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类型。该类型地基硬度较低,含水量较大,自然承载力较弱,必须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文章就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软基加固;市政道路;施工
软土地基是指地基的土质相对于其他地基硬度是比较低的地基。软土路基具有存在内部孔隙大,含水量相对较高,可压缩性能大,受到外力作用承载力弱的特点。依据软土地基的自然状态,如果希望在其上部施工,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不然可能会出现路基不稳定性或路基沉降的问题,从而影响交通,会对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市政建设和施工中,应对软土地基工程项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软基加固技术的基本特点
软土地基的最基本特征是它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物理外界压力影响,雨水渗透半固态变液态等影响。与其他地基类型相比,软土地基含水量相对较高,因此,通常需要将其含水量降低至5%~62%,并且其基本饱和度严格控制在约96%。另外,间隙的程度也控制在约1.1~2.1。因此,在处理它时你需要非常谨慎,否则,它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
二、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
在软土地基工程施工中,土壤质量方面具有特殊性,因此会对软土基础进行处理,否则会对市政道路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项目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市政道路如果作用在软土地基上,可能会由于承载能力不足或抗剪切能力不足,达不到工程要求,很可能会的道路造成部分或整体性破坏,从而引起路面承载力、不稳定和沉陷等问题。由于外部荷载也会影响软土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会产生表面沉降和表面纹理等恶劣条件,使市政道路无法通行。
三、软基加固技术
(一)强夯法
该方式在软基加固过程中属于基础性部分,主要原理为:根据机械设备的强大力量,通过外界产生的强烈冲击达到改变土质的目的,进而提升软基的综合强度。除此之外,采用挤压式方法将其周边土质进行夯实,最后变成夯坑。该方式具体成本低、操作方式简单,且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强夯法主要应用动力置换等方式,实现在道路施工进程中达到软基加固的目的,提高施工整体质量。
(二)预压法
预压法主要指的是应用软土土质具备的天然透水性特点,利用其材料自身重量等方式,排除软土路基中的水分,进而使该路基强度明显增加。该方式适合应用在黏土地基中,能够发挥成本较低且效果较优等优点。但是,该方式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操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在完成之后可能会出现地面沉降等后续问题。因此,预压法适合应用在工期相对较长的项目中。
(三)浇筑法
浇筑法主要是指混凝土管桩现浇,综合不同种类的管桩技术,在加固软土地基中效果显著,是一种新型的浇筑技术。该方式花费成本较低,且在施工质量的提升上效果较优,比较适合应用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除此之外,由于路桥施工产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施工人员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提前设定,以控制加固的深度,进而获得更优的施工效果。
(四)双向土工格栅施工
在安装格栅之前,为了保证其平整性和顺滑,应该与下承层紧密贴合进行施工。施工时,不能够出现变形、叠压或皱折现象。如果发现格栅损坏,要进行马上的处理(修补),解决问题。使用搭接方法时,搭接接头的长度不能小于 5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通过粘合方法施工时,粘合的宽度应该不能小于 50mm,并且粘合强度本身应该大于光栅本身的强度。
(五)袋装砂井法
当软土地基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好时,软基固结时间将大大缩短,从而能够使软土强度得到提高。在钻井作业中,当砂井完工时,相应的设合理布置为埋藏仪器,以观察和分析软基应力的具体变化,施工材料应在预先测试期间进行质量分析,并做质量控制工作,以避免泄漏。袋装砂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加固效果好的优点。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水可以利用沙、水平砂垫层等组成排水通道,及时排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水,从而实现排水固结的效果。
四、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一)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软基加固方式时,首先是对桩基进行检测。当前经常使用的检测方式主要为现场开挖、低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现场进行开挖的目的是检测出混凝土桩基本身的质量及其外观情况。检测花费的时间一般为完工两周后,可选择使用抽检方式进行。抽检的数量要超出3根,这样才能提升整体桩基质量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第二种方式主要目的是检测桩基完整程度及其强度,主要应用反射波法,其检测数量应该超出总混凝土木桩总体数量的1/4。其检测结果也需要尽可能满足施工道路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将桩基的自身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第三种方式的检测目的是检验该道路的实际承载力。其检测数量应该至少为3根,并在得出检测结果之后,将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有效保证其承载力达到施工要求。
(二)现场测试
以现场施工情况为基础,现场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有:第一,桩周地表土位移情况。道路软基可能会产生沉降问题,主要原因为外界荷载逐步增加,长久下去会导致道路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因此,现场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地表土体呈现的挤密指数进行评价,以判断施工完成之后出现的沉降情况是否在施工设计范围之内,以确定软基加固的效果。正常情况下距离桩心大约2.5cm位置处,其土位移的距离应该有效控制在2mm以下的范围内,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要求。第二,沉桩中土压力变化情况。沉桩环节属于道路软基加固的重要部分,测试土压力的变化情况也就是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测试时间应该安排在完成桩基施工之后,可分别在2.5m、5m、7m等处埋设垂直方位土压力盒。在沉桩深度达到相关程度之后,工作人员需仔细将数据记录下来。随着沉桩的加深,土压力值也会随之出现变化。
(三)加固操作
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增加石灰、使用固化剂及高压旋喷。增加石灰的方式一般是指充分利用石灰和软土相互之间发生的反应,将石灰加入到软土地基当中,以此达到增加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应用该方式需要使用钻机。操作人员操作钻机完成钻孔,之后使用高压喷射空气的方法达到在孔隙当中灌入石灰的目的,促进两者发生反应。高压旋喷方式也需要使用钻机,并提前准备好合适的固化剂,之后将其喷射至软土地基内,进而完成固化效果,提升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应用固化剂时,应使用喷粉机完成固化剂和软土进行充分结合的目标,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复合类型的桩体,在有效提高整体强度之后,将其实际应用在软土地基当中,最终完成软土地基的科学加固工作,保证该项目的施工质量,利于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
总之,道路施工项目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还与交通运输直接关联,对社会经济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问题十分关键,其加固施工环节是影响项目整体质量的一个关键点。因此,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合适的加固方式,以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程远.分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常用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0)
[2]王永斌,邵鹏.基于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4)
[3]陈国.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4)
论文作者:吴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土地论文; 方式论文; 承载力论文; 固化剂论文; 桩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