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道路论文,模式论文,川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回顾四川改革开放15年来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及广汉的“川西模式”,米易的“立体农业模式”和井研的“建设商品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四川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现状及困境。结合实际,探讨了四川农业现代化必须走集约持久农业发展道路,改单一的高产方向为高产优质高效并重的方向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模式 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也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主向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以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其主要特征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为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上来,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很大差异。通过多年实践,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显特点的类型和发展种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大农业发展与小规模经营问题,如苏南地区;二是以种养加为依托,以生物措施为突破口,实行集约经营,达到增产增收,如四川广汉县;三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结合“菜篮子工程”等计划的实施,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城郊型农业,如大中城市周围的许多典型;四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引进外资、技术、设备等,实行贸工体一体化,走“企业+农民”的路子,即办一个企业(或集团)带动一大片农民,如沿海开放地区的很多县、乡、村典型;五是立足于土地资源较多等优势,把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走农业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兼顾的路子,如湖南桃源;六是山地丘陵为主地区,走立体农业发展路子,如四川米易县;七是牧区以种草养畜为重点,并发展相应的加工业;八是国营农场的类型。以上仅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实际上还不止这些。它说明,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必然出现不同的模式,因此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一刀切。
1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及典型模式
1.1 “川西模式” 70年代末期,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选定西南内陆地区的广汉县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并纳入国家108项重点研究计划,通过5年实践,初步摸索出在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走以生物技术措施为主,辅以理化技术措施,建立各种技术服务体系,调整农业结构,深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种、养业和乡镇企业,种养加相互促进,农工商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能量转化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从基地建立前的1978年到1983年,全县实现了8个提高,1个合理:全县社会总产值增长115.8%,人平1074元;农业总产值增长54.3%;土地生产率提高,稻、麦、油分别增长18.5%、31.4%和23%;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产值增长23.9%;农副产品商品率由34%提高到60%;百元农业生产费用纯收入由133元上升到393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64元上升到437元,增长166.5%;能量投入产出比增长39.1%;林牧副渔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8%上升到39.7%。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专家们认为,广汉的基本经验和技术措施对长江上游同类地区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应用价值。被称之为“广汉模式”或“川西模式”。
1.2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四川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底部,具有地域辽阔、热量富足、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历来是四川农业的主体区域。从1984年开始,以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为主线,确定“立体农业”的开发路子,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经济为目标,以科技和投入做保证,在米易县实施农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物质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733.3hm[2],改造中低产田1200hm[2],新建、扩建干道104公里,乡村公路300余公里,新建各类电站34个,年发电4593万度;物质投入大幅度增加,技术装备进一步加强。二是农村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生产率不断提高。1988年,全县农村工副业、畜牧业、种植业产值分别占农五业产值的25.3%、24.2%和63.61%。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都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整体经济实力增强。1988年,全县粮、蔗、蔬菜、水果、肉类、鱼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12%、51.2%、72倍、3.9倍、81.7%和4.4倍。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及县财政收入分别比1983年增长1.7倍、78.3%和1.3倍。四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204元增至1988年的608元,人均占有粮食369.1kg,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由54元增至308元。80%以上的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人均粮、油、肉、禽、蛋、鱼、水果消费量分别达到243kg、150.81kg、24.34kg、1.43kg、1.83kg、0.27kg、4.04kg。百户拥有电视机30台、收录机24.29台。此外,几年的试点建设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通过培训,1.2万农民掌握了1—2门适用技术,157名获农民技术员职称。
1.3 “建设商品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 四川井研县地处西南腹地,偏离四川主要经济重心和经济流向,地下资源贫乏,交通欠发达,是一个典型的内陆丘陵农业县。80年代以来,全县坚持以农业为基础,走改造传统农业、优化配置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之路,致力于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行大农业的开发,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实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推动农村社会结构调整,找到了一条适合县情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子。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突出的农业基本建设。全县耕地有效灌面、保灌面比重已分别达86.4%、39.5%。规范的商品基地建设。该县被列为全国柑桔生产基地,省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蚕茧生产基地,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呈现了科学化促进商品化,商品化推动科学化的良好局面。协调的工农互促格局。围绕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缫丝、纺织、印染工业,水果加工业,冷冻厂、猪鬃厂、生化厂等,全县工业产值中有近60%以上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迄1991年,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2.6%、56.8%、10.6%,较好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问题。
