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倾诉”价值几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何论文,隐私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1997年北京青年报开设“情感·口述实录”专栏及其主持人安顿于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实录之一》,全国新闻媒体似乎吹响了“隐私倾诉”的号角,百余家报纸纷纷开设了相关栏目(专版)。一时间,隐私倾诉成了报纸竞争的法宝,成为都市报竞相采用的新的报道形式。
然而,这一新闻新样式的出现和被屡屡“克隆”,其新闻价值究竟有多大?它对于读者意味着什么?对于媒体又意味着什么?它到底能持续多久?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和思考。
“倾诉”之于读者:强烈的倾诉和阅读需求
衡量报道领域的拓展或报道形式的创新有多大新闻价值,其标准主要是依据读者的关注程度。正如徐宝璜先生所言,新闻之价值者乃读者关注之程度也。关注者越多,其新闻价值越大。“隐私倾诉”的出现和兴盛,在于它一开始便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这里的读者包含倾诉者和阅读倾诉者内心故事的读者。所以分析“隐私倾诉”兴盛背后的深层原因也应从倾诉者和阅读者的双重需求来寻找。
从倾诉者来看,多数人需要倾诉
倾诉的心理需求既是人作为社会个体生存的普遍需求,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其一、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日趋剧烈的竞争环境,给生活于其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人们渴望通过倾诉内心的愁闷和困惑,获得内在压力的缓解,重新找回轻松自信的生活状态。
其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情感生活为代表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便被摆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情感生活的开放打乱了传统规范的制约,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爱情观、婚姻观都与以往相去甚远,然而却又无法找到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新规范,因而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从一些“隐私倾诉”中所诉主题分类来看,绝大多数是情爱类。
其三、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设置了高高的屏障,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人与人之间的戒备等因素带来的人情关系的淡薄,很大程度上拉开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一方面是人们渴望交流,这本应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必然内容,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情感的关注容易处于无序、真实的状态。而且现时人们的心理、社会交流渠道不畅,情感倾诉到底找什么地方,常常缺乏社会资源。”于是,媒体开设的“隐私倾诉”为释放人们的心理重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资源。它一出现,就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其实,人们求助“隐私倾诉”并不是寄望于它能帮助自己解决任何问题,许多热线的记者编辑只是充当了一个忠实的听众,但仅此就极大地满足了许多人一吐为快的需求。
其四、虽然对于隐私倾诉而言,最陌生的也许是可靠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向一个陌生人倾诉心中的私密,于是许多人想从他人的经历中找到参照,此时“隐私倾诉”充当了一扇心灵碰撞的窗口。与文学作品反映现实中的困惑、矛盾不同,属于新闻文本的“隐私倾诉”具有新闻的最本质属性——真实,唯其如此,每一次倾诉都打动着众多读者的心。
从阅读者来看,多数人有窥私欲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窥私欲,喜欢窥探别人的事情包括隐私。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窥私欲的满足会受到他人和自身的种种限制。人们不喜欢向他人暴露隐私,不喜欢被人窥视隐私,不喜欢被人议论隐私,因此常常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一旦有人暴露出窥私欲,立即予以斥责。这使得人们的窥私欲常常因“信源”的短缺而受阻。同时,在保护隐私成为一种法律保护的权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的背景下,窥私常被视为“阴暗”的心理,因而从窥私主体来看,总担心出现被人发现的尴尬。正因如此,窥私欲便被隐藏起来。然而,当报纸上出现了“隐私倾诉”之类的栏目后,有人主动将自己的隐私暴露给人看,这种窥私便呈现出一种“百无禁忌”的状态。人们在窥私欲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无须有任何被人发现的担心。于是,“隐私倾诉”成了报纸竞相追捧的报道领域和报道形式。
“倾诉”之于媒体:人文关怀不惧重复
