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性伦理学的两种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伦理学论文,德性论文,形态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6)05—0016—03
德性伦理学在当代复兴的核心问题是基于规则的(rulebased)伦理学与基于德性的(virtue-based)伦理学的地位的争论, 其实质就是关于规则与德性之关系的争论。根据这些争论的不同, 德性伦理学可以区分为道义论的(deontological),温和的(moderate)和激进的(radical)三种类型。道义论的德性论将德性理解为一种可以普遍化的准则,而温和的德性论主张基于规则的伦理学和基于德性的伦理学是平行的或互补的,激进的德性论者则认为,规则可以还原为德性,应该以德性论来取代以往的伦理学①。而斯戴德曼(Statman)将德性区分为道义论的(deontological)和目的论(teleological):“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的德性伦理学:目的论的和非目的论的(或道义论的)。在目的论德性伦理学家看来,德性是用善来说明的,而善的界定却是不依赖德性的。在非目的论德性伦理学家看来,‘关于德性特质的基本判断的说明,则完全基于德性自身,而不必诉诸任何非德性的善’”。[1](P13—14)
然而,不管哪种德性论,它们的核心词汇都是“品质”(character),由于当代德性伦理学对“品质”一词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将它们区分为历史主义德性论和经验主义德性论两种形态。
在第二版《德性之后》回答批评者的跋中,麦金太尔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曾有,或现在是否有就道德而言的道德?”“当然,康德相信他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重要的是,弗兰肯那所捍卫的分析的道德哲学和我所捍卫的历史主义类型是对康德先验性回答的主要的批判性反应。”[2](P334) 在这里,麦金太尔明确承认自己的道德理论是历史主义的道德理论,也就是承认自己的德性论是历史主义的德性论。至于他所提到的分析的道德哲学,事实上就是他所批评的情感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道德理论,因为分析的道德哲学家与经验主义、准确地说是与逻辑经验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哲学在许多方面既是经验主义的批评者,又是他们的继承者。[3]”所以,我们可以将情感主义的道德理论看作是经验主义的道德哲学,或者,情感主义的德性论就是经验主义的德性论。
我们将在下面的论述中概述各自的特点,并以此作为我们作出该区分的进一步的依据。
1.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德性论
麦金太尔首版于1981年的《德性之后》在当代哲学和伦理学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可以说,它发动了伦理学中所谓的“德性转向”[4](1228al)。在该书中,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分析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从对近代以来尤其是启蒙时代以来的道德理论的批判出发,二是通过对荷马时代以来的德性传统的历史考察来建构自己的德性理论。
在麦金太尔看来,当代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分歧源于此前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认为,伦理判断最终是对情感或态度的识别与描述,那些共有的准则不过是乔装成理性的情感认同。在情感主义那里,道德的分歧本身就是合理的现象,或者说道德相对主义本身就是合理的。这正是现代道德危机的根源。
为了克服情感主义所可能导致的相对主义, 麦金太尔特别强调了“品质”(character)这个概念的历史意义。
Character是一个词义丰富的语词,它可以表示特征和特性, 也可以表示人的性格、品质,而它最初的含义是指戏剧中的角色(中译将该词译为“特性角色”)。麦金太尔明确地表示,他是从戏剧中借用了这个隐喻,它表示一种被观众能够一下子就识别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理解在于被提供的一种解释扮演者行为的方法,恰恰因为在演员本人意图里有这样一种同样的理解;并且,剧中其他演员都具体参照这些中心角色来规定他们自己的作用。”[2](P37)
麦金太尔希望用这个概念来表示一个既区别于社会角色(如职业的或家庭的)又区别于个人或个体的特殊的角色,它能够代表特定文化、特定社会和特定历史的一般特征:“character是其所处文化的道德代表,这是因为,通过这些character,道德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和理论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具体化了的存在。character是道德哲学戴的面具。”[2] 但是,character并不是一个抽象化了社会角色,而是在社会中可以找到其具体代表的社会角色,如古希腊时代的战士,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立学校的校长,德国威廉明娜时代的普鲁士官员、教授和社会民主党人。
character与社会角色的区别在于, 社会角色因为社会分工而呈现出多样性,但character只是特定社会中较为特别的那些种类, 它能够代表这个社会的一般特征,用一个文学批评界使用的术语来表达,它可能就是“典型”——它是一个社会的典型,是特定历史的典型。character与个人或个体的区别则在于, 个体是自我的,它所承担的角色是可变的,并且有时还是相互冲突的(一个人在充当一定的角色时,可以是他自己不情愿的),而character是那些承担了特殊社会角色的个体。character 代表着某个社会的理想:“一个特性角色被某种文化的成员或这种成员的重要部分视为目标。这一角色为这种文化的成员提供文化的和道德的理想。”[2](P154)
我们可以看到, character 成为了特定社会的道德的承担者。 事实上,character就是被社会和文化决定了的自主的社会角色,更进一步地, 我们可以用唯物史观的语言将character 解读为自主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或物质生产条件的代表,因为“character在道德上证明了社会存在的一种样式的合理性。”[2](P194) 正是因为character之产生于社会文化的本质特征, 它就不同于情感主义的随意可变性,它所承载的道德就不再是一种主观的态度,而是有其客观的历史确定性。
