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银行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_学分银行论文

我国信用银行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_学分银行论文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分论文,制度建设论文,途径论文,策略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3)06-0033-07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3.06.005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郝克明,2006)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实施和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整合和完善。很多国家都将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即“学分银行”制度,视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抓手”。“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需要从终身学习发展、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学习成果导向、教育国际化和社会文化等多种角度,研究和认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一、学分银行制度概述

学分银行借用“银行”这一形象用语,反映对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的特点,其核心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本质上,学分银行制度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1.学习成果与学分

学分银行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是“学习成果”,它是学分银行制度研究的核心,也是制度设计与服务的主要对象。学习成果是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完成一定学习任务获得的或者能够表现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袁松鹤,2013)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通常为资格,即有资质的专业机构,通过评价与认证,判断学习者已达到相应标准所规定学习目标的正式成果。学习成果也可以有其他形式,如竞赛成绩是学习成果而不是资格,在一定条件下同样可以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核定、认可和认证统称为学习成果认证。它通常从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描述学习者经过一段学习经历后,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以及会做什么。

学分是用于衡量学习者学习成果学习量、价值和水平的计量单位。学分是可以携带和累积的。学分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原始学分,即由学习者获得学习成果的机构赋予的学分;第二种是基准学分,即按照学习成果框架的标准对原始学分进行换算的学分;第三种是实效学分,即按照一定标准最终实现转换的学分。

2.学分银行制度的含义

人们对学分银行的概念还有不同看法,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学分银行”制度,是指专门管理机构、授证机构、学习成果认证机构与组织体系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标准的总和,它包括灵活与开放的注册制度、学分制度、认证制度、积累制度、转换制度以及评价制度,核心是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3.学分银行制度的功能

学分银行制度是调节政府、社会、学习者、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有效机制,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起有力促进作用。其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对社会成员个人,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使其原来是制度外的、认证无门的非常规成果,或通过多种途径取得的成果得到某种程度的归并、积累和承认,由此大大减少重复学习,同时还可获取多个证书,提高学习效用。换言之,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习者可以享有更大的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才发展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要,不仅对学习的课程(科目或项目)自主选择、有机组合,还可以对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获取学习成果的渠道与途径进行整体考量和一体化设计。

第二,对于机构或者组织来说:首先,通过学分银行的高标准认证,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成果或者资源可以得到权威认可,并因此顺利走向市场,获得更大效益。这一过程本身客观上也会促进培训机构及其资源品质的提升。其次,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社会化服务和学习账户(终身学习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各用人单位和学习型行业、企业找到更多适应本组织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学习资源及人力资源信息,充分利用其中的优质资源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和人才选聘、培训培养以及人力资源建设。同时,行业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相沟通,提高了培训的品质和效能,可推动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源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并以此开发和培育更多技能好、能力强的人力资源。

第三,从国家层面或者政府层面来看,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首先是实现上述两个层面的功能,其次是通过制定各类各层次学习成果认证的国家标准,建立起学习成果之间沟通、衔接、转换的体系,使学术类课程、职业类课程和培训类课程享有同等的地位,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纳入综合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公平,从制度上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主张,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

二、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视角分析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观念、教育结构体系、教育功能、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而且涉及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教育国际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变革,同时,还会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观念更新,组织和制度的调整、重组和变革。(郝克明,2006)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以终身教育的思想推动传统的教育结构体系、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探索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促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1.终身学习发展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终身学习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变革的客观现实下提出并不断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构建服务于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已经从一种思潮或者观念,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现实的社会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更新其内涵和经验。(郝克明,2006)终身学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认为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终身学习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从婴儿到生命终结前各种环境下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和学习。第二,学习和教育不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对所有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进行终身学习。第三,终身学习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拥有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提高,适应以知识为基础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学习和教育应该包括获得知识、素质、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以及所有的学习活动。第四,终身教育和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中进行,包括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或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的内容、工具、技术以及时间都有比较大的弹性和多样性,教育的途径、形式、结构体系和布局等,都应有利于广大学习者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第五,终身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终身学习的体系,应该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进行学习。(郝克明,2006)终身学习的发展,需要我国教育进行新的革命性转变,实现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突破和超越,打破不同教育间的壁垒,突出强调和体现教育结构体系的丰富性、沟通性和教育制度的弹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沟通和衔接的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学习者继续学习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学分银行制度通过认可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有效衔接正规学习、非正规及非正式学习,架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学分银行制度拓宽了广大学习者的学习成才之路,变一次选择为多次选择,变单一的、只有通过进入传统正规大学学习才能成才的“独木桥”为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努力学习和创新都可以成才的“立交桥”,不仅为广大社会成员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痼疾也将提供一条重要途径。(郝克明,2006)

