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曹会宁,杜清丽[通讯作者]

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曹会宁,杜清丽[通讯作者]

扶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722200

摘要:目的:对孕妇产前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对孕妇产前检查因素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助于孕妇孕期保健状况改善的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孕产妇患者,对其产前影响因素和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在这100例孕产妇中,有48例是初产妇,52例是经产妇;40例是高危妊娠,60例是正常妊娠。做过0~13次的产前检查,平均仅接受过3.86次,有26例,占26%,有74例不达标,占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孕妇产前的检查情况主要受到了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产次及户籍所在地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宣传产前检查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进而促进孕妇产前检查达标率的有效提高,医疗保障制度也需要有所完善,并将社区医疗服务网络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管理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也要做好。

关键词:产前检查 孕妇 影响因素 策略

引言:

在孕期保健的工作中,产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如果产妇有并发症的出现,则可以及时的发现并治疗,对胎位异常的胎儿及时纠正,如果胎儿有异常情况也可以及时的发现。进行产妇检查可以对胎儿和产妇的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而为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安全分娩[1]。对此笔者调查了本院100例孕妇的产检情况,分析了主要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孕产妇患

者,对其产前影响因素和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4.5±3.6)岁[2]。

(二)方法

使用辅助检查、产科检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的方法。

(三)评价指标

以孕周要求的产检次数为依据,产前检查的次数符合则为达标,如果没有到

达最低要求则为不达标。高危妊娠就是孕妇和胎儿在妊娠期间受到致病因素或并发症的影响出现危险或是难产。

(四)统计学意义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

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结果

在这100例孕产妇中,有48例是初产妇,52例是经产妇;40例是高危妊娠,

60例是正常妊娠。做过0~13次的产前检查,平均仅接受过3.86次,有26例,占26%,有74例不达标,占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孕妇产前的检查情况主要受到了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产次及户籍所在地等因素的影响[3]。

讨论

(一)文化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孕妇及其丈夫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不具备相应的自我

保健意识,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也不了解其保健内容,更为严重的是有一少部分孕妇在怀孕期间一次产前检查也没有做过。同样,其丈夫知识水平偏低,对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也有所忽略,并不支持孕妇进行产前保健。所以,进行一些有关产前检查重要性的健康宣传工作是极为必要的[4]。

(二)经济情况。孕妇没能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查,较高的检查费用也是一

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三甲医院,孕妇前后检查大概需要800元左右,如果孕妇的经济状况不够理想,负担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保证新生儿的生理健康,还应该做一些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遗传病筛查等检查,这会需要更高的费用。

(三)分娩次数。孕期保健得到了初次怀孕生产孕妇的普遍重视,产前检

查做的比较到位。而一些再次产妇,往往由于自己有过生产经历,认为自己对分娩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将产前检查忽视了。

(四)居住地。由于医疗保健机构大部分都位于市区之内,如果孕妇居住

在周边县乡或是郊区,则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产前检查,而且孕妇本身行动就有诸多的不便之处,因此孕期保健也做的并不到位。与此同时,有些孕妇出于对自己工作的考虑,也得不到良好的孕期保健,使产前检查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影响。

(五)流动人口。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来自于贫困地区,有些孕妇所从事

的工作需要很大的劳动力,但是工资却很低;还有一些孕妇是随家人出来的,并没有工作,可是产前检查需要很高的医疗费用,她们无力负担。除此之外,外来人口具有比较大的流动性,飘无定处,很难进行管理。

解决措施

(一)宣传教育力度要有所加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落实到

具体的工作中,在进行宣传时可以将不同的形式充分的利用起来,对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大力的宣传,并在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开展孕产妇交流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保健知识普及到各个孕妇的家庭之中,有关孕期保健工作自觉做好,进而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5]。

(二)对医疗保健制度进行完善。对孕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因为孕妇制定一套最基本的保健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使得低收入孕妇也可以进行孕期保健,在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条件下完成产前检查指标。在财政问题上,政府也应该对一些贫困人口和流动人口给予更多的关注,为贫困孕妇提供扶贫基金,进而保证这些弱势群体一样可以接受最基本的产前检查和孕妇保健。

(三)将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管理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力

度要有所提高,对三级妇幼保健系统进行建立健全,建设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强,使社区妇幼保健系统得到普及。正规化的培训基层妇幼保健医生,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增强,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孕妇。

(四)管理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要做好。在孕期保健管理中,外来流动人员

属于一个盲区,想要将其管理工作做好,则需要对流动人口孕妇管理措施进行建立健全,将各级保健、医疗单位的职责和流动人口孕妇的管理程序进行明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孕妇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基本情况有详细的掌握,对其产前检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智明春, 李贞爱,李炜,等. 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 2015,26(9): 691-693.

[2] 慕丽红. 89例孕妇产前焦虑及调查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65-65,67.

[3] 陈洪华, 李玲. 孕妇产前运动现状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5): 336-338.

[4] 周京萍. 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8): 22-22,17.

[5] 张小勤. 孕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 2013(21): 598-599.

论文作者:曹会宁,杜清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曹会宁,杜清丽[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