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王晓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王晓艳

山东浩博水利建设有限公司白浪河供水分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随着近年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而且还与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该严格要求,该文主要针对混凝土碾压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土坝防渗加固技术、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等进行技术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水利水电行业正处在稳定、持续发展阶段。对此,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合理应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另外,施工技术应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深入研究理论,然后依据实践工作经验,科学应用在施工技术全部层面,掌握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尽管国内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取得进步,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而,需进一步探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今年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只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质量高低。为解决自然资源有限的问题,我们现在大力推荐使用可再生资源,而水利水电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被人们重点发展采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由施工技术决定,只有严格过关的专业技术,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竣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施工单位应该及时更新相应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基础,我们要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相关管理,并且做好其他方面的协调工作,使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一)混凝土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主要针对大面积的混凝土加工技术,作为近年所引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它能够在保障混凝土的质地前提下进行施工,具有效率高、效益好、成本低、施工过程及结果较好的特点。混凝土碾压技术主要是利用有关设备对干硬的混凝土混合物原料进行大面积的碾压,之后进行浇柱的过程。混凝土碾压技术能够使混凝土混合物在碾压过程中结合更加结实,在碾压过程中一般采用分层、碾压进行施工,碾压层之间的部分是整个受力最薄弱的地方,最能体现出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由于该技术具有以上特点,所以目前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定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为建筑工程创造更大的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对边坡固定时能够避免破坏岩体本身,施工过程比较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完成施工,所以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建筑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预应力锚定技术能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水利水电施工方向及尺度等来提前对施工的建筑物进行施压,从而能够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和调整其受力条件。预应力技术就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岩即将发生形变之前产生锚固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产生的拉应力能够传递到其他受力部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应力锚固由两个部分组成:锚孔和锚束,锚束是用来增加预应力的,而锚孔是锚束固定位置的部位。锚头、锚束体和锚固段构成了锚束的主体,锚固段作为预铺的基础,固定在锚孔的非受力部位;作为张拉力与固定预应力的支撑部位的锚头位于锚孔的空口外侧,此位置也是属于非张力位置;连接锚头与锚固段主要是锚束体的自由活动段,能够承受预应力。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正确使用与锚头、锚束体以及锚固段的合理安装有关,预应力能够在保障建筑承受压力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施工。

(三)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土库经常会发生跌窝与渗水等问题,甚至还会造成水库渗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若是技术工作人员难以准确发现水库存在的问题,或是并未及时应用修补手段,就可能造成水库坍塌,发生安全事故,因而需要采用加固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定期针对土库实施巡检,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用土库加固技术,防止土库发生变形和渗漏等问题,加强水库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在土库坝体的灌浆之前,技术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土库总体状况实施检查,并结合具体实践状况完成灌浆,而主排孔应依据坝体轴线设置,同时副排孔应在坝体轴线相应正前方距离150 cm左右。另外,需要把两个排孔进行分开设置,一般需要保证距离在3~5 m区间,进而确保灌浆顺利实施,有效加强土坝牢固性,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

(四)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在水利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施工导流,一般都要对围堰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必须将河床的稳定性及其周围环境考虑在内。在进行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稳定河床,首先要对河床的床位进行测量,做好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精准设计,严格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只有通过施工导流合理的对河床进行设计,才能够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完成质量与速度快慢。在整个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其他因素,应该根据具体的状况科学合理的修改围堰结构,才能够充分体现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作用。

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不是简单的施工项目,它关联着人民群众、企业、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必须做好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完成,不仅要拥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参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只有施工的各方面工作都做好,才能够为真正的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企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进行水利水电施工之前首先做好对施工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采取定期、阶段性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够参与到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任何参与施工人员都应该时刻具有安全意识;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只用这样,才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顺利的完成;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专人专职,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完善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力度加强;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维修管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及时更新施工技术,运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学习新型技术与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结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意义重大,它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及控制,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科栋.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4,03(07):29-30.

[2]赖建华.浅谈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论坛,2014,07(06):45-47.

[3]赵福忠.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138.

[4]陶应艳.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7:268-270.

论文作者:王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论文_王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