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和越之族源论文

《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和越之族源论文

《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和越之族源*

熊贤品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墨子·非攻下》中的“越王繄亏,出自有遽”是越国王族族源研究的重要史料。“繄亏”即越王无余之说,“有遽”即文献中常见的“有虞”,为族氏名。据此可见,越国王族应来自夏代之前的有虞氏,也可能和越王无余之母为夏代有虞氏之女有关。“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这一记载的价值度,需结合考古材料等来综合判断,不可仅由此就断定其关于越国王族族源记载的绝对性。

关键词 :墨子;有虞氏;越;族源

关于先秦时期越之族源的研究,学界从文献、考古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探讨,提出了“越为禹后说”“楚越同祖说”“三苗后裔说”“土著说”等多种意见[1]120-136。而就文献的记载来看,虽然相关材料有限,但部分史料的探讨仍不充分,如《墨子·非攻下》有“越王繄亏,出自有遽”的记载: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闲。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此皆地方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是故何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而四国独立。此譬犹医之药万有余人,而四人愈也,则不可谓良医矣。”[2]154

这是一条重要史料,学者们征引较多。但不论是从事《墨子》研究的学者,还是据以探讨越之族源的研究者,目前均无有说服力的意见,其史料价值也尚未得到合理运用。其中的“有遽”或被认为是地名[3],或是人名[4]237。而有关“出自有遽”一句的理解也有很多纷争,通行的意见是“楚、越同祖”“越出自楚”等[5];也有学者从考古角度回反对这种看法,但回避了对此条材料的直接解释。鉴于此记载的价值,笔者对此也有一些思考,现撰成此文,不当之处,尚祈赐正。

(2)与大豆产量挂钩的补贴政策效果不会改善政策的经济效率。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大豆目标价格取消后会实施和玉米一样的生产者补贴政策,即实施与种植面积或产量挂钩的补贴政策。挂钩的补贴政策同样会产生扭曲,而且进口依存度越大产生的扭曲越大,政策的经济效率越低。实质上目标价格政策就是一种差价补贴,在市场环境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若取消目标价格政策转而实施与大豆产量挂钩的补贴政策仍不会提高政策的经济效率。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一 、“越王繄亏 ,出自有遽 ”是追溯族源 还是发源地 ?

《墨子》这段话的背景是讨论军事攻伐的正义性问题,并列举一些通过战争将领域扩大的国家,这其中就包括越国。这正是“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始邦于越”的背景。由此,似乎“出自有遽”中的“有遽”应当是地名,而非族名或者人名。因此,我们首先要来看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是追溯族源还是发源地?

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的记载,及相关考古材料,学界多认为有虞氏曾经是在历史上存在的。而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墨子》中的“有遽”之可能之一。

对典型的500 kV交流双回路输电线路进行研究,建立了耐张塔及三塔四档的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对其分别作了振动特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而在“出自”后明确为接人名、族氏名者的记载有:《穆天子传》“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左传》昭公十六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国语》“郑出自宣王”;《国语》“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世本》“已姓,出自少皞”;《世本》“厘子氏,出自厘子观起之后”;《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些还不好直接断定为地名,或人名、族氏名,如新蔡葛陵楚简甲三·11+24:“昔我先出自川阝追,宅兹湑(睢)、章(漳)。”关于本句中的“川阝追”就存在不同意见。如何琳仪读为“昔我先出自均,归宅兹氵疋(沮)、章(漳)”。一些学者遵从此看法,并认为“川阝追”是地名[注] 详见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11页;王伟《清华简〈楚居〉地名札记二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480. ;也有学者认为“川阝追”为人名,如董珊读为“昔我先出自颛顼,宅兹氵疋(沮)、章(漳)”,认为其中的“川阝追”即“颛顼”[注] 详见董珊《新蔡楚简所见的“颛顼”和“雎漳”》,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dongshan 01.htm,2003-12-07;郭永秉《帝系新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197页;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第53~58页。 。按,根据新出安大简中的楚史类材料来看,简文从“颛顼生老童”开始记载,直到楚(献)惠王“白公起祸”止,反映“三楚先”为老童、祝融、穴(鬻)熊(即“季连”),“根据安大简第一组楚史类文献材料初步整理的结果,楚早期世系为帝颛顼生老童,是为楚先”[6]。由此,从安大简来看,身为“三楚先”的“老童、祝融、穴(鬻)熊(即‘季连’)”正为颛顼之后。将新蔡葛陵楚简“昔我先出自川阝追”的记载与之对看,正好契合。笔者也赞同后一说,“川阝追”应非地名。

