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伦理思考_政治论文

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伦理思考_政治论文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政治伦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纯洁性论文,伦理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35-06

保持纯洁性,是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一篇大文章。这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一篇永无止境、在实践中常做常新的大文章。”[1]在此,把保持党的纯洁性纳入到政治伦理的语境中进行思考,并赋予道德形而上的考量,这对于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厚重的学理性追问。

一、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政治伦理语义

从词语学的意义上讲,纯,就是单一,不含杂质的。洁,干净,不具污点的。纯洁,就是纯粹、单一,没有杂质污点。纯洁性就是事物内在的纯粹、单一,不含杂质污点的品质和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就是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任务、终极目标紧密相连的纯粹性、单一性,以及不掺杂任何其他属性在内的政党品质和执政能力。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领导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写得十分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

保持党的纯洁性所寄予的政治伦理语义,实质就是对其进行政治道德形而上的追问。在此须要厘定的问题,就是关于政治的道德意蕴问题。“诚然,政治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各自有着不同的特殊规定性和不同的特点与功能,两者不能互相混淆或替代,这是无疑的。但是,政治与道德并不由此而成为相互排斥的两极。”[3]也就是说,政治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从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从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把握,政治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政治充满着道德的意蕴。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

所以,政治的道德意蕴问题,也就是政治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伦理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人类学者在一开始讨论时,其回答无疑是完全肯定的。古希腊人就相信,政治的目的在于谋求善。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国家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4]因此,在古希腊人那里,政治生活就应该是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在柏拉图看来,政治的本质就在于“公正”,他梦寐以求的国度就是“公正”国。柏拉图说:“我认为真正的国家,乃是……可以叫做健康的国家。”[5]又说:“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6]

在中国思想史上,政治更富有道德的内涵。“政治”就是道德之治,孔子对此说得十分明白:“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管子解释为:“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8]在此,“政者”的核心是“精德立中”。“精德立中”便为“正”,明“正”得以治国。这里的政治,就是道德之治,政治具有与道德不可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坚持政治的道德性。因为,政党道德问题无疑是当代政治伦理学所囊括的核心范畴。尤其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正”否,决定着治国的成败得失。而“正”所考量的就是“精德立中”的政治品质,就是为政者的纯洁性。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正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保持党的纯洁性更具有其向善的伦理意味。

因为,纯洁性直接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良性状况,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从政治道德的实践意义上来把握,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始终如一性;就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人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一丝不苟性;就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品质和能力。

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政治伦理特征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9]

我们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保持党的纯洁性是确立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之上的。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目的明确地彰显着积极向善的政治伦理性。这正如十八大政治报告所说:“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0]

据此,保持党的纯洁性已经超越了党自身建设的范畴,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人们的幸福安康”之大义。这对保持党的纯洁性便有两个方面的政治伦理性认识角度:一是从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层面来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着力点,在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坚守全体中国人民利益的维护;二是从政党建设的发展来看,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自身向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即以维护和坚守执政党的政治利益为前提,加强和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因此,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从政治伦理的实践过程及内在要求来认识,更具有典型性、表率性和先导性。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1]

所以,我们说无论是在理论认识和实践行为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在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便充分体现着更广泛的民本价值,即以实现中国梦,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获取,以及基本利益的保障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理念,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12]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13]正是在这一基点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反映出的政治伦理特征比较于党的其他建设显得更为集中和显著。

首先,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是政治道德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承认人在自然世界和社会领域中的根本权益性,由此而肯定与维护人性、人道和人权的根本态度和实践方法。黄楠森认为:“以人为本指的是人们处理和解决一个问题时的态度、方式、方法,即指人们抱着以人为根本的态度、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而所谓根本就是最后的根据或最高的出发点与最后的落脚点。”[14]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直接指向性,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5]党保持纯洁性,就是为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邓小平说:“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的生活。”[16]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核心,在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不要‘做官当老爷’,要反对‘衙门作风’”。[17]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当我们从政治伦理的意义上解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时,无非是在解读“利”为谁谋,“权”为谁用的根本性问题,这不单是决定一种政治道德理念及政治实践好坏的基本性质问题,而且也是决定一种政治观及其执政走向的基本道德问题。如果我们由此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种政治道德规范及实践来解读的话,那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一种对以人为本原则的伦理性坚持,是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向善的道德方向积极推进的实践革新。

