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摘要:从培养师生双方的道德想象力出发,探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合理定位。研究了以往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的不同范式并分析了以往角色范式的缺陷,在澄清了道德想象力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科学的角色范式——合理发挥道德想象力、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的、运用“批判性肯定法”的导师型教师范式。
关键词:道德想象力;教师范式;道德危机;道德选择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全部依附国家集体,人们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比较薄弱,那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权威型的教师范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社会结构的分化日益复杂、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社会共识(包括道德共识)的达成变得越来越困难,道德出现危机。同时由于互联网、手机、社交软件等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十分便捷,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和观点的影响。尤其“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这三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尤为突出,这使得有些大学生极端自我主义、享乐主义至上,网络症候群泛滥。缺乏道德教育的学生急功近利,职业精神匮乏。当前大学的德育的方式和方法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既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选择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新的时代对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角色身份的挑战。
一、以往的角色定位
(一)完全否认道德想象力的传递——接受模式下的威权型教师范式
权威型教师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的观点代表道德制高点主导课堂,学生的质疑被权威压制,学生的道德想象被权威限制,使得学生的服从成为接受知识并获得好成绩的最好途径。权威型教师其实是承认道德想象力的存在的,但是否认其价值。这就带来了威权型教师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因为“一味地强调教师的道德示范,可能导致教师将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强加于学生,削弱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学生处于道德奴隶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最终达到了预想的道德教育目的,也会弱化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和自主反思能力。因为传统的威权型教师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足以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威权型的教师否认学生的道德想象能力和自主道德选择的权利,以僵化的道德教条或外在强制要求来巩固教师个人权威。实际上,脱离生活基础的权威型教师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二)夸大学生道德想象力的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主的 “价值中立法”中的民主型教师范式。
“价值中立法”中的民主型教师认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教师德育的前提应该超越对人的符号化认识,将学生切实看成鲜活的 “具体人”,尊重不同学生的判断。“价值中立法”中的民主型教师只能鼓励启发学生澄清这些价值,而不能有任何引导学生其他的价值行为。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只是一个“中立者”的民主的角色。这样的所谓的德育过程看似民主,因为教育者不会抱怨受教育者身上有太多的品德缺陷,而受教育者也不会埋怨与教育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代沟。所谓“价值中立”主张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中秉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立场;把学生夸大为完善的道德主体,同时也夸大了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放弃道德想象力发挥中对学生的价值进行引导和培育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功能;只传授“客观知识论”,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持冷漠与批评态度,导致“去意识形态化”,即会削弱思政课的意识形态特点。
(三)架空学生道德想象力的夸大“课堂批判权”的批判型教师范式。
“课堂批判权”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批评现实是应有权利、不应受到制约。夸大“课堂批判权”的批判型教师完全忽略了道德想象力的存在,而且歪曲了其作为引导主流价值观树立的功能,极端化的从批判走向了抹黑。表现为:把课堂作为大发牢骚的场所,将党和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放大,上升到制度、体制和道路问题,从而达到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目的。“课堂批判权”的批判型教师理想信念歪曲、价值标准失衡,陷入自身角色困惑,并通过课堂最终使成长中的大学生混淆了是非标准、敌我标准,将思政课阵地拱手让给敌对势力。
上述三种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范式都各有明显的缺陷。“权威型”教师完全否定道德想象力,貌似代表了道德制高点并及其负责的进行道德教育,实质则是:使道德原则僵化为外在强加于大学生的道德教条,从而剥夺了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自主自愿进行道德选择的权利,损耗了其提升道德素养的热情,极易形成“道德冷漠”。“批判型”教师歪曲道德想象力,貌似是替大学生激进的角度看待社会的代言人,实质则是:夸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引导大学生偏执的看待社会现实,最终污蔑社会主义制度甚至丑化中国发展。“价值中立型”教师夸大道德想象力貌似在教学中秉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立场,实质则是:放弃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培育,根本放弃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能。因此,这三种类型都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正确角色定位。
二、从培养师生双方的道德想象力出发,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合理定位。
(一)道德想象力的涵义
从美国哲学家杜威以两种方式定义道德想象力:一种是移情投射;另一种是创造性地发掘情境中的种种可能性,并且肯定这两种想象力“同时运作”。[7]可见道德想象是对道德程序性思维模式和规范规训的一种挑战,它强调发现情境和事件所蕴含的多种可能性程序及后果,并对各种可能性进行衡量、对比、分析,最后做出道德选择及行动的整体性过程。把道德想象力作为一种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德育教化的方法,旨在强调其对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的突出作用。因为培育道德想象力可以有效地避免道德冷漠和道德焦虑,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培养师生双方的道德想象力出发,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合理定位的原因
