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对村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村镇规划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管理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际规划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的地方在村镇规划中甚至表现出低效率和毫无秩序的特点,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规划建设中相关法律执行的力度不够,管理水平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科学的新农村村镇规划管理对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1现代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意义。谋划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一些农村规划管理工作滞后,规划意识淡薄,无序建设的现象频繁出现,村庄盲目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资源,但村内部分土地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要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耕地的规划和保护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加强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将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做实、做好,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落实“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是关键所在。
2村镇规划面临问题
2.1小村镇规划自身存在缺陷
我国市场环境纷繁复杂,村镇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村镇的规划往往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村镇的规划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村镇的规划体系严重滞后,缺少必要的调控措施和机制,主城区和各个村镇之间存在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和分工不明等现象,破坏了小村镇良好的生态环境。村镇近期的规划建设滞后,和相关的专项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冲突。小村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滞后,造成了小村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缺乏科学性、时序性,致使规划做了许多,而按照规划实施的不多。
2.2市场决策多元化特征导致村镇规划管理失控
在村镇规划管理中,由于市场决策多元化,导致政府的控制作用逐步被削弱,市场投资建设的项目往往不符合村镇的整体规划功能。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村镇建设的投资方往往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忽视村镇的整体规划功能,一味的追求村镇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整体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全不管村镇发展与规划的根本使命和基本出发点,导致村镇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差距非常大。在我国,村镇的规划讲究的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来实施、编制、管理村镇的规划,然而实践中,村镇的规划工作却截然相反,按照最初的规划思想,必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到了实际的规划审批过程,受到各个方面压力的影响,改变原有的规划方案,增加一些商业建筑,删减一些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等,等到了村镇真正建设施工时,施工方又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再一次的调整相关的指标,是的当初的规划被改得面目全非,最后剩下的只有建筑,配套的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少之又少。
2.3缺乏规划监督导致村镇规划干预乏力
规划界有一句名言:“规划是向权力阐述真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民主决策”的村镇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村镇规划都由少数领导、专家说了算,在规划编制时,是领导试“调子”—专家做“文章”—领导定“盘子”;在规划实施和管理时,又大都是实行封闭“作业”。在村镇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全过程中,处在主人地位的广大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话语权。当前村镇规划采取这种规划方式,村镇规划决策主体表现政治家、封闭型的特点,缺少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导致村镇规划决策背离了最初的规划目标,公共利益被个体利益和某些群体的利益所取代。
2.4短期利益驱动
重建设,轻发展,特色格调不明显。盲目地开发和建设,造成小村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绝大多数小村镇建设水平较低,小村镇的单体设计、建设缺乏长远眼光,标准低,质量不高,缺乏特色,风貌不突出,风格雷同,文化底蕴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小村镇片面追求建设速度,不注重连片开发,盲目建设“线形村镇”,沿路排排房、路边店连店,沿街二层商住楼一拉一大溜,档次低,而且不注重风格形象设计,千屋一面,形不成有特色的小村镇建设风貌,同时还增加了深度开发的难度。造成了小村镇的规划和布局的局限性,同时也阻碍了规划的前瞻性。
3加强现代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完善管理系统
规划建设管理作用效力要不断强化,需要各级政府抓好此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参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科学规划的原则,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做好监管工作,使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3.2统筹领导,加大管理力度
现代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同时也很复杂。因此,需要各乡镇政府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做好信息共享和衔接工作,做好现代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管理和规划。同时,还要完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按照“放管服”总体思路,赋予乡镇一级规划管理执法权限,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3强化各管理部门的领导作用,有效引导群众配合规划建设工作
要保证村镇规划建设计划稳步实施,要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对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规划建设计划的制定要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明确规划建设重点,做到量力而行、认真踏实。最后,需要政府参与,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至关重要。
3.4提高村镇规划的有效性
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规划理念能带来一个“好”的村镇规划,也来自于一个非常“好”的规划过程。规划不仅仅包括一种动态的调整完善过程,更应该包括理想蓝图的绘制。通常情况下,总体规划的年限时20年,在土地利用、空间构架和功能布局等方面都采取规划期末的目标进行规划。然而整个规划过程并不是一个终极的规划蓝图就能够解决,与此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经济实力和土地供应等。长期以来,人们在村镇规划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都认为村镇规划就是技术工作,缺少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实际上许多上访事件和社会问题都来源于村镇规划。在当前市场经济非常活跃的时代,村镇规划必须更多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转变之前的只关注物质环境的观点,追求综合性和理性的规划。
3.5提高建设水平,提升人文内涵
实行重要地块、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的竞标、比选和会审制度,深化规划及建设方案的优选化,打造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精品。建筑艺术要有创新。要切实解决好“因地设图”,杜绝“因图占地”问题。文化是村镇的魅力之源。在村镇建设中,要研究各镇民俗、风物、特产、旅游等文化特色,注重改革、发展中的文化实践,让文化为村镇建设增添魅力。既要弘扬经过历史检验积淀下来的老镇文化,也要营造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村镇文化,并不断注入创新意识、人本意识、国际化意识,逐步形成独特的村镇文化。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严重的阻碍着我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如若想要步入更加科学、更高的层面,必须充分的总结工作经验,深入的探讨实践与理论工作存在的问题,想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导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取得更伟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崔小平.“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贾丽霞.小村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7.
[3]彭继军,雷道理,阎羽斌.规划先行引领村镇建设———柳州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17(02).
论文作者:汪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村镇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文化论文; 造成了论文; 新农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