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低龄)人格教育的实验研究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小学生(低龄)人格教育的实验研究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小学生人格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低年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小学生论文,人格论文,教育实验论文,低年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忽视了情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缺乏身体素质和审美教育。就认知教育而言,主要是准备升学考试,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客观背景呼唤着教育改革:从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转向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一个人专门知识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人格上的缺陷则将贻害一辈子。试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达不到做人的起码要求、美丑与是非不清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吗?一个懦弱、狭隘、自私、缺乏勇气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吗?

教育未来学家们也普遍意识到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批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认知领域,而没有认识到人格中其他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库姆斯认为,教育不应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费纳强调,必须集中发展整个人健康的心智、身体以及情感;纳什指出,有效的生存还要求一种自我教育,它不仅指那些会给社会工商业带来意义的人的品质,而且还指人的全部能力。(注:瞿葆奎主编、施良方等选编:《国际教育展望》(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页。)

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之一就是教育的“人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强调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它不仅注意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即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方面。这意味着现代教育不仅要有认知教育,而且要有情意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知识传授和智能开发,而必须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而充分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培养怎样的人格及怎样才能培养这种人格,作为最核心的课题来抓,因而成了国际教育思想论坛上的一个焦点性问题。

二、实验的理论构想

(一)课题的界定

人格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个体良好人格特征的教育活动。人格一词是多学科使用的概念,它的界说存在着颇多的歧义,迄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为所有学科共同接受的、明确的人格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在这个层面上有人常把人格看作性格的同义词,如欧洲的心理学家就喜欢用character一词来表示人格。

人格的内容复杂、广泛,因而,从任何一方面着眼都无法说明人格的真正含义。只有把握“人格—真实的个人”这一基本特征,综合个体身心系统的诸特征来界定,才能有较为恰当的解释。“较为综合的界说可称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我国台湾学者贺淦华也认为,人格是全部特质(traits)所组成的综合体,诸如体格、能力、语言、思想、兴趣、情绪及行动等,都包括在人格的范围之内,集合各种属性而形成一种人格组织。(注:贺淦华著:《现代心理学》,国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页。)我们赞同这种综合性界说, 把人格看成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对这种综合性人格组织的结构,丰子恺先生曾作过形象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完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首先提出了“全人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以人格整体成长与完善为教育目的。他把全人教育的价值体系分为六个方面: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学问的理想为“真”,道德的理想为“善”,艺术的理想为“美”,宗教的理想为“圣”,身体的理想为“健”,生活的理想为“富”。“全人”就是真、善、美、圣、健、富全面而充分发展的人。(注:《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994年5月24日,江泽民同志为“雏鹰行动”题词:“自学、 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勉励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我们认为,江总书记的题词为我们指明了21世纪人才完美人格特征的基本内涵。

从以上的引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人格特征(结构)涉及到人的身心诸方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人格应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证明;人格的要素对于主体的人来讲,应当具有自我满足性和自我规定性,而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这五个要素,恰恰能满足上述的要求。”(注:曲炜著:《人格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联系到国际上曾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等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把现代人格结构界说为:学会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学会做人(思想道德素养)、学会生活(身体心理素质)、学会劳动(劳动准备素养)、学会审美(审美艺术素养)。

(二)理论假设

本课题的理论假设为:根据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包括确立人格教育目标及基本操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革新教育评价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自变量),就能够促进小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亦即使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做人能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发展,奠定他们完美人格的基础,优化发展他们的美好人格特征(因变量)。当然,小学生人格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不是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精神压力为代价,而是在不增加小学生身心与精神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小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控制变量)。其一,有计划地操作自变量;其二,控制操作者;其三,控制实验对象。

(三)实验原则

小学生人格教育实验为整体、综合性实验,实验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整体优化就是要从教育和外部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入手,从教育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入手,把各种教育因素、途径、力量组成有机的整体去施加影响,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讲求效率,以最少的支出,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率,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最优发展。

2.主体参与。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个体。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有关教育和发展过程的决策,成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人;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3.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的发展,它是以教育方针为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智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同时,学生人格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便是我们常说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要在扎实搞好基础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