1、应对道德危机
现阶段道德危机的具体表现为“道德冷漠”与“道德焦虑”的恶性循环。道德之所以能够维系,无非“情(心)理”二字,也就是所谓的“人同此心(情),心同此理”。“情”是移情想象,“理”是道德道理。“通情”方能“达理”。主体只有设身处地的感知他人情境,才能真正认同和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这样才能避免“道德冷漠”;只有发挥道德想象力进行创新思考,才能跳出道德情境中的各种两难判断,从而避免“道德焦虑”。而“移情共感”、“道德创造”都是发挥“道德想象力”的核心环节。
2、体现教育的人本主义原则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具有德性的整体人,在于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独特的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同时肯定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价值,必须基于双方共同的道德感受和选择实现共同的道德培育、完善彼此的道德人格。这种类型的教师可以称为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的、运用“批判性肯定法”的导师型教师。
(二)合理发挥道德想象力、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的、运用“批判性肯定法”的导师型教师范式。
所谓 “批判性肯定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勇于澄清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倾听,等待学生澄清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肯定,有时对一个极端的或偏颇的观点作肯定是困难的,但是面对学生主动澄清的观点,作出权威性的否定则是不应该的。对存在问题的观点作出肯定是教师的教学技巧之一,因为这是下一步批判的前提,即肯定学生作为成年人的基本判断,同时教师有责任指出其观点的问题,教师的引导应该以主流的价值观作为基准。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就可以对自我的观点进行再反思,从而有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的可能。
“批判性肯定法”的导师型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德育实践核心就是发挥道德想象力,表现为四个层面:
1、创设情境
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生活的全部情景就是学校、家庭和未来走向的社会。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并且基于动态和宏观的原则整体设计情境,从而使创设的道德情境贴近和代表大学生的真实的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大学生愿意进入情境,成为移情共感的前提。
2、移情共感
教学实践智慧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和动态性特征,其产生的前提是理解,这就令移情共感能力成为思政课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一方面,道德想象力帮助思政课教师“感同身受”地洞察教学情景。运用道德想象,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洞悉学生的渴望、兴趣与忧虑,驱散麻木不仁等消极的情感或欲望。另一方面,道德想象力帮助思政课教师“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富有道德想象力的教师总是能够移情于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需求和对价值与意义的理解程度,寻求一种更加融洽的课堂交往方式。
3、预判后果
为了达到良好的道德行为结果,教师和学生要发挥想象力对其进行预判,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进行调整,以期最终道德的实现。 若忽视道德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则会固守既定的道德模式,无法对教师、学生和师生交往活动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有效对比,进而无法正确看待教师在道德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重要性,便无法发掘出师德成长的多种可能性,立德树人便无从谈起
4、创新解决途径
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就是为了使教师具备在具体情境中跳出思维定式,灵活运用道德规范和道德概念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培养教师的道德智慧,就是培养教师适应不同教育情境的能力,就是培养教师对他人的认同能力,就是培养教师将道德理论和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是培养教师在教育交往活动中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这种创新能力是一种根据可能看待现在或现实的能力,是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合理看待自己和学生的过去、现在,并尽可能准确地想象可能发生的结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是道德教育内容的复述者,而是应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适当的方式对不同的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正是这个过程中,师德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构建”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得以统一和完成。
参考文献
[1]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
[2]Ashton Elizabeth,Watson Brenda,Values Ed-ucation:A Fresh Look at Procedural Neutrality,Educa-tional Studies,v24 n2 Jul 1998,Pp183.
[3]蒋文昭.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江苏高教[J].2009(1):93.
[4]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 21 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6: 8-227.
[5]王培远,艾明江.试论教师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三种角色范式.高教探索[J].2015(2).
[6]张金伟,吴琼. 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困境与对策.陕西社会科学[J].2017(8).
[7]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 鹏,马如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9.
[8]张晓阳.基于道德想象力的公德培育.上海教育科研[J].2016.(1):19.
作者简介:刘卉(1978年—),女,河北保定人,讲师,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学,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逻辑学。
论文作者:刘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想象力论文; 学生论文; 范式论文; 思政论文; 德育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