character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就是一个时代的主要德性,因此, 麦金太尔自然而然地就由此进入了其德性的历史分析。麦金太尔将西方的德性形态区分为几个重要的历史类型:荷马时代英雄社会的德性,雅典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中世纪的德性和近代以来的种种德性。在荷马时代,德性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身份的象征,“不仅由于它是个人的品质,也是维持一个家庭和共同体所必需的品质”。[2](P351) 在那个时代,“判断一个人的德性和恶的依据,在于他在具体环境中所做的具体的行为;因为德性就是维持一个充当某种角色的自由人的那些品质,德性就表现在他的角色所要求的行为中”。在荷马史诗中,德性所表达的是任何一种卓越,体力的或智慧的。在那个时代,力量是卓越的核心,因此,勇敢就成了其时代的主要德性,而这种德性又与那个以武士为character的英雄时代是历史地一致的。雅典时期有一套独特的德性体系:正义、友谊、勇敢、自制和智慧;而这些在某种程度可能发生分歧的德性与当时的城邦制度是紧密相关的,也与当时以绅士作为特性角色的社会有关。因为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独特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雅典甚至更早的传统,也一直深入整个中世纪)以及它对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决定性影响,麦金太尔将它当作一个特殊的德性论历史形态来看待。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看成是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连的东西:“有意图的选择,其目的的正确性的原因是德性。”[4]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某些人尽管可以凭借天资偶然地按照某种特殊的德性正确地行动,但真正的德性是系统地训练出来的。在荷马的时代,德性被看作是履行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义务的品质,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则是关乎整个人类的,德性的践行乃是好生活的一部分,它导向人的目的的实现。德性的作用是,在人认识到自身的目的之后,能够使人从偶然的人向必然的人转化。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主义的德性论,但是,因为他将智慧当作核心的德性,即借助于理性对时间、地点、方式正确地从而是历史地判断并依据这些正确的判断而行动,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又是历史主义的。
在对德性的历史考察中,麦金太尔最反对的是近代以来对德性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以弗兰克林为代表,他认为,德性是能够为主体带来外在利益(如进入天堂或得到实际好处等)的品质。
麦金太尔在对德性的历史考察之后,归纳出三种形态明确的德性观:“德性是一种能使人负担起他或她的社会角色的品质(荷马);德性是一种使人能够接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亚里士多德,《新约》和阿奎那);德性是一种在获得尘世的和天堂的成功方面功用性的品质(弗兰克林)。”[2](P228) 麦金太尔明确地承认自己的德性论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但他的历史主义意味却更为浓厚。
在完成对德性论的历史考察之后,麦金太尔明确了自己的德性概念:德性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必需的品质;德性是有益于一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德性与人对善的追求相联系——这种善乃是一种存在于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传统中的善。
2.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德性的个体心理维度
在理解麦金太尔的德性论时,我们必须看到,他对情感主义的批评并不是从德性论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的。也就是说,情感主义也可以有自己的德性论,而这种德性论也是经验主义的德性论。
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决不是我们的猜测和杜撰,麦金太尔对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已经有所描述:“一旦德性在思想上和实践中与它们的背景条件分隔开来,确实就有一种理解德性的特别的新办法,那就是把德性作为气质来看待,气质通过如下两种可选择的途径的任何一种与新发明的社会机制即个人的心理相联系:要么把德性——或者有德性——理解成个人自然感情的表露;要么把它们——或者部分德性——理解成借以约束和限制同样的自然感情的破坏作用的气质。”[2](P274)
另外,他也提到了经验主义的特点(尽管没有明确“经验主义德性论”的概念):“经验主义者,例如洛克或休谟,力图孤立地依据心理状态或事件阐明个人身份。”[2] 在现代,麦金太尔所批评的罗尔斯的德性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验主义德性论(尽管德性论并不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主要依据):“德性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欲望(在这种情况里就是一种按照相应的道德规则行动的欲望)调节的情感,这些情感亦即相互联系着的一组气质和性格。[5](P184)”在其他地方, 罗尔斯也是将德性看作是情感的,如“我径直地指出,那些基本的道德德性,即那些按照基本的正当原则去行为的强烈的通常有效的欲望,无疑存在于那些根深蒂固的性质之中。”[5](P432) 和“公正无私和考虑周到的司法德性就是理智和情感的美德,这种理智和情感使我们能够把这些事做好”。[5](P504)
事实上,在德性论研究的当代复兴中,主要的德性论研究和论争都是在经验主义的范围内进行的,它们不是运用了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是采取了心理实验等实证方法。这种传统与20世纪德性论刚刚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伦理学家的看法有关。安斯康比(G.E.M.Anscombe)可能是20世纪后期复兴德性伦理学的第一人,她在“现代道德哲学”[6] 一文中就认为,“有几个概念需要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部分来简单地考察,正如我所主张的,哲学心理学将伦理学驱逐于我们的思想之外。也就是说,要从‘行动’,‘意图’,‘快乐’,‘欲求’开始。一旦我们从这里开始,更多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结果是,进入德性概念的考察成为可能;如此这般的开始,我估计,我们就已经在进行某种伦理学研究了。”[7](P40) 这段话被理解为,在我们以哲学心理学的方式澄清这些词汇之前,我们应该暂时停止道德哲学的工作。安斯康比曾经是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并参与了其主持的剑桥道德俱乐部的成员,深谙分析哲学的方法[8](P9—12)。
