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威活动论思想看当前幼儿园自由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活动论文,幼儿园论文,思想论文,杜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杜威(John Dewa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反对传统教育从外部灌输,忽视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以自由活动为方式,并且对活动过程中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的活动理论对当前幼儿教育仍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杜威活动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由的性质。
杜威指出:“自由是理智上的创造性、观察的独立性,明智的发明,结果的预见性以及适应结果的灵活性。”(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简而言之,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理智的,并不是一种表面化的活动能力;要达到这种自由的境界,需要运用经过训练的思维能力。杜威批判那些只把自由看作是随意表现盲目冲动的想法,认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儿童在自发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理智的特性,而这一点才是重要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因素。由此可见,杜威倾向于把儿童的自由理解为一种心理态度,一种个体思维的自由,而不单纯是行动不受外部约束。但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强调身体自由的重要性,认为这种解除外界束缚的自由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思维自由要发挥作用,是不能同身体运用的机会相分离的。”(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换言之,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身体自由是一种手段,身体自由服务于精神自由,两者统一于儿童的活动中。在杜威看来,活动的形式是自由的,而活动的实质却是对个体发展有价值的。所以,针对后来教育中出现的“非此即彼”的现象,他提出:“新教育者强调学习者的自由,那是很对的,因为传统教育的那种外部灌输,限制了儿童的发展,但也必须明确自由的性质,才不致于走向另一个极端。”(注:《外国名著评价》(外国卷),福建教育出版社,第455页)据此,我们不难看出,杜威虽然从生物本能论角度提出了其活动论思想,从而使其理论带有生物学倾向,但在对自由性质的论述中,却包含了重视活动自由对促进个体精神成长价值的合理内核。
2.活动中的关系问题。
(1)思维自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既然精神活动离不开身体活动,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杜威指出:“如果我们能把注意集中在为取得有效思维的有利情境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上,自由也就自行得到关注了。”(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20页)在杜威来看,有利情境不仅要体现社会要求的目的,同时对个体发展也有重要价值。它能引起儿童的思维,使他们在其中能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并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但是,杜威也认为,人并非生来就是自由的,儿童要真正行使自由,必须积累了过去经验的知识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而这些正是儿童赖以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有效情境的条件。所以,为儿童准备的活动情境不是孤立和随意的,它需要以社会期待目标和儿童的能力和需要为依据,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理智的自由才能产生。由此可见,杜威十分强调环境的教育性原则,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儿童与适宜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这一观点带有辩证法因素。
(2)个体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杜威从“儿童中心”出发,提出教育应自由发挥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儿童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他们是自由的。与此同时,杜威也强调这种个人自由不能偏离社会要求的方向,不能没有教师指导的作用。如果个人的自由缺乏了教师的指导,学习就变成了将单纯个人的活动结果贮存到个人的意识之中;反之,如果学生的自由受到教师权威的支配,就成为被动的接受过程。那么,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杜威指出:“对儿童的控制,主要是在依靠各种活动和维护这些活动的情境中进行的。”(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教师通过控制情境的设置,进而理解个人表现在行动中的精神态度,从外部加以引导,是不违反儿童自由的原则的,自由和社会控制之间的对立就会消失了。可见,杜威在重视儿童活动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忽略教师在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他所提出的“依靠活动和维护情境”阐明了教师在活动中起作用的方式,使儿童的活动自动地朝着教师引导的方向进行。而“控制情境”“理解个人”则要求教师在明确社会目标的指导下创设情境,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懂得观察的方法,并能及时调整情境,从而间接地发挥自身作为社会控制的力量。
(3)个性自由与完整发展的关系
杜威深受黑格尔哲学中连续性和整体性观点的影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智慧的生长、社会的生长、道德的生长、身体的生长等诸多方面。但同时,他更重视儿童发展中不平衡性的能动价值,认为这种不平衡性构成了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教育要承认儿童的这种个性差异,在尊重儿童个性自由的基础上,保证儿童的完整发展。所以,他提出:“一个良好的设计的检验是,它是不是足够的充分和足够的复杂,向不同的儿童要求各种不同的反映,并允许每个儿童自由地去做,而且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出他的贡献。”(注:赵祥麟、王承诸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260页)由此可见,杜威强调儿童的活动安排应是多方面的,适应儿童不同的发展需要,并从“教育即生活”出发,提出活动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要求考虑每个儿童的身心特征、接受能力和兴趣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其个性潜力。显然,杜威夸大了儿童的个别差异,抹杀了在某种环境中年龄相近儿童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共同点,但他的多方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
