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职校生的“被失败感”
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方军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被‘失败者’——中国职校青年”的文字,在职教学术圈里引发了一定反响。
科学越轨是目前科学界热门的话题,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越轨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某些知名科学工作者也不能幸免,浙江大学贺海波教授因论文抄袭,被撤销副教授职务与任职资格,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也因监管不利,不在继续聘用。本文将从科学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防治科学越轨行为的对策展开,全面分析科学越轨行为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
他认为,我国实施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自1993 年以来职普分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大约50%。换句话说,不管学生如何努力,已经预先确定中考得分较低的一半人只有进入职业学校的选择。
他引用悉尼大学人类学高级讲师特里·沃若诺夫(著有《阶级工作:职业学校与中国城市青年》)的结论:中国的考试分数“压缩并代表社会价值……年轻人逐渐成为他们的考试分数”。“人们可以像衡量成绩一样轻易地判断这些青少年的德善,中国一半的年轻人因为高中录取率而被视为‘失败者’。”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逐梦新征程,唱响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工会组织要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劳模工匠传承技能、传承精神创造条件,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引导广大职工以劳动和创造托起中国梦。
他表示,使用负面标签的后果非常明显,职校学生可能会将这些文化偏见内化,并将其与更成功的同龄人相比之下的不足完全归咎于自己,最终对自己的教育和未来前景漠不关心。
近年来,国家给予职业教育以空前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但是,如果职校学生的“污名”依然存在,寄望于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作者认为,必须改变仅基于考试成绩就对学生做出“好”或“坏”的二元道德判断,并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职业教育不应被视为失败的选择,社会应该对成功有更广泛的定义和理解;二是政府需要系统地监管和监控职业高中的质量;三是教育系统需要鼓励不同的个人能力和志向,而不是消除个性。“只有当中国青年中的那50%不再被贴上失败的标签并且他们的个体性发展得到鼓励时,他们才会在课堂上醒来。”
当然,作者的观点也有存疑之处:照目前的现实情况,就算取消了普职比的要求,不给职校生贴上不公平的标签,他们就能够实现个体性发展吗?对这个问题的肯定性回答是不能轻易做出的。但从教育视角来观察这个问题时就能发现,学校、教师在这方面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除却大环境的整体变革,小气候的营造会对具体的个体影响巨大,甚至改变命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放牛班”“野百合”也能找到春天的时候,消除、改变职校生的“被失败感”该如何有效作为呢??
(根据“澎湃新闻”相关报道改编)
标签:职校生论文; 失败感论文; 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社会学博士论文; 西北大学论文; 职普分流论文; 职业学校论文; 失败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