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治疗恢复周期长。近年来胸腔镜手术作为食管癌患者接受的最主要微创治疗手术方式,其主要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外科手术患者中效果值得肯定的一类护理方式,能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发生,已逐步推广到临床外科领域,尤其是各类腔镜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科收集2013-2016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治疗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53~74岁,平均64岁;
其中确诊食管癌位于胸上段3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13例;汉族17例,维族10例,哈族13例;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3例作为对照,男31例,女12例,年龄44~63,平均51.1岁,食管癌位于胸上段2例,胸中段28例,胸下段13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前晚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12h,禁饮4-6h,术后早期使用静脉高营养治疗,待患者肛门排气后再行肠内营养。术后行食管造影无吻合口瘘,胸腔引流液24h小于50ml,肺复张良好,予以拔出胸腔引流管、胃管、肠内营养管。
1.2.2实验组 采用FTS护理模式。术前:1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充分利用“317护”平台,向患者推送与手术有关知识,并进行快速康复外科计划的宣教,使患者以最好心态配合治疗。2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调查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3分为无营养风险,NRS≧3分为有营养风险,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1]。3优化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术中留置胃管、营养管、尿管。4胃肠道准备:缩短禁食禁饮时间,一般禁食6h,禁饮2小时,术前补充热量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出现血糖紊乱的现象。术后:1患者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休息,胸带固定胸部,减轻疼痛。指导患者行肺部物理治疗,促进肺复张。2镇痛 疼痛不仅可以导致患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还可以引起机体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实验组术中安放止痛泵,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呼吸道的管理和早期下床活动。3营养 术日常规采用静脉高营养治疗,每2h观察肠鸣音一次,我们提倡术后患者尽早恢复口服饮食和早期肠内营养,有研究表明,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感染并发症,有效降低高分解代谢,加速患者康复。4活动 术后第一日搬出监护病房即可下床活动,先床边,再病区。术后7-8天,患者体温正常,无需静脉输液、进食后无不适症状,切口恢复好,即可报出院。5拔管 评估管道,把握把管时机。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排气、下床时间、住院天数(表1)。
1.4数据处理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常规组采用全麻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组采用FTS护理模式,术后两组在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讨论
2.1目前临床上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仍是手术治疗为主,而如何做好围术期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是新兴的一种微创外科护理理念,主要是对围术期患者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促进患者手术后康复的目的[2]。
2.2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更好。
2.3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传统护理方法是患者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进食,导致由于禁食时间长,患者精神状态及体力差,术后康复慢且并发症发病率高。贡国娟[3]认为,早期经口进食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代谢障碍,且降低吻合口瘘、肠麻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4早期下床活动也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由于术后创伤、麻醉及引流管的影响,患者不愿或不敢在术后进行活动,导致术后康复缓慢。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以及指导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吉,尤振兵,田文泽,等.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9):780-782.
[2]陆凤媚,陈锦坚,吴艳梅等.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4):908-909.
[3]贡国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2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3-94.
论文作者:刘娟1,沈会华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食管癌论文; 营养论文; 外科论文; 手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