2.市场经济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商品经济所共有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利益驱动型经济,肯定个人利益的存在,鼓励追求自身的利益。第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自由的经济,商品的等价交换反映了市场主体的人格平等。人们可以机会均等地、自由地出入市场,公平地参与竞争,从而保证资源实现最有效的配置。第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要求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洲际的流通日益普遍,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全球化趋势。第四,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经济主体必须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必须以不妨碍他入、社会的利益为前提追求自身利益;(窦春玲,2000)同时,还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惩恶扬善,打击不法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教育摆脱计划经济的藩篱,化解体制机制障碍,按人的发展规律办事,适应市场需要,建立新型的教育及教育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第一,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初衷即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利益驱动原则。它通过“通用货币”——学分,对各类不同形式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有效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原始利益诉求并予以正向激励,为不同教育间的沟通和衔接提供平台,为社会学习者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第二,学分银行制度体现了市场经济平等、自由特征和等价交换原则。学习者作为教育消费者,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和需要选择自己的课程和学习形式的权利以及按照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学习潜质与基础自主安排学习的自由。在这样的“权利”与“自由”下获取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当量或等量认可,体现出公平与等价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第三,学分银行制度体现了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成本节约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有限、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即配置到稀缺程度最大的产品生产上,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在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者的选择可以说是教育资源产品稀缺程度的风向标。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在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学习以及时间、学习方式。学分银行制度能够通过学生的选择将不同的教育资源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选择”需求,从而有效促进资源,特别是稀缺、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朱宁,2010)如此,对教育资源建设与提供者而言,可以大大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开发质量;对学习者而言,可以更加准确、便捷地选择和获得所需学习资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第四,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核是刻画学习成果等级与体量的资格(历)基准框架和该框架指引下的成果认证单元标准以及积累与转换规则、工作规范等。这一系列框架、标准、规则、规范形成的标准体系即是市场经济下规范经济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对规范教育培训市场,提升教育培训及其资源质量,还是对保证学习成果认证质量,提高学分银行社会公信力,推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3.人力资源开发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是人的智力、才能,即人的聪明才智;开发过程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的原理和特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如下作用:第一,通过资格框架的建立,研制和发布权威、公正的职业资格认证系列标准,并以此标准为杠杆,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及相关资源的认证准入与退出机制,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培训市场,逐步形成一个有系统、有权威认证、有质量保证的培训体系。第二,通过认证标准、积累与转换规则的建立,打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界限,按照成才就业目标,改革教育培训内容及课程体系,优化技能培训、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应试教育弊端,提升就业及岗位适应与竞争能力,促进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第三,通过学习账户和终身学习档案的建立以及相关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等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部门更方便、更全面、更快捷地了解学习者(应聘者)的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等基本情况,方便其获得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现实状况、教育培训市场发展水准及相关需求等信息以及人才选择、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等多方面有价值的资料。第四,通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使学分银行制度获得国际认可,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往来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跨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工作。(Welford,2005)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不仅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建立人人学习、人人学习有记录、各种学习成果均能得到认可的激励制度,而且要从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上与国际对接,以便深入参与国际间的人力资源流动与合作开发。

4.学习成果导向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学习成果导向强调由关注学习期限和学习院校的传统教育评价方式,转移到关注实际学习和已经具备或通过学习具备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的教育评价方式。(Richards,2010)依据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学分银行应建立起以学习成果判断学习者学习情况的制度,使学习者获得的教育资历更具应用价值,更符合市场的需求;注重学习成果本身而不是关注在何处获得这样的成果,使教育制度成为更加开放的系统,更具导向性。以学习成果映射教育和培训目标不仅增加了教育与培训的灵活性,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者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者以设定的学习成果为依据,自主选择学习的途径。学习成果的确定既要符合教育标准也要符合行业标准,以成果为目标导向引领教与学的过程。

5.教育国际化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进行学分银行制度建设,要关注:第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吸取制度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使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在高起点上进行建设,少走弯路。第二,在学习成果框架、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第三,在制度建设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合作开展研究和学分互认实践。

6.社会文化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概括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所谓社会文化,就是社会群体的心理心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社会文化是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特定群体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一定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人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以及感情生活的刺激物。它能够促使个人和群体易于去过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富有创造性的生活。(何爱霞,2007)文化及其引导下的理念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及其与该事物互动的行为方式和结果。不同的社会环境,自然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积淀与理念,但就某些特定事物而言,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也会呈现出显而易见的文化共性与理念共识。(李林曙等,2013)

社会文化会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产生影响,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必须考虑特定的社会文化。第一,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的激励作用。对于学习者而言,在持续不断的社会化进程中,周围同事、伙伴或者本人,常常会劝诫或告诫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知识社会到来之际,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所有这些涉及社会准则、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社会文化话语,其背后都蕴涵着一种“有利”与“不利”的价值判断。制度建设应运用社会文化,趋利避害。第二,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历史传统。国际上,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国家在建立终身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时,几乎都采用了与其社会文化相对应的技术路线和方式方法。例如,英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是从制定国家资格框架入手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在传统上往往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社会文化上往往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则没有从制定国家资格框架入手,其终身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主要是通过相关立法和机构之间的协议建立起来的。第三,运用特定的社会文化,推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根据学习者终身、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文化的判断与选择,并通过各种形式、各种空间将其传递给学习者。也就是说,学分银行制度的文化批判与选择不仅以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为取向,同时,又以教育价值、学习者个体价值为重要取向——在教育过程中所选定的文化,既要满足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习者作为劳动者、配偶、父母、家长、消费者、休闲者等多元社会角色的需要。即在不断适应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价值取向的进程中,努力满足学习者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力推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高志敏,2005)