新闻贵在创新,贵在别具一格。然而,媒体纷纷开设“隐私倾诉”类的情感新闻专版,并不避讳模仿和跟风的禁忌,一个重要的基点是普遍张扬媒体倾注人文关怀的新旗帜。尽管“人情味”这一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尚未占据现代新闻价值传播的主流位置,但越来越多的媒体举起了“人文关怀”的旗帜,对来自普通读者的声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于是,诸如“读者点采”、“帮您打听”、“为您呼吁”等服务读者的新闻栏目成了几乎所有新兴报纸的固定品种。如同商业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关乎商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媒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已成为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法码。
“做透服务”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预示着媒体报道的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人本主义”的倾向。它表现在新闻报道领域,就是一切以围绕人的需要、人的权利展开,人的利益成了新闻报道的中心。
然而,人的需求并非仅限于显形的“有形需求”。按照媒体张扬的人文关怀旗帜,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哲学层面上说,它是指对人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二是从伦理学层面上说,它是指对个体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关怀,对人的本性、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等各个方面的唤醒、保护和推崇,对人的理智与情感、意志与需要、理性与非理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尊重。一些勇于探索的媒体开始将敏锐的目光瞄准人们情感方面的“无形需求”的渴求,从而开拓了新闻服务的新领域。
其一、由于这种服务区别于外部世象报道,深入倾诉人的内心世界,聆听倾诉人的真实心声,对倾诉人予以同情、理解和尊重,因而更具人情味和人性化特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内在精神需求便被激发出来,这种内心情感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今后社会生活的新热点。媒体把关注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情感,不仅适应这种变化,寻找到了新的报道题材,而且使媒体对读者的服务更深一层,更周到,更体贴入微。
第二、“隐私倾诉”类的情感新闻主要出现于近年崛起的都市生活类报纸,由于这类报纸日常报道大多雷同,因而情感新闻便成了独家报道的有效手段,因为不同主体的情感经历必然有着其个体差异,绝不可能完全雷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独家特性,进而成为各媒体的市场卖点。当然,当某张报纸的隐私倾诉栏目所刊发的情感故事不仅与自身雷同,而且与其他报纸倾诉栏目所刊发的故事雷同时,其寻求独家的特性便不复存在了。
其三、“隐私倾诉”新闻报道的故事讲述方式,使新闻采访方式和写作样式有了有别于传统新闻的新发展。传统的新闻采访中,没有核实就不是采访,而情感新闻虽然也是客观事实,但它是倾诉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无从核实也无需核实。有人说,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种故事可以通过文字元素,也可以通过视觉元素来构架。情感新闻正是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使得新闻具有了文学的某些特征,非常耐读。
“倾诉”之于前景:兴盛内藏隐忧
“隐私倾诉”的跟风现象,反映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然而,冷静分析这一新闻样式的现存弊病,不由得生发出“隐私倾诉”到底能走多远的隐忧。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隐私倾诉”类情感新闻存在以下共同的倾向:
其一、“掺假”。新闻贵在真实。情感新闻由于大多采取匿名的方式记录倾诉人的心路历程,加上新闻的采写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很自然地让人产生“这篇新闻是不是编辑杜撰的”之类的疑惑。实际上,这种匿名记录的新闻样式也的确为编辑记者提供了造假的空间。为了追求情节的离奇生动,编辑记者人为地掺入一些“佐料”,甚至通篇由编辑记者杜撰也未可知。连情感实录的首创者安顿也指出,此类栏目的后来者许多是凭空杜撰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舍弃了真实,无论是怎样新颖的新闻样式,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反观读者对情感新闻的热情,无不是被倾诉人真实的心理和情感故事所吸引,这种吸引比那些同样叙述人们心理和情感困惑的文学作品,更具震撼力。虽然它可能不比文学作品情节更曲折文字更生动,但它的真实性本身就是它无可比拟的冲击力。然而,一旦这种新闻样式赖以存在的真实性有了掺假的趋向,再忠实的读者也会弃之而去。
其二、“低俗”。作为内心情感倾诉的新闻样式,“隐私倾诉”会关照到诸如婚外恋、同性恋、卖淫、吸毒、视婚姻如儿戏者的内心感受,然而一些媒体却津津乐道于这类人的内心独白。并且不作任何处理,追求所谓原汁原味的新闻,致使这一新的新闻样式出现了低俗化倾向。任何新闻媒体都承载着舆论引导的功能,有责任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心中有难者解开疙瘩,而不是对任何前来倾诉者兼收并蓄。任何新闻采访都有对材料收集和取舍的问题,情感类新闻亦不例外。究竟刊登什么样的内容,关乎编辑记者的素质、格调,也关乎媒体品位。
其三、“狭窄”。情感新闻并非仅限于情爱新闻,它包括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那些隐藏在个人内心的、不吐不快的林林总总的苦衷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