4.总体和单科单项相结合。人格教育实验一方面是整体综合性实验;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的需要、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和师资条件,开展单科单项实验教育活动。

三、实验的实施

实验对象的确定、实验时间、主体与方法,以及条件控制等实验组织参见“实验的整体设计”。(注:肖龙海、张江:《素质教育模式探索——小学生人格教育实验研究整体设计》,载刘杭玲、肖龙海主编:《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杭州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3页。)本实验自开题以来在自变量的操作上主要有以下系列措施。

(一)构建操作性目标体系

根据我们对人格的界定建立“学生素质与人格发展”的总体框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在这个一级子目标下建立二、三级子目标。

在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根据上述总体框架及子目标体系拟制了分年段的操作性目标体系。考虑到整体综合性实验需要“分项实施”的实验工作策略,在低年段刚开始实验时,我们的重点放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三个方面。所构建的操作目标体系如表1。

表1 小学低年段操作目标系列

学会生活

1.遵守作息制度,按时作息

2.能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

3.衣着整洁,佩戴红领巾

4.早晚刷牙,饭后嗽口

5.饭前、便后洗手

6.不挑食、偏食、暴饮暴食

7.不乱化零用钱,不吃零食

8.按时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9.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10.小心过马路,不在马路边嬉耍

11.不去危险地方,不玩危险游戏

1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13.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14.不乱涂、乱画、乱刻,

15.坐、立、行姿势端正

16.先举手,后发言

17.会扫地、抹桌、擦黑板

18.主动向父母问好,临别说再见

19.心胸开朗,情绪稳定,知道宽以待人

20.言行得当,尊重他人

学会做人

1.爱父母,能帮父母做些能做的事

2.尊敬老师,关心爱护小同学

3.对困难的人具有同情心

4.主动做好事

5.会用礼貌用语

6.讲实话,不说谎

7.按时上学,不旷课、迟到、早退

8.遵守课堂纪律,不做小动作等

9.集合排队做到快、静、齐

10.关心集体,有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

11.升国旗、唱国歌时立正、行礼

12.能说得出10位民族英雄和伟人

13.说得出家乡的可爱特点

14.爱护花草树木,懂得绿化

15.爱护有益的动物,爱护公物

16.自己的事自己做

17.交往活动中,有礼貌、合人缘

18.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初浅认识

学会学习

1.有好好学习的愿望

2.喜欢阅读有益书报

3.能经常问“为什么”

4.能做好课前准备

5.养成先复习后作业习惯

6.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7.作业认真,做完能自查一遍

8.能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9.能参加小组学习讨论

10.积极举手发言,思路清楚

11.能经常运用汉语字典

12.学会观察,会写观念日记

13.会收看电视,能简述大意

14.上课或看书时作简要笔记

15.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16.会写请假条和留言条(申请书)

17.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纸工)

18.能经常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二)完善课程体系

在整体优化原则指导下,根据人格教育的需要,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将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

1.学科课程。建立“各科教材人格教育因素分析表”,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学科课程教学贯彻落实人格教育的有关内容;对于学科中人格教育内容与要求比较薄弱的,要求实验教师根据人格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科特点及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科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增补与调整;加强科际联系,从整体优化的原则出发,要求全体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充分分析、研究各科教材教法及学法,力求使各科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教育整体去影响学生,提高各科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

2.活动课程。我们对实验班开设的活动课程分班队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劳技活动等六大类。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活动课程列入课表,并制订“实验班班队教育活动进程表”,按计划开展人格教育活动。如1996年3月—7月实验班开展的主要活动就有:自理生活能力竞赛(第五、六周)、班级之最评选(第九、十周)、交往的学问(第十一、十二周)、互助游戏(第十三、十四周)、“我的小天地”设计(第十五、十六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知识竞赛(第十七、十八周)。

实验班已开设的经常性的活动有:“小天鹅文学社”、“趣味数学”、“发明大王”、“芭蕾小组”、“小小书画家”、“唐老鸭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活动”、“我是小市民”、“劳动小能手”、春游、秋游和夏令营等活动。

在活动课程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活动的设计。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精心组织活动的内容(步骤),强化活动的效果;同时注意活动的连续性,不断深化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意义。

