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弥桂青

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弥桂青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桥梁道路的建设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桥梁沉降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桥梁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桥头跳车不仅影响行车的舒适度,而且还会加剧桥梁结构损坏,产生一系列病害。因此,应切实做好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历程来看,道路桥梁工程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带极大不利,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为了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严格落实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加强路桥质量管理工作。

1 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分析

如今我国整个交通系统变得极为复杂,而路桥梁的完整性在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道路桥梁上面出现了一些沉降路段,而且还出现了桥头跳车问题,道路桥梁之间的连接位置有搭板断裂现象,这样的道路环境下,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整个道路桥梁系统在结构上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得道路桥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利用先进技术解决上述所提及的问题,避免出现路面沉降现象,从而保证汽车能够安全快速的通行。

表1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

从表1中能够看出当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桥梁桥台和桥头土壤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桥头搭板和梁伸缩缝之间难以完美契合,产生了阶梯似的的路面状况;②因为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够严格,导致施工过程中压实机没有将道路完全摊平,道路出现波浪状或阶梯状;③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夯实不够牢固,施工材料配比不够协调,导致沉降段路基路面受损或基底塌陷严重。

2 道路桥梁出现沉降路基路面的原因

2.1 地基处理不达标

道路桥梁在使用中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从而引发频繁桥头跳车。相关研究显示,路桥工程中参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导致路桥施工设计方案、采用的施工技术与实际工程情况无法协调一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表现为,施工的地质钻孔数量相对较少,钻进深度未到达相关标准与规定,忽视地基深度中所存在的软土层。除此之外,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对地基中软土层研究不够透彻,对地基中软土层处理不够彻底,没有做好地基中的软土层的预防工作,导致软土层设计方案没有达到国标建设标准。当雨水对路基路面冲刷后,会对地基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形成了地基沉降现象。

2.2 桥头沉降段结构设计不科学

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很注重对桥头沉降段结构的设计,即使采取了一些施工方案对桥头沉降段结构进行设计,其设计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也无法高效的保证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通过对很多道路桥梁路面检测可以发现我国施工单位现采取的桥头结构设计方案不是很科学,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经常发生跳车现象,必须对此现状进行改善,否则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安全快速行驶。

2.3 沉降段路基路面受损或地基塌陷

将建成后的路面以及桥梁投入到使用以后,裂缝以及损坏问题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路面以及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在处理沉降段的路基过程中,施工人员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平整路面的工作中。路面的基层受压之所以不均匀,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就会出现开裂以及缝隙出现等问题。由于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时压实不到位、没有彻底对地面进行处理(淤泥、树以及草根等破坏性土壤)等都会使路基沉降,路基就会发生变形,在动静荷载作用下形成。影响路堤发生沉陷以及塑性式的变形,影响因素很多,如填料时有劣质性的土壤混进去(腐殖土、种植土以及泥沼土)以及土质问题、所含有机物种类较多等因素导致。

3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3.1 加强地基处理工作

针对地基中所存在的软土层问题,施工人员应提高对地基中软土层的重视,针对施工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软土层进行处理与整治,从源头上避免发生沉降段问题。其一,在相对软土层厚度较大施工地时,修建高路堤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到填料处理时会引起地基侧向位移现象,在无形中增加桩基压力,导致桥台在水平面上出现位移现象。为此,施工人员在厚度相对较低的软土层实施修建高路堤处理时,应选择质量相对较轻的填充料,增强地基的刚性,科学设计桩基、使用桩基,尽可能降低地基侧向流动程度。其二,在沟壑路段进行施工时,考虑到该路段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大,需要采用换土法。首先对土壤进行翻晒处理,当土体翻晒达到要求程度后,再进行土体实施回填工作与压实工作,另外在回填过程掺入石灰土加固处理,增加回填的整体强度。若在雨季开展路桥施工工作,考虑到黏土无法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晾晒工作,需要利用石灰土代替黏土实施回填工作,防止路面在后期施工、使用过程出现沉降现象。

3.2 道路桥梁沉降段结构设计

道路桥梁沉降段结构设计对于道路桥梁强度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在这块上进行优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①要根据道路桥梁实际建设情况提高搭板的长度和强度,保证其设计方案跟实际建设情况相匹配。②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谨的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确认合格之后再对沉降段路面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保证道路桥梁的强度更好,使用寿命更高,利于车辆安全通行。

3.3 台后填筑

①地基自身沉降;②路基整体发生的压缩变形;③路面发生的压缩变形。其中,由于路面发生的压缩变形相对较小,所以可直接忽略,一般不予考虑。在时间方面,还能将路堤发生的沉降分成以下几种:①瞬时沉降;②固结沉降;③次固结沉降。其中,对桥头跳车有直接影响的为固结与次固结沉降。在台后填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与施工质量对路堤沉降有决定性影响,比如采用轻型填料能减少压缩变形。桥台后部的5~10m以内,应使用具有良好性质的填筑材料。因过渡段属典型的刚柔段,所以填筑材料刚度必须保持在桥台和路基之间。因台后部分的碾压难度较大,而且对压实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应使用容易达到压实度要求的填筑材料。除此之外,材料还应具有一定透水性。目前,主要使用中粗砂、砂砾土等。若在施工中使用不具备渗水性的材料,则需要加入稳定材料予以处理。

3.4 台背排水

路桥过渡段排水不当是加大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进而易引发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现象。所以,必须重视路桥过渡段的排水施工,根据工程地形、地质情况确定排水方式,并采取台背排水技术。同时,还应在考虑路基和路面结构层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在填筑路基前设置排水系统,利用排水系统快速排除雨水,避免雨水对路基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使沉降差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跳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影响桥梁路基路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沉降问题,必须从沉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合适的施工方案,对沉降区进行重点处理,做好施工督查工作,确保材料质量,积极排水,来降低沉降的发生概率,保障我国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路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25~126.

[2]周夏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7(08):38~39.

论文作者:弥桂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弥桂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