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610059
摘要:科学的设计是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生态设计将是湿地公园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生态设计的理念体系、基本要求进行初步探讨,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驳岸设计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湿地公园生态设计提供思路,促进我国湿地公园健康持续、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 西溪湿地公园 驳岸设计
Abstract:Scientific design is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park,and ecological design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etland park design.The ecological barge design of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is analyzed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ideas for ecological design of Wetland Park in China and promoting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Wetland Park in China.
Key words:Ecological design,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Barge design
1 研究背景
在大自然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湿地自身已经具备了自我净化、完善的强大能力,因而自然界得以持续有序地运行[1]。按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它本来的美好面貌,强化自净能力去治理恢复被污染水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亦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2]。
湿地公园是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体,近几年来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我国掀起了一股湿地公园建设的热潮,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经900多处湿地公园。基于生态化设计的湿地公园将是今后我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的主导方向。
2 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建立生物的自维持系统,进而促进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4],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态过程与景观内部结构和谐。这种协调意味着人工设计务必要尊重物种多样性,降低对资源的剥夺,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持营养和水循环,以改善人居环境,维系生态系统的健康,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湿地生境具特殊性,兼具陆生、水生动植物资源,生物群落在这一交错带出现重叠,其易变性与脆弱性使其生态设计的意义尤为突出[5]。目前,在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生态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自然驳岸、湿地自净能力应用、自然恢复、循环水使用、生物措施综合、清洁能源、人与湿地友好互动模式设计等方面[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景观设计
3.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蒋村乡和余杭区的五常乡,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总面积约50km2,其中核心保护区为10.08km2。总体地势南高北低,主要以池塘、柿林、桑地、茭白田等农业用地为主,水域以鱼塘,湖漾水网和小面积的塘基地,相间较大的洲渚,形成“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6]。
3.2 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指的是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7]的人工驳岸,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不仅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通过人为措施,重建或修复水陆生态结构。岸栖生物丰富,景观较自然,形成自然岸线的景观和生态功能[8]。
3.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驳岸类型多样,这里主要讨论两类体现生态性的驳岸,分别是生态工程式以及自然缓坡式。
3.3.1 生态工程式
主要分布在绿堤、曲水寻梅部分鱼塘驳岸、虾龙滩保护区的芦苇景观带以及百家缕景区等区域[6]。
使用生态工程驳岸的关键原因旨在防止因西溪湿地内船只较多、游览时产生的水浪对堤岸造成的冲击破坏。在保证生态性的前提下,西溪湿地主要的航道和池壤护岸处均将陡坡改造成自然缓坡,增加水陆间过渡带,并形成浅岸,采用活柳树树植进行加固。利用种植浮水、挺水、湿生灌木和湿生乔木不同层次的植物构成群落。以菱/芦竹一芦苇/香蒲一河柳/柿树为主要植物配置形式,形成从水生植物到湿生再到陆生植物的过渡,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3.3.2 自然缓坡式
自然缓坡式驳岸是园中河道沿线最为常见的驳岸形式,主要分布在一些植被覆盖率高,陆地面积大,水流速低缓,连续度高的岸线区域,如沿山河两侧的驳岸、福禄寿兰大堤主干道、莲滩鹭影观鸟区的水杉驳岸等[6]。西溪湿地大多是围退堤岸形式,但未完全封闭,每隔一段就会打孔或者切断,留出生物流动的空间。岸上种植菖蒲、芦苇、水杉、柳树等湿生植物,其发达的根系可以稳固堤岸,茎叶可以减弱雨水的冲蚀、抵抗洪水。堤岸区域的湿地里种植水葱、茭白、再力花、梭鱼草、莎草等水生植物,岸上栽有樟树、柿树、柳树、鹅掌楸、枫杨等喜湿树种,保证了栖息地完整性。
自然式缓坡入水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景观生态意义重大,是值得推广的驳岸营造手法。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用植物、叠石、堆坡等方式在桥基、转角水流湍急处加固,防止水土流失。
4 结论
科学的设计是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生态设计将是湿地公园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而驳岸是展现湿地风貌、体现文化的重要窗口。驳岸的建设不仅要具备固岸的功能性作用还应具有相应的生态净化作用,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本文从生态设计理念出发,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驳岸设计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湿地公园生态设计提供思路,促进我国湿地公园健康持续、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进化.城市绿地中人工湿地景观的营造[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2]董哲仁,刘蒨,曾向辉.生态—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J].中国水利,2002,(3):8-10
[3]吴后建,但新球,王隆富,等.2001—2008年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文献学分析[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4:40-43.
[4]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5]但新球,吴后建,但维宇.邓侃.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基本理念与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5:44-47.
[6]蒋昕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7]汤学虎,赵小艳.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J].2008,3.
[8](英)西蒙·贝尔[著],王文彤[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安筱可,马健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湿地论文; 驳岸论文; 生态论文; 公园论文; 自然论文; 西溪论文; 缓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