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育论文,养成良好论文,习惯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教育的任务,从根本上说,是做好启蒙教育。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这个启蒙教育的具体化并真正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一、幼儿良好习惯的界定
习惯,就一般语义说,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其心理学基础是动力定型,大脑皮层由于经常受到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物的作用,而形成某种与之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当再接触相同的刺激物时,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习惯的本质特征是“自觉自动”,是一种出于需要而自动出现的自觉的行为方式、倾向。例如,一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孩子,不论在什么场合下都会自觉做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不舒服。习惯有优劣之分,习惯是否良好一般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来衡定。
习惯所包含的内容范围甚广,一般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社交习惯、劳动习惯、效率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审美习惯等等。对于幼儿来说,这些习惯在某种意义上都可归结为学习习惯。学习不能仅仅理解为学习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等智育方面的活动,诸如品德、劳动等等也都在学习之列。幼儿要学习语言,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学习生活……这些都是学习活动。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宜从生活习惯入手,始终贯穿“学习”的精神。
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把教育归结为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①英国的洛克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②幼儿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品德作为教育的任务,作为成长的发端,是不够现实的。由于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乃至性格的形成都受到个人习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关键。
二、习惯养成的发展效应与社会效应
习惯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既有现实的显效应,也有远期的潜效应,习惯的优劣又使其效应具有两重性。
(一)良好的习惯直接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1.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
首先,良好的习惯本身就是个体全面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属于高层次的素质。
个体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其相应的习惯。例如,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道德行为为标志的。而行为是有层次之分的,“要我这样做”属不自觉的行为;“我要做”代表自觉的行为;而当“我要做”内化为需要,巩固下来成为自动的自觉行为方式和倾向,就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这才是品德素质中的最高层次。
其次,良好的习惯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成功与成才。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习惯一经形成,便能解放人的意志,制约人的行为,使其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执着追求、坚韧不拔。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任何知识,第一要正确,第二要能够随时随地应用。……要正确,就得认真学习,成为习惯。要应用,就得切合实际,成为习惯。”③一个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与品德的发展,乃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与其习惯直接相关。例如,一个养成了有条理、讲效率(做事不拖沓)习惯的孩子,迁移到学习、生活各方面,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做作业、完成任务有计划,今日事今日毕。可见,良好的习惯调节和支配着一个人的行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其成功、成才。
1983年美国出现了两名获发明专利的最年轻的小发明家:10岁的柯劳斯·劳森和14岁的刘易斯·巴顿。他们已拥有10项美国发明专利,这得益于他们从小养成了做完功课后自动搞发明创造的习惯,这种习惯使他们积极观察、思维、敢于创新。
许多名人的造诣与他们的良好习惯密不可分。孔子的博学与他的“每事问”习惯,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与他“一生唯谨慎”的习惯,还有鲁迅的“随便翻翻”习惯、孙中山的“天天读书”习惯,毛泽东的“多思”习惯等等,都是极有说服力的典范。
2.从社会的安定与进步角度来看。
一个社会的公民是否有良好的习惯,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安定团结的程度。如说话文明礼貌、善于待人接物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习惯,善于谦让、宽容、自我控制的习惯,无疑可以形成一种团结、文明的社会风尚,减少甚至消除许多影响社会不安定不文明的消极因素。试想公民们自觉形成了敢于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感和习惯后,那些“不义者”必定会越来越少。
此外,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讲求效率等一旦养成习惯,全社会就会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人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促进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
(二)不良习惯阻碍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习惯的效应具有两重性,不良的习惯对个人、对社会都有多方面的消极作用。一个生活无序、东西随便乱放、学习缺乏计划性的人,不仅影响学习、工作效率,而且常常会吃尽无序习惯的苦头,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个学生在学习中,一会儿看一本书,没看两行随手一扔,又另抓一本,又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结果什么都没有学进去。其实主要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习难改。
有些不良习惯,甚至会给自己、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特别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一)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大,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年龄,又是沾染不良习惯的危险期。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有些习惯,在幼儿期就可养成,而有些习惯一般要到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才真正形成,但仍需要在幼儿期奠定初步的基础。在幼儿期,最重要的是养成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
