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建设跑步前进……人民在享受社会进步的红利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种正常的现象:农村居民大量在城市中就业、买房、定居,导致城市中的学校越办越大、越办越多,农村里的学校却越办越小、越办越少。城市里随便一个学校的师生人数比一个农村中心学校的师生人数还多得多,甚至有一所农村学校只有几个学生的现象。好多农村学校基本可以与薄弱学校划上等号。农村学校里,留不住教师,留不住学生,农村学校也办不出特色,提不高质量。农村学校似乎步入了一个越办越差的恶性循环。
如何破解这个看上去似乎不可逆转的难题,让农村学校在“教育的荒野”中茁壮、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不“唯优生论”,不“唯硬件设施论”
一所学校的好坏,有很大因素是看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家长们的口碑就好了,社会影响力也大了。农村学校里,一般没有大班额或超大班额。学生人数少就有利于“培优辅潜”,与作业的面批面改。笔者所在的学校里有好多班级的人数只有二十几人或三十几人。农村学校坚持“培优辅潜”教育,一个班被“培优辅潜”覆盖的人数达三分之二以上。学生人数少,学生的家庭作业都是由任课教师亲自批阅,而非学习组长检查,很多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是任课老师面批面改,学生的质疑与存在的问题可以当面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好,学生人数少的劣势可以转变为提高学生成绩的优势,农村学校在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自我。由于学生基数较少,也会导致优生总人数较少,学校资金投入较少,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作为农村学校应该扬长避短,避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不能“唯优生论”,不能“唯硬件设施论”。
二、因地制宜,搞好学校的德育建设,办健康的农村学校
德育建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不论是在城市学校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农村学校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来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农村的孩子大多纯朴、能干,学校应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感恩老师”、“献礼母亲”、“我陪爷爷、奶奶过重阳”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教师职业的伟大与艰辛,使学生敬师、爱师,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到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学会感受爱,懂得如何去回报、孝敬父母、长辈。农村学生虽地处偏远,但也应胸怀大志,热爱祖国,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之农村的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但一定要是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爱、有奉献的健康的人。
三、发挥农村学校优势,搞好学校的艺体教育
农村学校虽地处偏远,先进硬件设施不如城市学校,但一般场地开阔,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吃苦耐劳,爱好艺体。所以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在我国目前的小学阶段的艺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城市化等先进教学理念以及先进教学设施的作用,忽视了农村的教学优势,过度强调将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而没有将具有农村特色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事实上,农村学生对于农村资源的认同,将之运用到艺体教学过程中,对于推动学生的艺体学习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如:笔者曾经任教过的一所农村初中,充分利用学生爱好体育运动和音乐舞蹈的特点,培养发展艺术、体育特长生。每年向省级重点示范高中输送几名艺术或体育特长生。并与省级重点示范高中结对,成为省级重点示范高中艺体生培养基地,成功地扩大了农村学校的影响力。
四、用爱与自信办幸福的农村教育
农村学校由于某些方面比不上城市学校,所以,农村学校的师生们容易滋生自卑感,而放弃拼搏进取的精神。对此学校有必要用爱来感化师生们,提高师生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现在各级政府与教育局领导们特别重视农村教育,如在农村工作的老师们有较高的农村工作补贴,晋级时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工作年限加分。学校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一些适当的工会活动,让教师们树立起一种在农村工作的自信,能体会到农村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提高农村学校老师的幸福感。让农村学校留得住教师。农村学校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学校可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家访、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学校与老师的爱。并通过光荣榜、星级学生评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心与幸福感。
五、提升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有关。由于农村学生长期处于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认识不准确,从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规范性和纪律性比较差,这也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的问题。而城市学生往往接触比较先进的学习理念,其成长的环境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城市化推动下,为了办好农村中小学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相关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也没有给予学生更好的方向性指导,学生课余时间学习质量相对较差。在农村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推动性作用,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比如:针对大部分学生所出现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在完成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注意力集中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在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多人合作的形式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上,这对于帮助学生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学习态度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而对于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其他不良习惯,教师也可以提高教学针对性。
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文化教育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环境会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以及学习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城市中的学生容易受到现代化观念的影响,养成一些比较先进的现代化理念,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他们在农村学习过程中的特征之一。文化教育,即将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当不断推进,在将先进的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时,教师也不要忽视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由于农村是一个整体性的群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风格。将这部分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渗透到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视野拓展,还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对于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推动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完成与文化相关的拓展活动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农村学校不一定是大楼林立的名校,但必须是为学生的明天负责的学校,必须是健康的学校,必须是有自身特点与特长的学校,必须是自信、幸福的学校!相比与城市学校而言,虽然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与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农村学校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农村地区的区域化特色,组织德育教育、艺体教育、文化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学校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升,除了充分发挥硬件设施对于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结合农村区域特色文化和农村地区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对应的教学也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宋中英 赵宁宁 教育行政违法的教育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21)。
[2]薛澜 朱旭峰 “中国思想库”: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03)。
[3]杨杏芳 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哲学与社会学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论文作者:龙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
标签:学校论文; 农村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城市论文; 文化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