经验主义德性论的显著特征是将德性归结为个体的情感经验和心理特征,尤其是个人气质,而不是历史合理性——尽管经验主义的德性论者也会以他们的方式诠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在当代,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并不像历史主义那样有明确的理论旗帜,事实上,它是在1980年以后,由于麦金太尔“德性转向”的影响而从心理学和分析哲学阵营中产生出来的一批对德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伦理学家。被我称为经验主义德性论的伦理学家也使用“character”一词,不过, 他们不是在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意义上使用,而是在“性格”、“品质”或“气质”这样的心理学意义上使用的,并且常常与“特征(trait)”联用——例如, 诚实就被他们看作是一种“品质特征”(character trait)。
经验主义的德性论者从不同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他们认为,亚里士多德已经将德性看作是一种品质特征[9]。品质特征与行为的关系是,品质特征“是一种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并导致以独特方式行动的气质”[9],德性与品质特征及行为的关系则是,“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种德性,她就会在给定的德性相关的条件下展示出一种德性相关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概率显著地高于某个值p”。[9]
经验主义德性论者经常引用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例如,近年来关于德性是否存在的争论就是在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他们以“诚实”品质为例,非常细致地讨论了德性的社会心理学特征[9]。心理学家将诚实情景分解为如下三种情景[9]:一个情景是,在一个空房子的桌子上放一些零钱, 被试儿童有机会拿走它——这种情景被称为“偷窃(stealing)情景”;另一个情景是“撒谎(lying)情景”,即一个被试儿童惹了麻烦,但他有机会通过撒谎来搪塞麻烦;第三个情景是“作弊(cheating)情景”,被试儿童有机会在一次考试中作弊。后来的经验主义德性论者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更为严格的统计分析,这种分析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当下稳定性(temporal stability)”分析和“交叉一致性(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y)”分析。前者用于检验特定情景中行为的稳定性,如对同一儿童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其相同情景的行为,然后分析这些结果的相关性(例如在一个星期中测定其作弊行为,而隔一个星期再进行一次作弊情景中的行为测定)。后者用于测定诚实品质中不同情景下的行为相关性,如对儿童进行撒谎情景的行为测量后,又对其进行偷窃情景的行为测定,然后分析两种情景中行为的相关性。
由于实验“交叉一致性”的不确定性,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就认为,所谓诚实的品质特征并不存在,而德性没有心理学的基础。而另有人则认为,品质特征是存在的,德性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对德性的心理学分析应该使用传统人格理论的方法如内省(self-report)、同行评议(peer evaluation)、人格评估标准(personality assessment scales)等[9]。
诚然,即使注意到德性的内在方面,这种以心理研究为主导的德性论仍然是经验主义的,内省的方法仍然是心理学的经验方法,因此,关于德性在经验研究层次上的分歧只是经验主义德性论内部的分歧。
德性在道德认识论中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种可预测的行为趋势,即我们可以预测具有某种德性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当然,这种预测是复杂的,因为一个人常常具有多种德性,而它们在具体情景中通常存在冲突,一个人的行为倾向乃是这多种德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看来,历史主义德性论和经验主义德性论只是强调了德性的两个不同方面。前者强调的是德性的历史起源,而后者强调的是德性的心理特征,一个全面的观点也许是,德性是处于特定历史中的个体的心理品质。如果说历史主义德性论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那么,经验主义德性论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提供了精确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其心理测量的、行为测量的或社会统计的实证方面,更包括了它的逻辑分析的方面;其次,当我们对一个人的德性进行考察时,我们通常并不知道其内在的德性状态,而只能知道其外部的行为表现,因而,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对于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德性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德性论对心理品质的强调,表明了德性论对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视,即道德理由最终应该同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强调,连接德性之历史方面与个体心理方面的中介,恰恰是规则,是关于什么是德性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收稿日期:2006—05—10
注释:
① 2002年9月5日晚在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讲授“西方德性伦理学”时,姚新中教授作出了这种区分;如果这里复述错误,文责在作者。
标签:伦理学论文; 经验主义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心理学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哲学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