(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方面,当前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做事情没有条理,东西乱堆乱放,不想要的东西随手乱扔,稍不顺意就大发脾气、哭闹不休,吃东西不洗手等。概括地说,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差。
1993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公布了“教子十大难点”: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制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好动,做事拖拉,不爱惜东西,注意力不集中。由此产生“教子十大热点”,其中第一热点就是“生活习惯”的养成。又据1994年调查表明,中国少儿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可见,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和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及时纠正其不良习惯的认识不足,教育措施不力。不少家长都注重对子女的智力投资,把着眼点放在知识、智力的培养方面,购买高档的设备,请家庭教师教琴、教画、教外语等,而对于比学到某些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观察思维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却未给予高度的认识,造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育者,特别是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养成幼儿某些不良习惯。某幼儿园某班共40名幼儿,早晨来园时有一半以上幼儿由家长牵入教室,并帮他们搬好椅子,打开书包,取出文具,提醒孩子叫“老师好”;有个男孩被另一男孩打了一下,该幼儿的奶奶带着他找上打人的小孩家里,当面要自己的孙子还手打那个小孩一下,而那个小孩的母亲也认为自己的儿子应被打一下。看起来这位母亲是在惩罚儿子的打人行为,其实却暗示孩子“打人要还手”是合理的;长此下去,不利于宽容、谦让等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习惯的养成不如教会某些知识技能容易显效,培养习惯要长期反复地训练,特别是对独生子女,家长和孩子都要克服许多感情上和身体上的痛苦体验。爱的尺度如何把握,是个难题。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看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确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障碍与难度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既是容易的事,又是艰难的事。说其容易,是因为可以随时随地抓住身边的机会进行教育;说其困难,是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孩子,由单纯的需要提醒才可完成的动作发展为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自动化动作,本身就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形成——反复——纠正——巩固”,这每一步都浸透着多方面教育力量的共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对矛盾中:
1.教育措施的即时性与习惯养成的长期性的矛盾。
教育措施的即时性表现在:人们对孩子的某个行为往往会作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偶尔出现的不良行为也都能适时而有力地纠正过来,但这一者不一定让孩子懂得其所以然,二者没能坚持不懈地巩固。这种即时性的教育措施,只是产生了暂时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并没有真正地从动机、意志出发去使孩子理解为什么大人要制止他的那种行为。如果大人没有坚持不懈地制止类似行为,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为什么不行”,当类似刺激再次出现时,难免又会重犯。这同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产生矛盾。
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由于受到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客观限制,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因果概念。成人的态度对幼儿的行为是个暗示作用,在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成人对某一事物、某一动作的观点与看法,很容易成为孩子行为的方向。因此,身处于变化各异的情境中,成人要明确地表现出自己对某个行为的肯定或否定态度,对良好行为要用表扬和激励进行强化,对不良行为甚至是极为偶尔的不良行为则要坚决制止。
2.幼儿园正规教育影响与家庭、社会现实教育影响的矛盾。
我国幼儿园一贯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摆在重要位置。并确定了各年龄班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目标。明确的教育目标使幼儿园成为一个由教师监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特定环境,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保证教育的正面性和有效性。
然而,孩子最亲密的人是父母及家庭成员。亲子关系毫无疑问是直接影响习惯养成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反映着家长的素质和教养程度。而家庭里表现出来的教养观、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社会影响的应答。当前,许多家长,受社会的影响,对“培养孩子的能力、竞争力”产生片面理解,错误地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这便与幼儿园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例如,一位5岁男孩侵犯性行为非常频繁,智力发展也好,在看图说话时他可以有条有理地指出不团结友爱是不好的行为,应受到批评。而日常生活中,他却为了争位子、抢玩具老是把别人打哭,这种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说明了他尚未形成好习惯。他奶奶不止一次地在接送他时“千叮万嘱”:“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样就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不打人”行为和实际生活中所谓“自我保护”行为割裂开了,削弱甚至抵消了正面教育影响的作用。
3.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与幼儿社会化实际水平的矛盾。
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家长和社会的高期望值中。我国历来都重视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但却走入了一个误区,即一切以家长的意志为是,不外乎“听话”教育和“棍棒”教育。传统的养育观就是要养儿防老,出人头地,现在由“多子多福”一下子进入“独苗一根”时代,可以实现家长期望的载体全部都集到“独苗”一人身上,孩子压力可想而知。
父母对未来的高期望高焦虑使他们在孩子生活上、学习上不惜投下巨资,孩子起床,父母帮他穿衣穿鞋;孩子劳动,父母代他执行;孩子学习,父母陪坐……然而许多“独苗”在父母的良苦用心之中不是锐气大增,而是更加“无能”。由于缺乏自我锻炼,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被父母包办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丧失了行为的动机与需要,还谈何良好习惯的养成呢?过度的爱,过高的期望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主观能动性,极易形成逆反心理,这是进行教育的巨大障碍。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既重要又艰巨,它在幼儿教育中有特殊的重要性、紧迫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