三、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

国际上,学分银行制度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模式,另一种是没有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模式。我国学分银行制度模式的选择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将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是:第一,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体制和学习观念还存在许多与终身学习不相适应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教育如何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只有读了大学,而且是上了名牌大学才有前途——只在乎形式和“一纸”结果,并不在乎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不在乎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地位不平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培训互不融合。这不仅造成了重复学习现象严重,教育成本高昂,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无法转化为对市场和行业需求的适应和满足。第三,重视正规学习,忽视非正式、非正规学习,造成很多市场适销对路的学习成果得不到认证、积累与转换,不仅影响学习者的价值取向,而且直接影响学习者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

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学分银行制度模式应采取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的综合模式,即建立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通过学习成果框架,明确学习成果的等级和所属的类型及领域,并通过学习成果等级描述,建立起各级各类学习成果沟通和衔接机制、标准与方法。同时,鼓励教育机构通过协议,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四、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1.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第一,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沟通和衔接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应通过学习成果框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机制,为学习者继续学习提供多次和多种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通过认可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有效衔接正规学习、非正规及非正式学习,架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第二,推动建立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应通过以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认证标准和转换规则的建立以及“前店后厂”学习资源服务模式的构建,拓宽学习者选择渠道,推动开放的学习体系建设。开放的学习体系下,学习者可以享有更大的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才发展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学习的连续性等因素,对学习的课程进行自主选择、有机组合。

第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应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学习者、国内外教育机构和认证机构、用人单位、政府部门提供相关学习成果信息服务,增加各种学习成果的透明度;促进学习者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促进学习者跨机构、跨区域、跨国流动,激发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动力,从而推动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2.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策略

第一,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在大量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制度进行整体设计,有助于系统地考虑制度建设、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会遇到的问题,为制度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我国终身学习发展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学习成果而不是关注在何处获得这样的成果;与国际接轨;充分考虑我国社会文化心理和教育传统。总之,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涉及不同领域、行业和部门,只有协同推进,才能使制度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第二,组建委员会,出台指导性文件,推动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政策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协调机构。我国可以成立由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委员会,并在教育部设立常设办事机构,与继续教育综合协调机构合署办公;通过学分银行建设委员会的组建,启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学分银行建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负责注册和发布相关标准,建立机构认证规范、课程认证规范、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操作规范,负责学分银行制度运行的质量监控。另外,在国家相关法律颁布之前,教育部可以出台有关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制度建设。

第三,完善证书制度,建立学习成果框架。学习成果框架的提出源自国际上资格框架的开发与应用。资格框架又称“资历框架”或“资历架构”。(陈丽,2013;刘永权,2013)我们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初期,在没有“国家资格框架”的情况下,为有效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可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的机理,建立学习成果框架(Learning Outcomes Framework,LOF);通过框架建立起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共同参照系,并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促进学术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学习成果以及其他成果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实现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学习成果框架既具有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的功能,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要素包括学习成果层级、层级描述、类别与领域。学习成果框架将有效提高学习者获得学习成果的透明性、可比较性和可转换性,进而促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推动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日常流动。

第四,制定标准,规范和引导制度建设。学分银行建设委员会下设标准委员会,负责学分银行各类标准的审定;标准委员会又下设不同的标准制定委员会,负责不同领域的专业和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标准的制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资格标准、单元标准、学分标准、积累与转换规则、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和机构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工作规范和程序。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和引导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第五,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在制度全面实施之前,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学分银行建设专项试点,边试点,边完善,稳步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学分银行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管理机制和学习成果管理制度。只有有相关政策支撑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为积极稳步推进制度创新,国家可考虑在先期试点工作中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具体有:突破传统教育学习时限的限制,以学习成果设定教育和培训目标;实施更加灵活的入学注册制度。我们可以按照国际惯例,允许中学或中职学生提前注册学习部分大专课程;并依此类推,允许专科学生提前注册学习部分本科课程。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性或区域性相应规则的制定。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我们应扩大教育开放任务,借鉴国际上学分转换和学分银行成熟、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与国外进行学分转换较长时间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学历学位互认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具有颁发证书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外有较高声誉的教育培训机构对等地开展合作,或者参与欧盟、东南亚等学分转换组织的工作;在条件具备时,联合一些国家发起建立诸如亚洲、环太平洋等国家间的学分互换组织,促进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能力的快速提升。

标签:;  ;  ;  ;  ;  ;  ;  ;  

我国信用银行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_学分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