其次,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坚持诚信原则的道德取向性。在伦理学领域,“诚”是指人们在行为修养、思想道德上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它有着规范人的生活行为的实践性功能。“信”是指信守诺言,忠于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诚信,即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所谓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讲信誉,重信用,守承诺。从道德的意义上讲,诚和信是同义,是相关联的。诚是守信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诚实、诚恳;信是诚实的实践依据和实证标准,如守信用、能信任等。

诚的实质在于真实无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18]即说真话做真事,不违背良心,不自我欺骗;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不欺骗他人。而信的道德价值就在于:一是真实,“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二是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三是信任,“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总之一点“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为此,诚信在保持党的纯洁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伦理地位和实践价值。同时,诚信在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中存在的好与坏,往往又决定着相应国家政权组织状况的好与坏。国家作为某一个阶级“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19],它既根源于、基于一定的社会,又超然于、高于该社会之上,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国家是一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20]因此,国家及其政权组织具有为首的、表率的榜样作用。“民以吏为师”,国家通过其政府官员的行为往往影响着社会大众的行为。

今天,在现代化国家发展进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权组织机构不是由某一个或几个政党掌控的,也就是说,当今较为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是由党派执政的国家。没有诚信,或不讲诚信,不仅其纯洁性遭到破坏,而且必将导致其所掌控的国家政权失信于民,又怎么能让民众讲诚信?如果国家机器的诚信资质严重缺失,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将遭到极大的破坏,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性也就会丧失,整个社会就将陷入诚信危机的恶性循环之中。

诚信在政治层面,主要是指掌控着特定国家政权组织机构的政党及其各级党务官员,其思想观念、行为实践、行政决策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还政于民,充分体现“主权在民”的价值理念,全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恪守对人民的承诺,不失信于民。

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坚持“主权在民”,以“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忠实地服务于民,为人民谋利益。在此,取信于民,民不可欺,不仅是我国人民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德性及其纯洁性标志。

其三,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本性。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审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党员必须具有社会公共事务的性质,这不仅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而且更由绝大多数党员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要求所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在其执政的现实性上,他是社会公共权力的实际组织者和应用者。

因此,党员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好坏。因为在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党员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四、五十万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其中有几千名省厅局级高级领导干部,相当数量都融含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他们具体而直接地领导着全体中国人民。

所以,如何使今天的中国始终处在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状态中,怎样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使人民充分享有应得的福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员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与时代责任。因此,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伦理的本性上,就应当始终是具有为人民服务性质的政党。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发展中,却并不尽然地完全表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性质。相反,少数党员,具有另一种性质,即单一的人身依附性和官僚主义属性。这就意味着,党员原本是代表人民执政、为人民谋利的,却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一方面成为仅代表和仅服从于上一级党政官员,仅为上级谋事和为自己政治前程考量的行政人物;另一方面成为政府公共权威的化身,以官僚的形态居高临下地对待民众、管理民众,民众成为被管理、被支配的对象。

这种扭曲,一方面使少数党员成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滥用权力者;一方面成为腐败的直接作俑者和行为者,导致党的队伍纯洁性被污染,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政府失信于民,没有公信力。人民信赖政府靠什么,靠的是政府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政府又由谁来办实事、办好事?具体的行为人说到底,就是在国家各级各部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经告诫我们:“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1]中国今天的许多问题,看起来是政府的问题,但问题的根本还是在执政党的党员身上。因此,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在根本上坚持党员队伍建设的政治伦理性,就是从个体道德行为实践的基础上,防止党员道德品质的异化,即为人民服务性的异化,就是防止党员个体的道德人格裂变。

所谓“道德人格裂变”,也就是指既定的基本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个体行为心理的倾向性在变革社会的矛盾冲突下,而导致的普遍性的行为心理失衡和理想价值失落。道德人格裂变的结果,往往会直接造成双重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产生。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政治人,是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行的实际操作者和具体行为人。因此,党员队伍素质的好坏,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执政党的基本政治风范,而且还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良好的国内、国际形象。所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在其现实性上,就是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本性的修养与坚持。这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呵护党的形象,保障党的良性执政,维护国家善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伦理意义和道德实践价值。

