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不足和对策论文_霍长滔

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不足和对策论文_霍长滔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16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其形状和施工手段也在不断变化中,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却不是很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很多的“豆腐渣”工程。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不足和对策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建筑管理质量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配置相关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是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并且按照实际情况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而当前的情况是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节省开支,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削减,如此就容易导致人员缺失、管理混乱。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建筑行业,我国也是有由很多的建筑业专家、学者以及实践工程管理人员等制定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当相关的制度指示下发到各个项目单位之后,多是成为“一纸空文”,基本上也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操作,所以管理制度难以深入到工程基层,这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管理工作存在的关键难题之一。虽然我国在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要积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1.3对核算工作不够重视

工程核算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极为重要,与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公共安全、企业名誉息息相关。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核算的工作人员只追求速度,而不重视核算质量。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企业成本管理粗放,一般情况是不重视成本核算并且相关的管理不成熟。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部门之间的协作不融洽,还有一些项目并没有设置成本核算岗位。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自然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进行。

1.4建筑工程管理比较混乱

因为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使得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固定成“重技术、轻管理”的想法;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硬性指标来管理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及专业人员的分配。之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很多建筑企业单纯地通过削减人员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不健全的建筑管理体制下出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足,或是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认识度

要想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加强对施工管理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环节中,并且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手段,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展开。同时,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恶人适的时候,一定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度的安全管理、安全施工等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一定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管理和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之间关系,这样才能充分的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然存在的一项内容,因此一定要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将整个建筑工程根据施工性质、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划分,并且在每一个施工区域,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这样也可以起到监督性的作用,避免施工作业不按照标准施工流程展开。同时,在施工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各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做到有责必究、有功必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好投入工作中,并且应当根据施工量进行划分,明确各个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以及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等方面,这样不仅有效的缩短了工程施工期限,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2.3提升施工质量管理

(1)从施工材料的角度来说,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制定施工材料采购流程,充分掌握施工材料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变化,并且对施工材料供应商进行详细的审核,并且对已经引进的施工材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判断施工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施工材料存在任何的异常,需要与材料供应商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只有施工材料质量没有任何问题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2)针对施工设备,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定期维护,通常情况下一周进行2~3次的设备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设备现的运行性能。同时,定期更新施工设备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和远程技术应用到其中,形成一个施工设备网络监控系统,这样一旦施工设备存在任何的异常,管理人员都可以及时的发现,进行有效的维护和解决,以此保证施工设备的运行性能,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从施工环境的角度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良好的施工体系,对施工周围环境、地下水位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施工前期的准确工作,加强施工前期测量力度,以及水电等方面的准备,这样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节,进而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2.4政府和监理单位要发挥监管作用

政府是只有形的手,必须发挥好相关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完善的施工监理系统,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对工程管理的工作有积极的作用。监理队伍的选择极为重要,建筑企业要选择最适合的、质量最高的、最有责任心的监理队伍,这样就能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出现漏洞。对监理单位的要求主要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监理,积极履行监理的职责,做到对工程项目负责,对公众、对社会负责。有责任心的政府才是好政府,有责任心的企业才是公众欢迎的企业。

2.5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每个岗位都应挂有工牌,对工种内容和注意事项加以说明,特别是一些机械操作,需安排熟练的技术人员负责,作业结束后切记关闭,平时做好保养工作。每天安排人员检查,每个月应开展一次大检,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程序,确保现场施工稳步推进。关键岗位或较危险的岗位,务必保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若队伍中有临时工,应提前进行专业培训。

总之,随着经济不断进步,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功能更多样,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材料层出不穷,同时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考虑更多。实际施工管理中,由于各种人为原因,往往会出现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后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将损失降至最低。另外,施工进度、成本控制、节约环保等都是管理的重点内容,面对现有的不足,需分析原因并改正。

参考文献

[1]祝顺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15(27):155~156.

[2]徐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的探析[J].水能经济,2016,39(7):320.

论文作者:霍长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不足和对策论文_霍长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