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优质护理;膝关节置换;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173-02
本文旨在探索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12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抽签分组方式,分别为观察组(优质护理;6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4.12±3.52)岁,32例为男性患者,28例为女性患者。
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4.56±3.69)岁,33例为男性患者,27例为女性患者。
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晨间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疼痛护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常见症状为疼痛,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对此应加强患者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感较轻患者,可在日间通过聊天、看电视、听音乐、散步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对于疼痛感较强患者,可在不影响病情恢复前提下,注射止痛剂。
(2)生活护理:①心理疏导:膝关节置换术后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关节疼痛,从而容易导致患者失去对治疗的自信心,对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且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尽可能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②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尽可能食用高纤维、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饮食;③病情观察:患者术后六小时连接心电监护仪,若6小时后无异常现象,便可撤除心电监护仪,但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加强患者皮肤、切口、病情等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并发症预防护理:①感染: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对此应加强患者皮肤病变的观察,为了降低感染率,可控制医院探访时间,减少人员流动,且在术后加强营养物的补充,同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②血栓栓塞和形成: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栓塞,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应在术后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屈伸活动,且教会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运动方法,必要时注射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定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表浅静脉是否充盈。
(4)康复锻炼:①术后三天,可对患者进行腘绳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鼓励患者进行趾间关节和踝关节运动,每日六次,每次5~10分钟;②术后4~14天,便可加强膝关节运动次数和强度,可适当进行外展位活动,可在膝关节活动器辅助下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③术后2~6周:逐渐增加锻炼频率和时间,尽可能由被动至主动,直至患者能够自主抬直,随后再加强步态训练,逐渐过度至脱离拐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分数值越高,疼痛感越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术后两小时疼痛评分为(3.15±0.45)分,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为(2.03±0.45)分,术后72小时疼痛评分为(1.05±0.14)分,同时本次实验患者仅1(1.6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即切口感染,但经相应治疗后,已好转出院。
实施常规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术后两小时疼痛评分为(4.86±0.88)分,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为(3.56±0.31)分,术后72小时疼痛评分为(2.46±0.55)分,同时本次实验患者8(13.3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为伤口感染,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为腓总神经损伤),但经相应治疗后,已好转出院。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对比护理效果中存在差异性(P<0.05)。
3.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其主要是指在术中根据患者关节构造、形态,制作人工关节假体,代替患肢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1]。虽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显效显著,但恢复时间较长,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容易影响预后,而此时实施一项简便、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恢复[2]。
通过分析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特点后,我院实施了优质护理,其具有贯穿性、全面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确保患者在各个时段均体验到优质的护理服务[3]。本次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锻炼四个方面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其中通过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通过生活护理,能够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心态面对治疗,利于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掌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通过疼痛护理,能够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疼痛感;通过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使患者病情恢复[4]。
总而言之,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丽,东宝吉,姜侃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感染率及满意度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9):1208-1210.
[2]梁晓燕,雒玉.自制膝关节固定带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04.
[3]梁晓燕,方红霞,梁文娟等.整体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39-40.
[4]尹同燕,任文秀,高丽等.护理干预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9):1477-1479.
论文作者:程玉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疼痛论文; 病情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