我们可以看到,新蔡葛陵楚简甲三·11+24“昔我先出自川阝追,宅兹湑(睢)、章(漳)”的记载,先讲述了楚的族源,然后论及最初的居住地;而这条文献也可与《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始邦(封)于越”的记载相联系和类比。从《墨子》这段话来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始邦(封)于越”的背景,所讨论的是包括越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起初疆域甚小,而后通过军事战争不断扩大疆域,也就是军事征伐的正义性问题。从《墨子》此处上下文来看,“始邦(封)于越”侧重于地理方面,“出自有遽”则似与之不同,应当是指族源方面。因此,“越王繄亏,出自有遽”所追溯的并非是发源地,而应当是越之族源。

宝宝说:“爸爸妈妈,请你们在帮我挑选东西前,好好查一查有关的安全标准,避免买来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减少对我的伤害。”

二 、“越王繄亏 ,出自有遽 ”考

(一)“繄亏”考

此前关于越之族源,主要有“越为禹后说”“楚越同祖说”“三苗后裔说”“土著说”等四种意见。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关于“越为禹后说”,赞同此说的学者有之[20],而反对此说的学者,也从夏、越活动范围不同,以及夏、越文化差异等多角度对此说提出批评[1]121-124。学者们据以论定越源于楚的文献证据,除去本文所讨论的《墨子》此条材料外,主要就是《国语》的相关记载,即《郑语》“芈姓夔、越,不足命也”[21]。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越国为芈姓,进而认为越源于楚。蒙文通[22]、舒之梅[23]先生等对此说早有辨析,如舒先生认为“芈姓夔、越”不能连读为“芈姓夔越”,“芈姓夔、越”指的是赣、鄂接壤一带的扬越,是由于西周末年楚熊渠在此封“越章王”所致。因此,《国语·郑语》“芈姓夔、越”不能作为越源自楚的证据。《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的记载及理解,此前学界的探讨相对薄弱,也是接下来探讨越之族源问题中所不能回避的。

罗香林先生这里提出了两个推断,即认为“有遽”可能在河南长垣,或是与山东之杞等有族源关系。按,推断“遽”为“蘧挐”的省称,实无确证。例如,先秦时期有“邢”地,多用为“邢台”(今河北邢台)之简称;又《左传》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杜注:邢丘,今河南平皋县”,可见“邢丘”(河南温县)并非是“邢(邢台)”之丘。因此,认为“遽”是“蘧挐”的省称,并无依据。至于后一说,虽然依据“遽”(群纽鱼部)、“剧”(群纽铎部)、“杞”(溪纽之部)、“纪”(见纽之部)在古音上有联系,进而推断越之族源可能与山东之古剧县及山东地区的杞国等有关,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商周时期杞国的国名,尚未发现有写作“有杞(剧-遽)”的,故“有遽(剧-杞)”是指杞国尚缺乏说服力。

一些学者基于上述“繄亏”即“无余”的观点,做更进一步的推论。例如,丁山认为“无余”就是“禹”[7];而李平心依据古音上的联系,认为“无余”即“孟涂”[8]115。按,若以“大禹”为越王,在文献中尚未见到相关的观点和记载。至于“孟涂”,据文献的记载,如《山海经·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一般多以为其活动区域在巴族、巴地。如果认为其为越之国君,几乎没有任何文献可以支持此说。

此外,吴毓江认为越王“繄亏”即越王翳[4]136-137。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战国时期的越王“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竹书纪年》)之名,尚有“不扬”(《越绝书》《吴越春秋》)、“殹”(清华简《系年》),及出土文献中的“旨殹”“者旨不光”等,上述中的一些可能为“繄亏”之省,也似乎存在此可能。但综合来看,吴先生以“有遽”为越王无余的观点尚无充分证据(详后),在《墨子》本句整体理解上行不通,故关于越王“繄亏”即越王翳的观点,也缺乏坚实的立论基础。

