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在中暑降温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赵秀燕,刘曌,黄彩鸾

亚低温治疗在中暑降温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赵秀燕,刘曌,黄彩鸾

(广西桂林象山区凯风路90号95795部队卫生队;广西桂林541003)

【关键词】 目的 探究中暑患者采取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社区治疗的46例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降温,观察组采取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降温处理60min与120min时体温变化情况,并观察降温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降温处理60min与120min时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中暑患者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减少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工作量。

【关键词】 中暑;亚低温;降温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314-01

长时间暴露于高热环境或重体力劳动时易导致中暑,人体温度可达40℃以上,热量积聚于体内,可对机体产生广泛损伤,高热持续时间越长,对心、肝、脑、肾等器官组织的损伤越大,可引发惊厥、谵妄、昏迷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快速有效的降温措施是抢救中暑患者的关键,传统降温措施包括冰袋、冰帽的使用,但其作用不够持久,导致降温效果欠佳,需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降温方式[1-2]。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亚低温治疗中暑,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案在中暑降温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社区治疗的46例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23例。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27-69岁,平均(48.10±6.13)岁。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8-71岁,平均(48.36±6.09)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降温,给予使用冰毯,密切监测体温及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实施亚低温治疗,将毯子接口按标记接好,连接各部件,将500mL90%的乙醇混合于30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亚低温治疗仪水箱中,将冰毯铺设于床单下,抬高患者头胸部15-30°戴好冰帽,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患者腋下并固定,控制温度在4-10℃,机器目的温度为37℃,打开开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降温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指端血液循环情况,以免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形成压疮或冻伤,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以免发生肺部感染。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降温处理60min与降温处理120min时体温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降温过程中有无压疮、寒颤、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变化 观察组降温处理60min中时体温为(38.03±0.38)℃,降温处理120min时体温为(37.84±0.26)℃,低于对照组(39.25±0.41)℃、(36.5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6、16.889,P=0.000、0.000)。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降温治疗期间出现1例寒颤,无压疮、心律失常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5例寒颤,1例压疮、2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09)。

3 讨论

传统降温措施主要采用冰袋、冰帽对患者大动脉进行冷敷,通过传导原理进行散热,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冰袋、冰帽需频繁更换,降温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将体温降至目标值[3]。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降温处理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核心体温。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物理降温与亚低温治疗对中暑患者的降温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降温处理60min、120min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降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与常规物理降温患者相比,亚低温治疗中暑患者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亚低温治疗以防止神经元细胞死亡为治疗的重点,具有潜在性与多效性,可通过提高神经组织对急性脑损伤后的功能性输出,达到脑保护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①降低脑氧代谢率,维护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或避免血脑屏障损伤,降低脑水肿发生率;③降低氧自由基形成,减少对脑细胞的损伤;④减少受伤脑组织中多形核白细胞与促炎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⑤降低局部缺血电位及脑代谢率,以免诱发癫痫;⑥抑制神经递质兴奋;⑦减少受损中枢神经系统中脑细胞凋亡,降低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仪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采用温控系统控制水温,再利用水循环系统对冰毯输出,使其与身体大面积接触,进行传导散热,可将患者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降至目标值,降温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4-5]。同时,降温处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状态,可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可有效降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6]。

综上所述,中暑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体温,配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啸晓,刘志锋,谢秋幼,等.中暑脑损伤机制及高压氧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6):572-576.

[2]蔡昭皓,杨正德,张贵金.亚低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8):1081-1083.

[3]魏亮,王琦,杨成,等.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3):253-255.

[4]李壮丽,邵敏,李跃东,等.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1):101-103.

[5]耿淑霞,朱君丽,田婷,等.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542-3546.

[6]刘猛,王尔松.亚低温治疗所致感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5):820-823.

论文作者:赵秀燕,刘曌,黄彩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亚低温治疗在中暑降温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赵秀燕,刘曌,黄彩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