(4)自由的个人形式与社会形式的关系
在杜威看来,个体自由的表现形式不只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他认为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人活动,但这一点并不是体现自由的原则问题,它并不和别人的共同活动之间产生内在的对立,更不会影响个性的自由发展。杜威以“社会中心”为依据,强调儿童发展中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协调——即在满足儿童能力倾向的同时,考虑他们的“社会适应”问题。由于儿童的某些能力,只有在和别人的共同活动刺激下才能产生,并且他人的态度观点也能影响个人,因此,他提出应培养个人与别人共同活动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以此出发,杜威非常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活动的可爱的和戏剧性的重演。”(注:赵祥麟、王承诸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128页)虽然杜威是从社会个人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对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见解,但是他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观点及将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社会过程、参与过程的想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杜威活动论对当前幼儿园自由活动的启示
幼儿教育中的自由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但是,当前自由活动中“自由”性质理解上的偏差及对活动中一些问题认识上的片面性,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
1.在概念理解上,从“幼儿天性好动”来解释自由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认为它仅仅是满足幼儿本能活动的需要。从而把自由活动错误地理解为给幼儿充分身体活动的机会,而不考虑这种活动是否有利于其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2.在价值厘定上,一些幼儿园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自由活动被视为“课外活动”,忽视了自由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3.在组织管理上,教师缺乏应有的目标意识,致使自由活动的目标随意性较大,缺乏与整体教育目标的联系。在具体活动组织中,大多数教师未发挥指导作用,不重视环境条件的创设。
杜威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本能论的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对儿童活动问题的看法。虽然由于其理论基础的局限性,使他的思想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对儿童活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对当前幼儿园自由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自由活动应保证幼儿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统一。
杜威曾多次指出,对教育活动来说,问题在于自由究竟服务于什么目的,它产生什么后果。因此,我们应摆脱以满足儿童好动本性出发考虑自由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而应从幼儿活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自由活动的性质,把自由活动纳入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之中。在组织活动时,保证幼儿的外部身体的自由活动与内部思维的自由活动相统一。
2.为幼儿提供能促进其自由的物质环境。
应当说,杜威的活动论思想与其环境论思想是紧密相联的。他认为,离开环境就没有教育,一切知识都要利用环境的作用,实行间接教育。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幼儿的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中介。所以,为幼儿提供的环境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体现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并反映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为活动准备的材料应丰富且适度,富于变化性,使幼儿有多种选择的可能。
3.自由活动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幼儿的关系。
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自由活动的核心问题。正如杜威所说:“若说儿童享有自由的话,教师便应逊位而退处于无权,那是愚笨的话。教师有权为教师,正因为她最懂得儿童的需要和可能,而且能够计划他们的工作。”这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将幼儿始终视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科学安排他们的实践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自由自觉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了解幼儿的观察者,适宜环境的创设者,教育任务的执行者及施加影响的教育者。
4.自由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是多样的。
杜威在其理论中,提出尊重儿童个性自由必须从实现儿童的长远发展考虑。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个人需要来衡量对幼儿自由的尊重,自由活动的组织应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题材,重视游戏内容的开展。内容的组织可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自愿选择活动等多种形式,不要拘泥于个人自选活动。事实上,任何组织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优劣和高低,要根据内容及幼儿特点选择和搭配最有效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