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权晔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权晔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811)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经治疗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疗程后总有效率96.66%,一年后治疗总有效率18例。结论:临床上对高尿酸血症的逐渐重视,治疗高尿酸血症应包括药物治疗及饮食治疗。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081-02

高尿酸血症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为痛风,近年在我国逐渐增多起来,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动物蛋白成分的增加。高尿酸血症能加快肾功能衰竭的速度。高尿酸肾病是由短时间内大量尿酸结晶堆积于肾脏集合管、肾盂和输尿管所致[1]。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发现血尿酸增高的患者,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2±8.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蛋白定量0.35~4.85g,血尿酸(SUA)495.8±67.5μmol/L。病程0.5~20年,平均9±5.5年。

1.2 方法

1.2.1抑制尿酸产生的药物 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主要应用别嘌呤醇,肾功能正常患者,别嘌呤醇的初始剂量为100mg/d,然后逐渐加量至300mg/d(此剂量对85%患者有效),最大剂量可达600mg/d。肾功能不全可导致药物体内蓄积,故应减少药量,可减至100mg/d或更低(如每周3次,100mg/次)。对别嘌呤醇过敏的病人,可改用其他新型黄嘌呤氧化酶/脱氢酶抑制剂(如TXM-67)。痛风石在血尿酸降至298~357μmol/L(5~6mg/d1)后6~12个月,逐渐溶解。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是嘌呤合成的抑制剂,其代谢受别嘌呤醇的抑制,因此在与别嘌呤醇同时服用时,剂量应减至常用量的25%。

1.2.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丙磺舒一般从0.25g开始,2/d,以免突然大量排出尿酸引起结晶尿和输尿管阻塞的危险,2~3d后增至0.5g,2/d,并根据血尿酸浓度每隔1~2周增加0.5g,直至血清尿酸浓度降至正常,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3.0g。约50%病人以每日1g较适应,25%病人适应1.5~2g,15%适应2.5~3g,10%适应0.5g。

苯溴马隆口服易吸收,服后3h血尿酸开始下降,4~5h达高峰,24h后血尿酸降低66%,作用持续48h。每晨口服40~80mg(微晶型片)或100~200mg(非微晶型片)。一般以每日一次25~100mg维持,约90%病人可控制高尿酸血症[2]。

磺吡酮开始应用50mg(半片),2/d,共3~4d,继之100mg,2/d,随后每周内每日增加100mg,直至血尿酸浓度降至正常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大剂量不得超过每日800mg,一般维持剂量每日300~400mg,分3~4次服用。

1.3 饮食治疗

由于饮食中的嘌呤含量对血尿酸水平有很大影响,因此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吃的食物种类繁多,对每种食品都进行嘌呤含量测试很难做到,而且各家测得的数据差异较大,所以只根据食品中嘌呤含量进行分类并不十分准确。一般认为动物内脏、肉汤(长时间炖肉使大部分嘌呤进入汤中)、啤酒等嘌呤含量最高,其次包括大部分鱼类、贝类、肉食及禽类。蔬菜中以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蘑菇、花生等含量较多。而奶、蛋、米及面制品和其他大部分蔬菜嘌呤含量较低。蔬菜水果多属碱性食物,可以增加体内碱储量,使体液pH值升高。尿液pH值升高,可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和促使其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防止形成结石或使已形成的结石溶解。不少蔬菜水果中含有钾元素,钾可以促进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尿盐沉积[3]。另外要注意多喝水。血尿酸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因此应节制每日的进食总热量。控制每天饮食中的总热量,减轻体重。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左右为妥,严禁暴饮暴食。

2.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血尿酸值<357μmol/L;有效:血尿酸值357μmol/L<UA<420μmol/L;无效:血尿酸值仍>420μmol/L。

2.2 治疗结果

3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经治疗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疗程后总有效率96.66%,一年后治疗总有效率18例。

3.讨论

尿酸可引起肾脏疾病在很久以前就已明确。随着近年对高尿酸血症研究的深入,发现尿酸对肾脏的损伤不仅仅是尿酸结晶沉积所致,其机制远较此复杂。最近发现,大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产生了高血压,这可能与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而加重了肾脏微小动脉损伤,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管腔狭窄有关[4]。临床研究发现,痛风病人如果只用秋水仙碱控制痛风发作,随访2年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减低要比服用别嘌呤醇治疗组明显。在IgA肾病、移植肾也已有很多研究证实,血尿酸浓度与肾衰竭的进展呈正相关。

抑制尿酸产生的药物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别嘌呤醇及其代谢产物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进而抑制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减少尿酸生成。要注意的是,它仅对新形成的尿酸有抑制作用,对已经出现的尿酸没有抑制效果。它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别嘌呤二醇的半衰期很长(约28h),也对维持效果起重要作用[5]。在肾功能不全的时候,由于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延长,别嘌呤醇的用量也要减少。在极个别情况下,别嘌呤醇导致的黄嘌呤尿会引发黄嘌呤性肾结石,尤其在HPGRT不全患者进行白血病化疗时。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增加尿酸从尿排泄,从而减低血尿酸水平。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尿量和使尿液碱化,防止尿酸结晶和结石形成。对于肿瘤治疗时使用细胞毒药物或组织大量溶解引起的急性高尿酸血症,不宜应用足量的促尿酸排泄药物,以防大量尿酸在肾脏过饱和析出结晶诱发急性肾衰竭。

【参考文献】

[1]杨天舒.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41例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88-188.

[2]钱芸娟,郝文科.高尿酸血症对肾损害的防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4):12-14.

[3]郭义恒,于改革.氟伐他汀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4):295-296.

[4]李娟.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8):120-121.

[5]王健儿.老年人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56例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2(16):75-76.

论文作者:权晔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权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