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论文_唐艳湘

(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作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30例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另外30例应用基础治疗,列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MoCA评分分别为(16.08±3.44)和(16.52±3.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4.31±4.32),对照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0.98±4.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分别为(7.58±2.07)、(7.82±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2.87±1.08),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4.65±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40%-60%,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转变为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发现,早期干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避免其发展为血管性痴呆[1]。丁苯酞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丁苯酞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有较好的疗效[2-3]。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30例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并对比其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30例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列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4.32±4.58)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2-73岁,平均年龄(65.09±4.2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脑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4],经颅脑CT、MRI检查明确诊断;(2)急性发病后2-3周;(3)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

排除标准:(1)颅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的疾病;(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患者;(4)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器质性或精神障碍疾病患者;(5)语言或听力障碍无法沟通及拒绝接受本研究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患者给予降糖、降压治疗。观察组家用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139),嘱患者0.2g tid 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并观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MoCA评分分别为(16.08±3.44)和(16.52±3.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4.31±4.32),对照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0.98±4.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比较

 

3.讨论

随诊人口老龄化的严重,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脑梗死患者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极大的负担。患者可表现为学习、记忆功能的障碍或丧失,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行等病例变化。目前脑梗死后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指出,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可造成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同时脑细胞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损害是造成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原因。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范围密切相关,同时脑梗死的位置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有学者认为脑组织关键部分的梗死即便范围较小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从而中心区出现坏死。此时坏死区域周围组织损伤较轻,称为缺血半暗带区。因此治疗的目的除早期治疗外,尽快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的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组织的代谢是挽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较多,如神经营养因子、胆碱酯酶抑制剂、钙离子阻滞剂等,但其改善作用并无确切的有效证据。丁苯酞软胶囊其有效成分消旋正丁基苯酞,可通过多种作用影响并改善脑组织的病理发展过程,其作用机制如下[5-6]:(1)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的释放,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失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害;(2)能促进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及血流量;(3)能显著抑制iNOS的激活,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及功能,调节脑组织的代谢;(4)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从而解除血管痉挛,从而抑制缺血组织的进一步扩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丁苯酞胶囊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丁苯酞胶囊可改善患者脑梗死后恢复期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丁苯酞是一种有效的临床用药,可作为改善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认知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本研究样本较少,同时并无远期疗效随访,因而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雷军,王淑娟,刘业松,等.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5(2):114-117.

[2]杨全玉,姜晓蕊.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脑血流量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41-42.

[3]吴建新,陈丽颖.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80-81,83.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5]端木寅,王源,梁爽,等.丁苯酞脑缺血治疗作用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126-129.

[6]李延可,刘宁,陈江君.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医药导刊,2012,14(2):254-255.

论文作者:唐艳湘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丁苯酞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论文_唐艳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