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本质与误区_公共礼仪论文

礼仪的本质与误区_公共礼仪论文

礼仪的实质与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实质论文,礼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然而,礼仪的实质是什么?仅仅是知道在正餐的时候使用什么餐具,或者在用餐时,某个客人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吗?在我们倡导和实施礼仪教育的今天,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礼仪的3大实质

1.礼仪的金科玉律:待人如己。

这点常常被人忽略。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被称为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和孩子去“待人如己”。如果我们能够在公共场合或个人生活中都用这条金科玉律来要求自己,那么,如果你到白金汉宫与英国女王一起共进下午茶,即便你不会使用任何餐具,也能表现得优雅自如。因为在宴席中,你已经把焦点集中在怎样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2.礼仪的两个重要素质:恩待与优待他人。

在英文中“恩待”(gracious)源于“恩典”一词,意思是给予别人他不配得到的恩赐。比如,当你和朋友共进晚餐的时候,有人总是忘记你孩子的名字,而你的孩子却回答:“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我不擅长记人名。”这样就能立刻让那位朋友感到很轻松,并且将其从当众失礼的尴尬局面中解救出来。“优待他人”,就是以他人为先,并将敬意付诸行动。在以前,中国人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和前辈,而现在,这个价值观也同样适用。但它并不是“拍马屁”或往别人脸上贴金,恰恰相反,这是礼仪。无论你感觉那人是否配得,那是一种对其年龄与经历的敬意。

3.礼仪的黄金三角:尊重、体谅和诚恳。

一个纯正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传达对他人的体谅和诚恳。比如,我的儿子过5岁生日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DVD,他告诉朋友,他早已经有那张DVD了,这让他的朋友非常尴尬。虽然他很诚实,但我还是鼓励他以礼貌的方式来回应。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可以巧妙地说:“谢谢你,安蒂,你怎么知道《小飞侠》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谢谢你为我准备的礼物。”接受礼物的同时,也可以上去拥抱朋友。

礼仪的4大误区

1.礼仪是一套严格的令条,人人都必须遵守。

良好的礼仪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靠外在的约束。礼仪的最高境界,是将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与心灵融为一体,因此,礼仪不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深思熟虑之后的“正确”选择,而是你的言行举止都是这些内在美德的自然流露。

2.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应该讲究礼仪。

不管你贵为首相还是低为贫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无论你的教育程度或经济情况如何,只要是对人对己有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你就是礼仪高手。

3.讲礼仪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礼仪在今天更加重要。研究表明,在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那些成功人士具备的不是高智商或高学历,相反,他们具备的是高情商。良好的礼仪能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帮助孩子在所追求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4.礼仪是虚伪的阿谀奉承。

阿谀奉承和傲慢与“君子之风”恰恰相悖。君子不管处于社会哪个阶层,都是优雅谦逊的,是被大众所欢迎的。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如何,他们都能一视同仁,他们永远都会表现得彬彬有礼。

标签:;  

礼仪的本质与误区_公共礼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