总之,就上述几种意见来看,应当以越王“繄亏”是“无余”的观点较为合理。

(二)“有遽”的理解

1.人名说

自清代学者孙诒让提出“有遽”就是楚国君熊渠[2]154-155的观点后,一些学者由此进一步认为,楚、越同姓,越国王室出自楚[9]。但何以越源自楚,学界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吕思勉曾用“通婚说”来解释越出于楚的观点[10]。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春秋以后虽然有楚、越联姻的事例,但在春秋以前,则目前尚未见到记载。因此吕思勉先生的这一看法尚无充分的证据。

研究组出院后的随访依从率达到了93.18%,高于常规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不论是研究楚还是越的族源,历来有很多学者反对“楚、越同族说”,他们从早期越、楚的历史泾渭分明,及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对“楚、越同源”或“越源于楚说”提出了异议[11]。应当说,这些反对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但是其回避了对于《墨子》此条记载的解释,从而留下了遗憾。

(3) BBU接收到密文包后采用相同的128位祖冲之加密算法在PDCP层进行解密,转成明文形式的RSSP-I安全通信包,通过EPC传输给轨旁安全设备。

此外,吴毓江、黄德馨曾推测“有遽”就是越王无余。笔者认为此说应当注意两个问题。[4]137,[12]首先,依据吴毓江先生的理解,“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就是说越王翳为越王无余之后,似乎也能说得通,但终有隔阂之感,而不如王焕镳先生曾指出的“有遽”应当是国族邑氏之名[13]。其次,从越国国君之名来看,目前有“者旨某”“者某”等形式,但尚未见到名为“有某”的越王,而文献中所见的“有某”往往是部族之称。因此,笔者认为,《墨子》此处的“有遽”不大可能是越王无余。

2.族名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具体意见有两种:李平心认为,“处”“遽”“扈”古音相通,“有遽”就是“有扈”,越是姒姓有扈之后裔,也就是“昆吾”、《诗经·十月之交》的“方处”;[8]114-115陈瑞苗先生认为,“有遽”是江苏北部与山东交界处的一个姒姓部落,为禹之后裔。[14]

谭戒甫、顾颉刚先生认为“有遽”即“有嵞”,即淮南之涂山。[18-19]此说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不论是“涂山”还是“涂山氏”,目前在文献中并无被称为“有遽(涂)”的相关记载,这也和上述一些将“有遽”认为是地名的问题一样,都是不易解释的。目前所发现的“有某氏”等,一般是在中原地区,而很少发现于别的区域。我们以谭、顾二位先生的研究为基础,除了他们从地理角度所指出的,“涂山”可能位于越早期所在之外,还可以从族氏的角度进一步做出推测,也就是将《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涂)”,与文献所见大禹娶涂山氏之女相联系,由此则可推断出“越王繄亏”为大禹之后了。从文献的记载来看,大禹和涂山氏女的后代有明确记载,就是“启”。如《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汉书·古今人表》:“禹娶涂山氏之女姣,生启。”而文献中并没有见到涂山氏的后人有越族的相关记载。因此,若依谭戒甫、顾颉刚二位先生的意见,不论将“有遽(涂)”理解为地名的涂山,还是族名的涂山氏,都还有一些不能解释之处。

陈先生在文中提出上述观点而未加论证,故此处亦不好详细讨论,只能存疑。而据文献的记载,如《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启通过甘之战,打败有扈氏并灭之。陈先生认为“有遽”也就是“有扈”,并曾南迁到今日之江南,这和文献尚未见越为有扈之后的记载相类似,同样缺乏文献证据。

文献所记载的越国至勾践之世系,有如下几种:

学界对于这一观点有以下几种意见。罗香林认为,见于《左传》定公十五年等记载的“齐侯、卫侯次于蘧挐”中的地名“蘧挐”在河南长垣县;或是山东寿光南之古剧县,并由“剧”“杞”“纪”之读音上的联系推断:

则谓越国首领即出于剧、或纪、或杞,亦似可能……其民族或其首领自北南迁……越民族及越国最早首领之自别地徙于今之浙江,虽为时尚早,决不始于春秋时之剧国或杞国,而其与剧或杞之上世有同源关系,则颇近真际。[15]

王建华介绍说:“事实证明,高层协调机制的建立为珠江水运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开拓了新空间,将会在珠江航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 综合现场测量和雷达探测手段,确定该滑坡为一小型浅层滑坡。滑坡所在区域内还有大量小型滑坡发生,是典型的群发性地质灾害。综合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物探结果解译,灾害区域存在二次滑坡的危害可能,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实时监测,全面做好灾害防治工作。

近代学者吴承志认为,“《周书·王会解》于越纳会稽以鼂于越,与会稽异地,宜即有遽之国”[16],但语焉不详,亦未举出证据。吴先生的看法可能在文本的理解上并无依据。《逸周书》此处的记载为“姑于越纳……会稽以鼂”,很多学者认为这些都是于越贡物的相关记载,而会稽为于越之都,并不认为《逸周书·王会解》中的“于越”“会稽”为二[17]。这种解释较为合理,本文亦从之。

特质是指人们在认识、理解甚至改造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本项目的研究需要,一级指标的“特质”下设个性、品质和价值观等三个二级指标。在品质下特别设置了“职业的坚守”和“中医药文化的虔诚度”三级指标;而“价值观”下则特设了“育人观”。这些指标的设计主要是出于中医药院校的特点以及教师这一特定的职业身份,如何加强坚守自己的职业,教好书育好人也是归国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重要考量。

4.其余诸说

清代学者尹桐阳曾认为“遽”同“储”,副君也。王焕镳则认为此说不可信[13]。依尹氏之说,则《墨子》上述问句之文意殊不易解。故笔者认为王焕镳先生的这一评论是有道理的。

综之,从现有讨论来看,似均有不足之处。笔者以为,此处的“有遽”应当为族名,而从文献记载和古音的联系上来看,此处的“遽”可以读为“虞”。“遽”的上古音为群纽鱼部,“虞”为疑纽鱼部,二者韵部相同,声母群、疑同为牙音、而旁转,故“遽”“虞”在读音上是非常接近的。由此,《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的内容理解也就很明白了,说的是越王繄亏(无余)及越王族源于有遽(虞)氏。

三 、“越王繄亏 ,出自有遽 ”和越之 族源问题

清代学者卢文弨认为“繄亏”即越王无余。此为大多数学者所赞同[2]155。卢文弨的思路为,首先指出文献中存在“繄无”简称为“无”的现象;其次,“余”“亏”二者古音上也有联系,即“亏”为溪纽歌部,而“余”为喻纽鱼部,又“余”中古为三等,喻三上古归匣,故“亏”“余”二者之声母溪、匣旁纽,而韵部歌、鱼通转,因此“余”“亏”二者在古音上是相近的。由此,自然就得出“则‘无亏’长言之,亦可云‘繄无亏’,短言之,又可云‘繄亏’”的结论了,当属可信。

目前,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信服“三苗后裔说”者已经不多,学界主要倾向于支持有较多考古证据的“土著说”,并尝试调和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不同,提出越之上层贵族可能来自中原,也就是文献所记载的“越为禹后说”;而越之下层族众则为土著民族[1]120-136。通过这种“二分法”来断定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在越之族源研究中的不同定位。

当代一些学者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对百越之族源进行了研究,提出百越民族源于广东地区并北上迁徙、扩张的观点,认为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在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其中,向东北迁徙的越人经过江西到达浙江,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24]但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学者们认为,具有古越族特色的器物“镇”的原产地当在以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杭州湾地区,在战国中晚期,越族中的一支曾经有一个从浙江东北部向岭南迁徙的过程。[25]从这一关于“镇”的研究来看,位于浙江、广东两地的古越族存在一定的差异;也说明越之起源,可能并不是如分子人类学者所认为的单独起源。

