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校教育始终坚持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规律,加强对教育队伍的建设,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教育,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争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目前由于外部因素多元化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还没有很大程度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也没有健全,这就要求高校坚持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以德树人;思想政治;高校教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由谁来培养人的这个问题。他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就是要立德树人。这充分表明习近平同志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应当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方面的作用。
一、立德树人的含义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对于高校来说,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高等教育的目标就要要根据新时代的特点来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想育人就必须要先立德。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教育和育人相互割裂
现阶段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很多高校教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老师的事情,和专业课老师没有关系,导致专业课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但是实际上,虽然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老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坚力量[1]。但是在立德树人的理念支持下,专业课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生阅历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学生对老师也比较的尊敬,教师可以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得到思想政治上的提高。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信息革命突飞猛进,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接触的知识层面也更加广阔。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形势也变得愈加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功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开始传入我国,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转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各种各样的外部诱惑,高校学生的发展面对着巨大的挑战,这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冲击。外部环境的多元化给高校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挑战,高校学生刚刚成年,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这也给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工作还不够重视,学校还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学小组来对学生展开这个方面的工作。虽然有小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考核工作缺乏规范性并且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相关的奖惩机制也没有健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开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固守成规没有创新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不能有效提高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2]。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实际上,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环境氛围来锻炼,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途径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世界,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来践行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自身品德、素质的培养。另外,高校的学习氛围、大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对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着高校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个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它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统筹规划,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过各个部门的合力更加系统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另外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考核制度、评价体系以及奖惩机制等等,帮助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
以人为本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关要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创新,更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既要保证学生的思想境界可以得到提高,又要不耽误专业课的学习[3]。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地增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受能力。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解思想政治老师课堂上所讲过的理论知识,让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想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要保证教师的思想境界。教师应当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然后才能够给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4]。
(五)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新突进,不断地开创高校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郁文娟.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吉林教育,2018(28):75-76.
[2]董金明,陈梦庭.新时代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9(6):34-36.
[3]刘桐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17(13):80-81.
[4]李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之“立德树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63-63.
作者简介:李娜(1988.02-),女,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思想政治论文; 高校论文; 立德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