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策略
李华生 广东省吴川市城东中学 524500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是普遍存在。这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动摇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破坏国家整体教师队伍建设。而校长是对教师进行精神引领与思想指导的指导者,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解锁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缓解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是普遍存在。这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动摇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破坏国家整体教师队伍建设。而校长是对教师进行精神引领与思想指导的指导者,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解锁人”。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做校长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经济是基础,收入不高是教师地位不高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相关法律中规定教师待遇不低于国家公务员,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这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2.工作烦琐,压力过大。教师工作量大,准备课程、教授、修改作业和组织活动、应付各种检查、各种大小会议等事情已让大多数教师疲惫不堪,再加上有来自学校、自己家庭、学生家庭、社会的压力,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
3.学生问题多、管教难。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时农村学校的学生思想品行差、厌学现象严重。
4.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基本素质较高的群体,自身较高的文化素养决定了教师精神追求的丰富性。在繁重的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付出中,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但在现实工作中事与愿违。
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用心关爱教师。用心沟通,这是具有凝聚力组织的核心。对于教师来说,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包括精神和物质。总之,工作要细。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微信、一次关切的探访、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悄悄的提醒、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甚至一次私底下严厉的批评……都会给教师“校长在乎我”、“我受到了尊重”的感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包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不要小看“教师节”的一次座谈会,不要小看办公室里一台小小的饮水机、教师办公桌上的一盆花、校道上的一条绿化带或在教师停车场上盖起的一个遮阳棚……校园里的每一块木头都传达着一个信息:“你好吗?”、“我尊重你!”点滴都是情,体现的就是人文关怀。此外,适当组织一些活动,促进交流、沟通,提高团队意识。
3.努力为教师减负。领导意味着服务。校长要简化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在工作安排上,尽量减少会务,减少事务性形式化东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人的身心需求,妥善安置,腾出更多自主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有人认为师德问题要警钟长鸣,月月讲,周周讲,因此要多开会加强教育,否则教师会变懒,会计较,会不思进取。其实不思进取的懒人你再开会说教也是无济于事的,敬业进取的人却时时感到时间不济,不用说他也会做得很好,关键还是这个组织是否有让大家愿意动起来的凝聚力,凝聚力除了来自领导的个人魅力,还来自真正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在急剧变奏的社会乐章中,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跟得上时代步伐的途中让教师身心愉悦地前往,而非心力俱停地应对,使教师劳于应付,说到底是资源的浪费。它造成的只能是因没有充裕的时间潜心研究带来的浅薄,以及长期穷于应付带来的困倦。
4.设法让教师成功。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十分注重自我表现价值的实现的,管理者正是要引导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集体做出贡献。在管理者的视野里,如果有谁表现出众,只要出发点不错,对集体有利,就不管是班子成员、教师还是职员,无论他的性格脾气是否为自己所喜欢,都要看到他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弘扬,力所能及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以期待的心态迎候他们的每一个成功,并时时满足,保持其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得到充分信任、被迫切期待着的时候,其潜能最能得到发挥,从而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5.倡导积极的教学探索。教育科研能够让教师真正体味到自身的工作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够在其中享受到一种成就感。教师队伍是一个文化含金量较高的组织,要强化专业意识,增强自信心,让专才脱颖而出。
校长要为有一位倦怠的教师的职业注入一些挑战,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新事物,新收获始终保持工作新鲜。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改变?与老师一起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
总而言之,虽然教育行政人员致力于建设学校系统,但他们更加人性化。要善于把人本的意识仔细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做好教师心理调适,有效缓解工作压力,从而减少工作的倦怠,保护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琪荣 罗翠清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5年,第2期。
[2]王椿阳 朱永新 柴修森 教师工作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6年,第5期。
论文作者:李华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教师论文; 倦怠论文; 工作论文; 校长论文; 教师职业论文; 组织论文; 为本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