综之,目前有关越之族源的讨论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的理解;二是如何调节依据考古资料的“越族土著说”、文献“越为禹后说”和分子人类学者提出的“越起源于广东”说之间的矛盾。应当说,第二个问题是解决越之族源的关键所在,但从目前的相关讨论来看,近期似乎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相较而言,通过上文的考释,《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的记载,似乎说明越王族为有遽(虞)之后,就上述第一个问题有新的思考,似乎为越族源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资料。

(一)有虞氏的理解

应当注意的是,关于“有虞氏”的具体所指,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内涵,从而导致对《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的理解也有不同。

其一,指的是夏之前的有虞氏。古代文献中多有“虞夏商周”的记载,童书业曾认为夏商周之前的虞代,是墨家所增入[26]。裘锡圭先生已据出土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指出这一说法的不可信[27]。我们也认为,从本文所讨论的《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来看,应当说是《墨子》保留了一定的古史传说,而并非是它所后增的。自20世纪50年代杨向奎先生指出有虞氏具有重要地位之后[28],现在学界对“有虞氏”陆续有一些探讨。目前来看,学者们的有关工作,一是寻找和“有虞氏”相对应的考古发现,目前观点甚多,如造律台类型[29]、鲁西阳谷县景阳冈遗址[30]、豫东永城王油坊遗址[31]、晋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32]等,先后被认为是和有虞氏有关。另外一方面的工作,则是从文献中探讨有虞氏的谱系问题[33]。如陈泳超先生依据文献中所见,总结了分别以《左传》《大戴礼记·五帝德》、刘耽《吕梁碑》等为代表的三种有虞氏谱系[34]。此外,上博简《容成氏》简5中曾记载古人物“有无通”,郭永秉先生指出即尧舜之前的一位有虞氏古帝王“有虞迥”,并指出《容成氏》中的古帝王世系是包括有虞氏在内的,即“包括简35B‘□氏’在内的古帝王→有虞迥→尧→(虞)舜”[35]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有一些和本句相类似的记载,其中有“出自”后明确为接地名者,如《楚辞·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左传》定公六年“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诗经·小雅》“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等。

其二,指的是夏代的东夷有虞氏。上面所论述的,是相较从广义上说的有虞氏,实际上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是一种具指,亦即越王无余之母为有虞氏部族之女。这可以从文献中所见“少康中兴”的历史说起。据文献记载,在太康之后,夏的国势日衰,发生了东夷首领后羿驱逐身为太康之孙、仲康之子的相,而自立“代夏”之事。其后寒浞又灭后羿,并杀死先前已经逃亡的相。而相之妻幸免于难,并生下了少康。而后来少康又逃亡有虞氏,并以有虞氏之女为妻,文献的相关记载如《左传》哀公元年“(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史记·吴太伯世家》“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有纶”。

同时,文献中也有越为禹后的记载,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社稷”;《越绝书·记地传》中的“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文献中关于少康之子的记载,如《左传》“季杼”、《国语》“杼”、《通志·氏族略》“少曲”等。此外还有越王无余为禹后少康之子的记载,如《汉书·地理志》中的“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的“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但《水经注》又记载为大禹之后、少康之子的首位越王为“季杼”:“夏后少康封少子季杼,以奉禹祀。”按,从文献的记载来看,少康之后封于江南者有“无余”(《吴越春秋》)、“季杼”(《水经注》)。我们怀疑,这可能是一事之异传,而《水经注》关于“季杼”受封于江南的内容,也可能是在后世流传中的增添。

3.地名说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少康庶子……→(后二十余世至)允常→句践

《吴越春秋》:少康→无余……→(六世至)无玉→无→夫康→元常→句践

刚才还饥肠辘辘急着去吃饭的高潮,现在一点饿意也没有了,反而觉得肠胃里有些堵。高潮木呆呆地坐在房间里,思考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可此时高潮的头脑似糨糊一般,混沌一片。高潮决定出去走走,在漫无目的的散步中,梳理一下紊乱的思绪。

