵活运用多种防治技术

第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林业人员通过引进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这种防治技术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出现负面影响。第二,化学防治措施。这是一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这种防治方式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见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会增强病虫害抗药性,不利于病虫害后期防治。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尽量避免经常使用该种防治技术。第三,采用物理机械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光和电的机械物理处理方式。

3.4做好对林木的抚育和管理工作

人工造林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栽培,要选择没有病虫害、抵抗力好的健康树种。要保证林间生物的多样性,配备草、灌木等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育苗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在苗圃的选择上,不要选择地势低且湿度大的地方。而且要对苗圃及时进行翻土和施肥。及时修剪枝叶,清理枯枝病叶。适当引入病虫害的天敌,保护现有的病虫害天敌,禁止随意对现有的树木进行砍伐的。

3.5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管理的素质

现阶段,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逐渐加强了对林业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要想全面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需要提升所有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管理的素质,提高林业工作者的责任感。改变以往传统消极的治理态度及治理手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林业病虫害技术方法。同时,还应积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仔细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树种的生长规律及气候等各要素,采取适合当地的、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此外,林业工作者还应全面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采用先进技术掌握森林病虫害、树木的具体情况,记录有效数据,及时做好跟踪治疗,阻断病虫害的传播源,减轻林业发展的虫害威胁,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结语

做好森林建设工程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大助力。因此,要更加重视森林病虫害问题对林业建设与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大,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林业管理部门对其防治也愈加重视。森林病虫害的暴发是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林业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分析森林病虫害疫情发生的详细原因,制订完善的预防与治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和森防人员的工作能力,采用适宜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不断研究或引入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争取更有效率地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我国林业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桂兰.关于林业中病虫害防御治理问题的几点建议[J].花卉,2017,(18).

[2]初丽军.浅谈林业病虫害问题的预防和治理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

[3]郭展昭.浅谈林业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06).

论文作者:赵丽凤,张阳,王亚利,谢国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  ;  ;  ;  ;  ;  ;  ;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_赵丽凤,张阳,王亚利,谢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