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评审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_赵晓亮

财政预算评审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_赵晓亮

濮阳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河南濮阳 457100

摘要::通过预算评审工作质量评价,能加强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对于各级财政预算评审工作在政策方向上的引导和把控,使预算评审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通过分项量化评价使预算评审工作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财政预算工作服务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水平,从而推动财政评审事业快速稳定向前发展。简而言之,通过预算评审工作质量评价,对预算评审能起到督促检查、引导控制、科学规范等作用。

关键词:财政预算评审;含义及目标;建议

引言

在我国,财政预算评审已如火如茶地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开展,然而,财政预算评审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作实践,理论框架和体系尚属空白,评审工作的开展和评审质量的提高深受影响。为对深入持久的预算评审工作开展做好基础支撑,有必要从理论上做些研究和探讨。

一、财政预算评审的含义及目标

财政预算评审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资金的支出预算进行评估与审核的行为,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财政预算评审,包括财政支出全部内容(包括财政投资、部门预算)的预算评估与审核。我国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较早,制度体系、业务规范等较为完善,本文所提财政预算评审,主要是指财政投资以外的预算支出评审。

财政预算评审的目标,是基于预算管理的要求而提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决定锐意推进各项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提高财政公共资金使用效果,改进政府部门绩效,因此要求健全预算编制、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机制。预算评审属于预算编制阶段的范畴,是绩效预算管理的前端工作,总体目标是规范财政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财政公共资金使用效果。具体目标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预算资源配置,合理节约使用财政资金,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政策体系。

二、财政预算评审的相关建议

1、构建高效的专家评审机制,实现人才共享

预算评审工作应与加强专家库建设和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相互配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本地区预算评审专家库,实现专家库人才纵向共享。同时也可以跨地区联合组建,实现专家库人才横向共享。在具体项目预算评审过程中,根据项目类别组织不同专家评审团,发挥各自优势,保证评审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专家选拔要制定法律性制度规定,按照“开放、流动、透明、择优”的原则,对选拔条件、管理方式、费用标准等进行统一说明,面向全社会对专家人才进行综合考评选拔。开发专家抽取程序软件,对于具体项目的评审,在专家库中利用程序随机抽取具有相关专业优势的专家,防止人为操作的不公平。加强对参加评审专家职业精神和专业操守考察,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预算评审不流于形式。

2、明确评审工作流程

评审中心应通过强化送审程序及规范评审流程方面提高投资预算评审质量、工作效率。一是财政部门应积极宣传介绍预算评审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当地政府领导带头重视评审工作,以召开本地全部预算单位工作会议方式,大力宣传评审工作重要性及培训评审工作流程,提高项目建设单位投资评审意识,督促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将竣工资料报送给评审中心,减少评审中心工作时间压力。二是评审中心应制定详细、科学的评审工作流程,通过网站公示及现场提供资料清单明细等方式,保证预算单位充分了解评审工作需提供的资料及明确预算单位晚报、漏报资料的责任,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减少预算单位与评审中心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完善财政预算评审程序

为提高评审工作质量,避免评审工作盲目性,评审中心应编制年度评审计划,并明确评审范围,保证评审工作有的放矢。一是评审中心应于年初将财政部门提供的年初各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分类,详细列明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概算、工期等信息,并向财政部门获取当地政府融资平台年初建设项目预算,以此编制当年投资预算评审计划,明确评审范围与对象。同时,将年度评审计划会签财政局、本单位各业务科室后,报送领导审批,以红头文件形式形成年度工作计划,并将该文件下发、抄送本项目建设单位,对于建设项目进行提前介入、了解,减少因集中申报材料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时间压力及报送随意性。二是对重大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决不因评审工作而延迟,评审中心应提前介入,提前编写评审计划,计划中应详细列明评审时限、人员分工、评审报送资料等事项,并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概算、设计图纸变更、追加工程预算等间题提出解决预案,提前将此间题与建设单位、主管业务科室进行沟通,以保证评审标准的统一性,提高评审工作质量。

4、统一政府预算评审运作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合作需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预算评审机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运作模式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预算评审方式。从长期来看,预算评审机制应对各地预算评审机构设立统一标准,坚决杜绝各地财政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确保预算评审工作规范化和正规化。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作开展情况也各不相同,想要一步实现运作模式的全国统一难度较大,因此应分阶段进行改革,逐步实现财政预算评审工作运作模式的全国统一。可先进行运作模式的区域统一,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界线,将经济发展相近、区域间经济合作密切的地区,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实现跨省区域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提供一个缓冲期,待时机成熟,再由区域统筹平稳过渡到全国范围预算评审运作模式的统一。

5、加强评审队伍建设,提高评审水平

除了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事前绩效评审外,财政部门还应重视评审队伍的建设工作。要出台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吸纳更多财政财务类、工程造价类、资产评估类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自己的专业评审力量。同时,还要加强对评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养,以更好的适应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需要。

6、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有效开展预算评审工作的必要条件。预算评审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采用的技术、方法、手段及工作模式完全可以跟上时代步伐。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数据处理技术高度发达,计算机技术应用遍及多种领域的今天,预算评审应着眼高起点,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评审软件的开发方案,软件功能要求等相关规定,设计开发简便实用、功能强大、前瞻性突出的评审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强大功能,运用大数据理论,对预算支出项目的中长期规划做出最合理和恰当的判断,极大地提高评审质量和工作效率,切实发挥评审工作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结语

总之,预算评审作为预算管理的必要环节,已彰显其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预算公开的深入,将愈加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快完善规范体系,重视并进行理论研究,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预算评审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朱纪忠,丁传梅.推进财政预算事前绩效评审的思考与建议[J].财政监督,2015,23(14).

[2]祝晋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工作效益[J].山西财税,2014,16(8).

[3]任显成,叶家权,徐晶.关于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9(31).

[4]汪建平.财政投资项目事前评审工作优化性探讨[J].新经济,2014,19(23).

论文作者:赵晓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财政预算评审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_赵晓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