《越绝书》:无余……→夫谭……→允常……→句践

依上述文献来看,少康之妻也就是越王无余之母,正属有虞氏,而这也有可能是《墨子》“越王繄亏(无余),出自有遽(虞)”的实际所指。由这一角度的理解,说明《墨子》的此记载,实际上是古代“越为禹后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先前有学者指出,越族应当包括在东夷的范围之内[1]141-143,如果将“有遽(虞)”理解为夏代“少康中兴”时期的东夷有虞氏部族,则也将越之族源和东夷联系上了。

据文献的记载,妫姓之陈为有虞氏之后,学者或据此认为有虞氏为妫姓。文献关于越国之姓氏的记载,主要有芈姓、姒姓两种;如前所述,越为芈姓之说实无依据,则《墨子》所记载的“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中的“有遽(虞)”,可能不是指广义上所说的妫姓有虞氏,而可能更偏向于特指“少康中兴”时期的东夷有虞氏,因为此乃是由“越王无余之母为有虞氏”而论,而若是从父方立论的广义有虞氏之说,则存在越国姓氏上的抵忤。

总之,“越王繄亏(无余),出自有遽(虞)”中的“有遽(虞)”,不论是理解为夏之前的有虞氏,还是夏代的东夷有虞氏部,都将越之族源和先秦时期的华夏、中原地区及其东夷相联系了。上述考订工作从而扩充了文献中关于越之族源的相关记载。

The patient received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cluding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and a tyrosine inhibitor, Dasatinib.

(二)《墨子》所载越出自“有遽(虞)”和越之族源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学界曾有“吴越同族”的观点,但目前学界多认为这一看法说服力不强[36]。此外,笔者注意到,也有学者依据“吴”“虞”古音相通,及一些异地同名的情况,认为勾吴族源自有虞部族的南迁[37]。而据前文考证来看,《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的记载,揭示出文献中将越之族源和有虞氏相联系。如此,则似乎吴越均源自有虞氏,从而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吴越同族”说了。

笔者以为,如若认为勾吴族源自有虞部族的南迁,则此说需要解释以下两个问题:(1)现在一般认为吴族源于宁镇地区的湖熟文化,是一种土著民族。(2)文献中一些相关的地名,持论者均定在宁镇地区,并以之来推断有虞氏的南迁,如《史记·五帝本纪》《越绝书·吴地传》中的“历山”;《楚辞·天问》“吴获迄古,南岳是止”,认为“南岳”就是南京以西的当涂横山。上述关于地理方面的意见,可能都还缺乏很强的说服力,如《楚辞·天问》“吴获迄古,南岳是止”,一般认为此处的“吴”是指虞舜,整句是指舜南巡而崩于苍梧之野[38],而不是说有虞氏部族迁到“南岳”。又如关于“历山”,《越绝书·吴内传》记载“舜去耕历山”,《越绝书·吴地传》又记载有吴地之“历山”,持论者因之作为有虞氏南迁吴地的一条证据。《越绝书·吴内传》的原文是“舜亲父假母,母常杀舜。舜去,耕历山”,“历山”所在地也有很多意见[39],若认为其就是同书《吴地传》之江南“历山”,实无确证。因此,笔者认为,吴族为有虞氏南迁的观点还缺乏说服力;而本文关于《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的解读,也不能与其构成吴、越同源于“有虞”的“吴越同族说”。

采用现场调查研究对南京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发放《主观锻炼体验量表》,该量表来自于 McAuley,E.等人(1994)编写的《The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 scale》(SEES),该量表有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和疲劳三个维度一共12道测试题。本次调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慢跑组,即A组;第二组是慢跑与音乐结合组,即B组。

关于越之族源,如上所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考古发现中越族本地起源的“土著说”、文献记载的“越为禹后说”,以及分子人类学的“广东起源北扩说”等之间的冲突。目前尚无法就此问题有明确的结论,越之族源的研究,需要在上述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之后,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本文关于《墨子》文本中越为有虞之后的发现,对于越之族源的探讨来说,也不能脱离上述框架。由上文来看,《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虞)”的记载,将越之族源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有虞氏部落相联系,实际上也是支持了文献中已有的“越为夏后说”。有考古学者认为,越国王族统治下的人民应当为越人或东夷的后裔;而越国王族本身,则与华夏族有密切关系,即越国的王族很可能与中原夏族有密切的关系,后代的族源认同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注] 详见赵东升《论先秦时期越国的族属》,载于《城市与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32~440页;赵东升《再论越国的族属及相关问题》,《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第183~187页。 。

