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PS技术是美国首先研发的一种用于导航的无线电技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利用GPS控制测量技术,可以在工程中进行平面和高程的精度测量。可是,在进行测量时,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要进行完善和改进。本文对GPS控制平面测量高程精度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控制测量;平面;高程精度
在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和测量精度。为了更好的发挥GPS技术的应用优势,需要加强GPS对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方面的应用的研究,以此来推进工程测量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GPS控制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在当前的工程项目测量过程中,GPS控制测量技术在平面和高程测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对GPS控制测量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改进,可以使其在工程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GPS控制平面测量精度
1.1 GPS控制平面测量
工程测量中进行平面测量是很容易的。GPS控制平面测量是通过GPS控制网开展测量,这里要设计控制网形,有效控制测量精度和基准等各方面。测量时,进行分级设置相应的GPS控制网络,实行逐级控制,确保进行GPS控制平面测量时,可以获取高精度数据。目前利用GPS控制测量测量平面时,一般都应用相对定位法,如果工程项目要求较高,就应用网连式或边连式GPS控制网的设计形式。
1.2 有效提高GPS控制平面测量精度的措施
应用GPS控制测量进行平面测量精度的有效提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措施。第一,在进行测量时,要确保GPS控制网每个测量控制点都可以获取精度比较高的数据,通常应用同步测量方法,进行获取两个相邻控制点间的观察基线,这样获得的基线最直接。第二,进行GPS控制网点的设置过程中,所设计的网格当中的最小单位的异步环,具有的边数不能超过6条。第三,在进行工程测量时,要尽可能的和国家高等级GPS的控制点联测,比如国家A、B级测量网、省市的C级网等,进而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在测量时的数据精度,这里的精度包括尺度、方位和绝对精度等。第四,假如测量过程当中不能和高等级测量网联测,要进行有效提高GPS控制平面测量精度,就应用增加测量时间,应用相应的基线向量测量法,应用激光进行测量网格当中的边距,以保证GPS测量网络设置精准。
2 GPS控制测量高程精度
2.1 高程测量控制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在进行测量时,假如测量工作范围比较大,会受地表曲率影响,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应用GPS控制测量法开始测量时,一定要根据有关标准,进行测量区域的划分,尽量对地表曲线产生的误差进行消除,小区域当中建立相应的高程数据拟合模型,确保高程测量数据的精度。利用高程拟合模型所推算的高程数据必须保证其精度,因其是高程测量的起始计算位置,其位置数据的精度和位置的稳定性及精度等级有直接的关系。进行拟合时,一定对几何水准点进行均匀分布,起算点设置六个或者六个以上。
2.2 进行大地的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时,其中的大地高程测量比较重要。第一,应用GPS控制测量时,进行的大地高程测量会受到外部因素和测量人操作习惯的影响。特别是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往往会对天线高度的测量不重视,可是在进行GPS控制测量法中天线高度的测量是重要数据,进行测量天线高度会影响到以后的高程数据的计算。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在三个不同位置进行天线高度的测量,保证三个数据符合测量标准,再计算出三个数据的平均值,确保其误差不超过3mm,并且要不同类型的天线在测量时的不同。第二,应用GPS控制测量法的测量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测量站点。在应用GPS控制测量时,对测量中的可视能力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可是也一定要重视和考虑到测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GPS信号接受的影响。所以,一定根据GPS控制网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位置的选择,测量站点是方便GPS信号接收的位置。第三,应用同步求差法对低于20km高程数据进行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GPS控制测量法当中较常用和普遍的方法。应用同步求差法时,因测量范围小,可以确保测量区域当中电流层、大气对流层和卫星星历等的影响一致,可以忽略两个测量站点间的误差。测量距离不能超过20km,才可以应用同步求差法进行测量。
2.3 高程拟合模型的建立
应用GPS控制测量法进行测量过程中,一定要对实际的测量情况和测量区域范围的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和考虑,参照这些情况进行高程拟合测量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要合理和科学。模型的建立中要进行二次曲面和平面的拟合计算,从而对控制区域范围内的测量控制点和相应待定点数据进行有效的推算,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获取更高精度的异常数值,进而确保最终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2.4 对电离层的测量时间要重视
应用GPS控制测量法测量过程中,要应用多频率和同步观测法进行电离层误差的及时调整,建立相应的电离层模型,进而进行修正卫星信号的有关参数。并且,要重视测量时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不要在阴雨强风等恶劣天气时进行测量,防止大气层和对流层对卫星信号的传播产生干扰。另外,进行布控测量要选择相对地质状况比较平坦的区域进行,防止给测量带来干扰和影响。
2.5 运用同步求差法
同步求差法适用于20km以内的大地高程测量,测量过程中测量区域内各种影响参数能够保持同步,可以有效的降低相邻测量点之间的误差。但在具体应用同步求差法时,需要保证测量范围要在20km之内,从而保证测量结果与测量标准具有较好的符合度。
2.6 修正电离层误差
大气电离层影响卫星信号时,会出现信号反射、折射等问题,进而在接受信号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偏差,对高程测量精度造成不利影响。测量人员可以合理选择下列措施对电离层误差进行修正:①多频观测修正。该方法是指一个测量点上对多个伪距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这些伪距测量值的折射率,最终得到折射改正数值;②同步观测修正。该方法是指选择两个观测站,注意两个观测站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0km,同时观测,并以观测到的结果作为依据,对电离层测量精度进行计算,达到修正卫星信号参数精度的目的,有效降低误差;③电离层模型修正。利用电离层模型可以修正卫星信号参数以及获得参数,进而达到修正卫星信号参数精度的目的。上述方法中同步观测修正是修正作用最大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高程精度误差,经过修正之后获得的高程精度误差甚至可以达到忽略不计。
2.7 合理应用高程拟合法
想要保证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效果,合理应用高程拟合法这一措施也必须引起工程测量人员的重视。在GPS测量技术应用的高程测量中,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是这一测量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往往需要得到数学曲面构件法的支持,而从数学曲面构件法入手,灵活运用二次曲面拟合法、样条函数法、多面函数法、平面拟合法,就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高程测量的精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的测量当中应用GPS控制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定位精确,应用范围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机械设备简单,可以进行全天操作和工作。所以,在工程建设领域当中,GPS控制测量技术会有其更好的发展空前景和空间。目前的工程项目的测量中,应用GPS控制测量技术,在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时会有一些问题,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会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让它在工程项目的进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仁海.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分析[J].低碳世界,2016(11):115-116.
[2]符小俐.研究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J].低碳世界,2017(25):82-83.
[3]冯志成.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11-113.
论文作者:付江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测量论文; 高程论文; 精度论文; 平面论文; 电离层论文; 误差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