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7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是近年来建筑设计的新理念,特别注重环境和能源的保护,同时注重节能减排,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现状,满足建筑设计的基础上绿色的改进。绿色设计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能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前言
绿色建筑即生态建筑,这就是说建筑不仅作为非生命元素,而且被看做是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一部分。绿色建筑不是人们所想的某种特殊建筑形式,它是一种对于概念及策略的运用,对于建筑的外观和功能影响很小,其更加注重人、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最终使得环境污染降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少,强调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更好的节约能源,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
1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理念的意义
1.1建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缓解资源短缺局面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还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程度,从而有效的缓解当前国内能源供需出现失衡的状况,为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1.2建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任意的公共建筑而言,其都存在于社会环境中,都拥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因此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对公共建筑进行评价时,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对一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也要从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评价,来从中选择最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项目方案。这样一方面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公共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
2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
2.1综合运用原则
公共建筑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的服务宗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可靠、便利的建筑场所。和传统设计概念相比,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利用各类资源、能源等,强调合理综合利用,高度体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同时,公共建筑往往人流较多,流动性明显,所以也要强调因地制宜,能够利用好各类现有自然条件,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能够与自然合一,充分将设计理念渗透到到公共建筑产品施工全过程中。
2.2最佳效益原则
在满足业主单位设计要求的基础之上,绿色设计理念应用要结合工程概况将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周边现有条件、社会人文要素、自然环境等考到在内,从而才能设计出适宜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地域文化传承的公共建筑产品,待项目营运时可促进建筑产品被市场所接纳,使之具备充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价值。
2.3高度适用性原则
一般建筑设计要考虑实用性需求,但绿色公共建筑要在此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具有高度实用性,能够增强建筑内部和外界间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建筑产品设计中如果应用了玻璃墙,此时需要考虑避免光污染的同时,还要考虑风格、美观、人文关怀等,从而才能增强人与建筑以及外界的交互性,给人们提供适宜、健康、舒适的建筑场所。
3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途径
3.1采用新型绿色能源系统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新型能源系统的应用已经在大规模试用和推广中,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以其无污染,能源可持续提供的优点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青睐,太阳能转换设备可以通过收集吸收太阳所散发出的热能,使之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能源,风能则主要用于发电,实现电力系统零能源消耗。在未来,新型能源系统将继续被开发和利用,逐渐代替相当一部分高耗能能源转化系统,真正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3.2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建筑设计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这些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取代了以往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而且还实现了建筑的环保无污染,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能。
3.3降低设计施工中的人为施工污染
首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尽量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选用更加环保污染低的建筑原材料,同时,建筑设计者的设计要尽量简约,避免产生多余材料的消耗;其次,施工人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管理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污染环境的行为。
4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商业办公楼为例
4.1项目定位及地理环境
无论何种建筑设计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当整体风格大致确定之后,还需要深入分析建筑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及地理条件,主要包括温湿度、风速以及太阳辐射等。该类数据属于基础数据,将会对商业办公楼的绿色设计方案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4.2高舒适标准
对于商业办公楼而言,应保证其室内舒适度,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建成之后的商业价值。所以,在设计工作中可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实现对建筑形体的调整和优化,如通过对自然通风的科学利用以最大程度减轻空调负荷,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高舒适度的室内外环境。
4.2.1室外环境质量设计策略
例如:建筑物附近人行区地面向上1.5m位置的风速应保持在5m/s以内,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外活动环境。除此之外,通风不畅的存在将会在个别区域制造无风区与涡旋区,如此一来,给室外散热以及污染物消散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基于商业办公楼附近的风环境予以仿真模拟,分析和总结其所在区域空气的可能流动情况,予以客观评价,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对通风等自然条件的有机运用,不仅能够营造宜人的室外环境,与此同时,还能够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4.2.2室内环境质量设计策略
室内环境主要包括: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空气品质等。借助CFD模拟软件对室内环境的各个方面予以有效的模拟分析,从而评估室内环境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2.3加大室内自然通风效果
对室内自然通风效果予以有效的模拟分析,并基于模拟结果对建筑布局进行相应的优化。如借助合理的开窗设计以及室内布局以实现对自然通风的科学引导,满足自然通风需要,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降低空调能耗,而且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终达成提高人体舒适度的目的。尤其在过渡季节,应合理利用自然通风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降耗。
4.2.4加大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以室内自然采光为目标对象,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予以科学模拟,以此为基础,设计出高效的开窗形式以及导光方法。在充分满足室内正常照度情况下,充分发掘和利用天然光,同时尽量避免眩光,从而提供宜人的室内光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能耗。在室内照明设计过程中,应在有效利用自然光的前提下,科学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的人工照明措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理想的灯光环境。对于灯光环境而言,建筑环境是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即建筑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室内照明,而室内照明又为良好室内环境的营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并做好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等工作,这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还是保证室内光环境的有力措施(图1)。
结束语
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各项事业的全力配合与支持,相较于其它行业而言,建筑事业的影响力较大,且消耗的能源较多,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公共建筑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便利群众,公共建筑设计绿色化可以大大提高其自身的实用性,在较低的能源消耗下满足群众的使用需求,这非常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国情,需要相关的设计者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学习及分析,提高我国公共建筑设计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赵磊,聂斯倩.关于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4:43.
[2]张拓.关于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思考[J].科技研究,2014,(10)
论文作者:虞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室内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能源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