笔者关于《墨子》的此条考订,应当是为这种意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我们认为,《墨子》的上述记载,虽然在相关的史料记载上有所扩充,却也和之前的文献记载一样,并不能提供越之族源的绝对证据,而需要结合考古等多方面的证据来加以研究。越国族源的最终确定,还需留待日后多学科的更进一步探讨。

综上,笔者认为,《墨子·非攻下》“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当读为“越王繄亏(无余),出自有遽(虞)”,反映了战国时期有越族源自有虞氏的看法,但也需要结合考古发现等来考量其记载的价值度,目前还不好就断定此记载对于越之族源探讨的绝对性价值。

海岸电台是我国提供水上安全通信服务的岸基载体。它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注册公布并指定的船舶遇险与安全通信的国际值班台和海上安全信息的国际播发台。全国共设有18座海岸电台,其中南海海域设有汕头、广州、湛江、北海、海口、八所和三亚共7座海岸电台,由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下属的汕头、广州、湛江、南宁和海口通信中心负责管理。

参考文献 :

[1]孟文镛.越国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孙诒让.墨子闲诂[M].孙启冶,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3]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84.

[4]吴毓江.墨子校注[M].孙启冶,点校.2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

[5]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73-274.

[6]黄德宽.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J].文物,2017(9):54-59.

[7]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9-210.

[8]李平心.《诗经》新解[M]∥李平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183.

[10]吕思勉.越之姓[M]∥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6-97.

[11]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等.百越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4-126.

[12]黄德馨.千古之谜:“楚越同祖”试解[J].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47-49.

[13]王焕镳.墨子集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89.

[14]陈瑞苗.越国始年及其先君无余考[C]∥连晓鸣,李永鑫.2002·绍兴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50.

[15]罗香林.百越源流与文化[M].增补版.台北:正中书局,1978:21-25.

[16]吴承志.横阳札记[M].罗凌,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9.

[17]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释[M].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36.

[18]谭戒甫.诸暨考[J].东南文化,1989(6):97.

[19]顾颉刚.涂山与茅山及于、越戏方[M]∥顾颉刚读书笔记: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369-370.

[20]杜金鹏.关于“越为禹后说”的考古学探析[J].民族研究,1991(5):72-78.

[21]徐元诰,王树民,沈长云.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468.

[22]蒙文通.越史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11.

[23]舒之梅.“夔越”乎?“夔、越”乎?:兼论西周时期的楚越关系[G]∥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民族史论丛.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122-129.

[24]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02(4):26-32.

[25]郑小炉.东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镇”:古越族向岭南迁徙的一个例证[M]∥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95-204.

[26]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M]∥童书业著作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80-109.

[27]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M]∥裘锡圭学术文集:第5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54-270.

[28]杨向奎.应当给“有虞氏”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J].文史哲,1956(7):49-51.

[29]李伯谦.论造律台类型[J].文物,1983(4):50-60.

[30]张学海.论龙山文化景阳冈类型[M]∥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研究(五):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9-145.

[31]张敏,韩明芳.有虞与勾吴[J].江海学刊,1995(4):106-108.

[32]王克林.晋西南龙山文化与有虞氏-虞舜部族起源的探索[J].文物世界,2002(1):20-23.

[33]罗琨.“有虞氏”谱系探析[J].中原文物,2006(1):28-32.

[34]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21.

[35]郭永秉.帝系新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9-54.

[36]蒋炳钊.吴、越是否同族[G]∥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越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国际百越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8-122.

[37]毛颖,张敏.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与徐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37-240.

[38]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等.楚辞今注[M].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4.

[39]张仲清.越绝书校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92-93.

中图分类号 :K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262(2019)01-0067-07

收稿日期 :2018-05-22

基金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包山简与楚国社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13&ZD100)

作者简介 :熊贤品,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战国史研究。

(责任编辑:苏 南)

标签:;  ;  ;  ;  ;  

《墨子》“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和越之族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