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玉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分别介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VAS评分都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SDS和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亦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早起康复。

关键词:舒适护理;子宫肌瘤;术后;应用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腹腔镜下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最有效方式,但手术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本文为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效果,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应用结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均未发现肌瘤恶性病变,未见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疾病,将92例患者依据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平均年龄(47.9±2.5)岁,子宫肌瘤类型中31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直径在2.7-6.3cm之间,平均直径(4.19±0.35)cm,手术时间在65-97min之间,平均时间(78.2±2.9)min,对照组43例,平均年龄(46.4±3.2)岁,子宫肌瘤类型中27肌壁间肌瘤,16例浆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直径在3.2-5.8cm之间,平均直径(4.34±0.29)cm,手术时间在62-105min之间,平均时间(80.6.2±2.5)min,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和术中介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多伴有紧张和焦虑情绪,负面情绪会引起患者心率、血压、肾上腺素水平等应激性增高,这些变化不仅会增加手术治疗风险,而且会延缓患者术后康复,为此要加强术后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叮嘱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1]。②环境护理,术后住院环境对患者康复有重要影响,为此要控制好病房温湿度,让患者能获得舒适宜人的体感温度,病房除定时打扫卫生、通风消毒外,同时要保持病房安静,让患者术后能获得充足休息时间。③ 个性化护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术后疼痛及并发症预防等都属于个性化护理范畴,加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患者满意度考评,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微笑服务,同时要加强疼痛干预和并发症预防,减轻疼痛带来的术后不适,预防并发症导致的术后康复延缓[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观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上述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越高说明手术引起的创伤越严重[3],术后疼痛使用VAS法进行评价,VAS评分在0-10分之间,评分与疼痛程度呈现正相关。心理状态使用SDS和SAS量表进行评估,量表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呈现负相关。康复效果主要通过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述观测指标所用时间越低,说明患者康复效果越好。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热、阴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说明不同护理模式对手术安全性有不同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x2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VAS评分都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2。

2.2两组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SDS量表评分为(45.2±2.5)分,SAS量表评分为(47.6±2.1)分,对照组术后SDS量表评分为(50.8±2.6)分,SAS量表评分为(54.7±2.9)分,观察组两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3.6±1.8)h,下床活动时间为(34.5±2.1)h,住院时间为(4.7±0.6)d,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0.3±2.2)h,下床活动时间为(42.7±2.4)h,住院时间为(7.3±0.5)d,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2/49),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2例,发热1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5/4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有的病理性研究显示,该病是由局部生长因子、炎症反应及性激素水平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发病时表现为正常子宫肌层异常增生,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性反应会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应激反应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源于舒适护理能消除患者的不适感,面对手术治疗时的负面情绪明显减轻,从而表现为应激反应水平降低,术后康复时间显著缩短,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晓向,赵会侠.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172-173.

[2]姚丽娟.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护理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17,15(21):2648-2650.

[3]罗扬,舒红文,江鸿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激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7,3(10):142-144.

论文作者:徐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