2 目前四川农业现代化的状况及困境
上面几种模式为西南内陆地区农业现代化闯出了成功之路。但是,四川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现状仍然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丘陵地区人均耕地资源少,且水土流失严重 四川拥有84个丘陵县,幅员12.1万km[2],有耕地362万hm[2],占全省的57%;总人口6306万,占全省的61.1%;.农业人口5549万人,占全省的62.8%;人均耕地仅0.06hm[2],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森林覆盖率仅11.4%,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据调查,该区每年流失表土约1.35亿吨,水土流失率高达74.5%,导致耕层变簿,土壤有机质下降,形成大量的低产田土。
2.2 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差 据对井研县典型调查,要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每公顷耕地至少需投入资金15000元。由此推算,仅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所需资金缺口约为38亿元。但目前全县每km[2]耕地仅有4500元的投入水平,资金缺口约为10500元。所以,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资金短缺将是限制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由于资金投入农业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的后劲,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上。除川西平原有都江堰灌溉外,丘陵区全年降雨分布不均,洪涝和干旱灾害十分严重,其年际发生率高达92.3%;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的70%已被取消,使本来水平很低的抗旱能力进一步削弱。
2.3 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目前四川人口已超过1亿,人口年增长率13%。据预测,2000年人口数量将达1.2亿,2049年为2亿。全省剩余劳动力占67.3%。据统计,从1990-1993年仅重庆市外出打工者已逾200万人,形成了越来越尖锐的“民工潮”问题。因此,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四川农业现代化一个突出的问题。2.4 地上资源丰富,地下资源贫乏 四川的气候和光热资源特征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发育,但地下矿产资源却十分贫乏。这一资源分布特点,决定了四川农业现代化应立足于农业自身的优势,而不能依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特征的非农产业的发展。
3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
3.1 发展道路 结合现实状况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实现四川农业现代化,必须走集约持久农业发展道路,改变单一的高产方向为高产优质高效并重的方向。在提高农业集约度方面,利用技术与劳动力密集优势替代耕地短缺劣势,种植制度高效集约化,以建设高产田(吨粮田、双千田土)为核心,农牧结合,改广大东部农区的粮猪结构为种养加结构。在提高农业持久度方面,以改造中低产耕地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扩大非耕地开发,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挥生产要素不同组合层次的潜力;发展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其创造的附加价值,作为四川农业物质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走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3.2 模式 农业现代化模式是由农业现代化道路所决定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3.2.1 “加工增值型”。即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进而开拓市场,发展商贸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增值模式。其特点,一是可以增加农户的收益,二是可以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三是能够尽快地把农户引向市场,按市场法则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今后应在已建成初见规模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柑桔生产基地以及蚕桑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副产品的延伸加工,并积极开拓市场,反过来再以商贸业促进农副业的进一步发展。
3.2.2 “立体种植型”。即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资源,实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增产,增收的农作方式。例如将原来种在河流两旁平地的甘蔗移至半山,平地改种为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的套作和轮作等,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优势,克服土地资源不足的限制,其特点是能够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量。
3.2.3 “技术综合开发型”。即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综合配套组装,同时因地实施,发挥综合效应,以求高产、优质、高效的产出模式。
4 对策
推动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在种植业内部逐步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以优质小麦、水稻为发展重点,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农副产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大农业内部,逐步改变以种粮食和养猪为主的传统模式,大 力发展林、果业和小家禽和家畜,促进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4.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 在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基础上,今后应积极探索土地使用的“两田制”、“投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经营形式,搞活土地的产权,承认土地是有价值的特殊商品,允许土地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转让和买卖,以达到调节土地余缺,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
4.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一方面通过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便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到出路。
4.4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在资金的筹措上,应当建立以集体投入为主,国家给予配套资金,农民投入和其它投资形式为辅的体系。对于较大规模的区域农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农田水利设施等工程项目,还可以探索以股份的形式筹集资金,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土,逐步建立起区域化的高产、稳产农田,为推动四川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5 提高农民素质与依靠科技进步结合 面对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来抓,作为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人是知识、科技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没有现代文化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也就无法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自始自终应该坚持科教兴农。
* 本文承蒙薛紫华研究馆员的指导及蒋和平、杨旭、刘晓岗等提供资料和帮助,特此一并致谢。作者现正在浙江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经济信息”硕士学位。
1995-03-1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