三、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政治伦理建构

应该看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在今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政治实践领域,并没有真正地健全和完善起来。我们党的一些成员,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各种利益引诱时,稳不住心神、管不住行为、守不住清白,难得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也难得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没有能够保持住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形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客观方面来看,“官本位”,以及千百年来人民习惯于服从和失语的状态依然存在,也就是说,监督和掌控执政党的社会伦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地建构起来;从主观方面来把握,执政者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从道德品质深处确立起来,出了问题。这犹如习近平所说:“有些领导干部所以走向违纪违法、腐化堕落的深渊,从根本上讲是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丧失了拒腐防变的能力。”[22]为此,眼下保持党的纯洁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第一,必须树立进一步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坚定信心。保持党的纯洁性,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不仅是一种建党观念更新的问题,而且是一种建党观念如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规范、道德标准紧密结合,能否真正走向现代化与社会文明的客观标准。

立于始终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视域,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当代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伦理价值性与执政合法性,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健康程度,乃至于对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给予正能量。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今天中国的各级各类政权组织机构中都居于领导地位,毋庸置疑地执掌着各种权力,担当着各种责任。中国共产党人的德行状况、价值取向,完全可以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的伦理形态与道德趋向。

如果出现不纯洁,党组织中的成员一心只为自己谋取利益,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存在的伦理意义。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要是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由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如果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那就必然是变态政体。”[23]一个“变态政体”,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在政治实践中,都不具有存在的伦理性意义,更不会具有正能量的道德价值。

正因为如此,树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坚定信心,就能正确引导党员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确保党的政治领导地位,由此而极大地强化和巩固党在国家的政权管理和行政过程中的纯洁性,从而确保党的领导性质永不褪色和领导力量的坚定有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习近平有一段完整的论述。他说:“领导干部处在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岗位上,这就决定了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由此也决定了务必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自己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党的纯洁性。”[24]

第二,必须确立和完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制度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不单纯是一种精神教育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物质性的制度建设过程,也就是说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通过制度化来保障。

孟德斯鸠曾经在讨论罗马盛衰的原因时指出:“不应该责怪某些个别人物的野心,应该责怪的是人:他越是有权力,就越是拼命想取得权力;正是因为他已经有了许多,所以要求占有一切。”[25]所以,他的结论是:“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于滥用权力,而且还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26]因此,相对于孟德斯鸠一类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们得出的结论是:以权力约束权力。也就是以制度的完善性来加强对权力及其权力行使者的制约与监督。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其实质就是要以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管理,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伦理价值功能。

一是严格的监督机制的确立。严格的监督是防止党员及其党的干部腐化变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严格的监督应该建立在党内、党外广泛的民主基础上,也就是说,在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同级之间,以及群众对领导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都要建立起勇于和敢于进行监督的机制,从根本上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

二是严明的纪律条例的制定。严明的纪律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有力支撑,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邓小平早就指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又说:“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27]习近平说得更加明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还要担负起加强纪律建设的责任,严肃查处违反纪律的行为包括各类腐败案件,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努力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的统一的铁的纪律。”[28]

第三,必须注意加强党员的道德品质修养。显然,我们今天所言及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而每一个党员的道德品质修养程度和抗击风险的自律能力,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真正落到实处的必要前提。因此,提高党员个体的道德品质,强化党员的自律意识,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要手段。只有在根本上提高每一个党员的道德品质和自律能力,才能使党的整体组织纯洁化。

要从根本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员道德品质修养,最核心、最要害的是反腐倡廉,增强党员拒腐防变的能力。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写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今天党的腐败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腐败越严重,党的纯洁性就越污染,党的肌体就越不健康。这将直接破坏党的生命力、公信力、号召力和领导力。习近平说:“反腐倡廉就是要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维护党的纯洁性。”[29]因此,应努力地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教育,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一定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修身、立德,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立功,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立言。

总之,正如习近平所说:“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廉洁形象。”[30]

标签:;  ;  ;  ;  ;  ;  ;  

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伦理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