3.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它一般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出来,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来施行,而是通过暗示、模访、感染、认同等方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潜在课程内容广泛,很难进行全面设计与实施。结合全校的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以下几方面。(注:陈祖玉:《开一片心理健康的沃土》,《中小学管理》1996年第4期。)

(1)按“学园、花园、乐园”要求优化校园环境。

(2)按“文明、勤学、守纪、创优”要求形成优良校风。

(3)重视优良班集体建设。

①形成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

②创造严肃认真,充满竞争和进取的学习环境;

③强化角色管理形成的情感环境。

(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根据“全体性、全面性、合作性、层次性、发展性及优效性”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

1.尝试构建“素质人格化”教学模式:确定目标—优选内容—优化进程—评价反馈—指导运用。努力建构以此模式为基础的,适合各学科的教学子模式(群)。如尝试构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习目标—教给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引导讨论答题—师生反馈评价—举一反三运用。

2.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出发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3.试行以“异质小组”为主的“合作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共学的积极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4.优化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最优化有关理论,进行尝试,力求创新。

5.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开展班集体质量评估

如果每一个班集体都有共同的目标、有严格而统一的自觉纪律与行为、有健康的舆论和优良作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组织力量和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开展了“班集体工作量化评估”工作,尝试对班集体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把学校所开展的这项工作和实验中“关心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拟订关心集体教育的目标与要求;确定教育内容:树立集体观念、遵守集体决议、正确处理集体中的相互关系、维护集体荣誉等。这其中我们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合作的同伴关系作为教育的重点。

(五)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实验取得成效的关键。本实验一开始,我们就把普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放在首位,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1.建立学习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班教导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实验组成员会议,研究实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定下一阶段实验工作要点或进行理论、业务学习。

2.提倡教师要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调整改进的依据。

3.要求实验教师坚持记实验日记(观察记录),每学期写总结,每学年写论文。

4.以在职进修为主,适当安排短期培训,建立帮教结对、公开教学评议制度。

5.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六)发挥家庭与社区教育的作用

人格教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起来。如果三种教育标准不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增加混乱性,从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来统一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形成合力,贯彻人格教育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验的需要及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要求明确、内容具体、形式多样。

四、实验的初步成效

在实验班结束低年段学习任务时,我们对实验教学的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与对照班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成效。

(一)学生人格特征得到良好发展

前面我们所拟订的小学低年段学生素质与人格发展的操作性目标体系,既是作为目标导向进行实验具体执行的依据,又是实验评价参照系具体执行的依据。由于每条指标都是一个积极的综合变量,对其达成情况,我们作质的评定,分为“做到”、“稍欠”、“须努力”三等,定期(每学期二次)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表2 是低年段结束时评价结果(N=30)。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人格特征发展综合评定结果(%)

自理自护 理想觉悟 善良正直 社会公德心

等 次 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

班班 班班 班班 班班

做 到 75.6 69.860.3 54.2

76.3

61.7

85.9

83.3

稍 欠 20.6 23.830.8 35.8

19.2

33.2

11.7

15.2

须努力

3.5

5.0 8.9 10.04.65.91.31.5

交往 合作集体性 自我教育 求知好学

等 次 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

班班 班班 班班 班班

做 到 75.4 64.26963.8

72.1

61 70.1

59.0

稍 欠 20.5 27.724.2 29.6

23.0

35.9

26.3

34.8

须努力

3.7

7.0 4.8

7.34.04.23.46.1

一般学习知能

实验 对照

班班

做 到 65.8 55.2

稍 欠 27.7 37.0

须努力

6.5

7.8

从表2可以看出,在自理自护、理想觉悟、善良正直、 社会公德心、合作集体性、自我教育、求知好学、一般学习知能等有关人格特征方面,实验班学生能够“做到”的百分比全部高于对照班学生,其中最高相差14.6个百分点(善良正直),最低相差2.6 个百分点(社会公德心);实验班“稍欠”、“须努力”的百分比全部低于对照班学生。实验促进了实验班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健康发展。

实验教师观察记录、积累的个案材料,也显示出实验的介入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案例略)。

在1996年—1997年学年结束时,根据学校研究制订的“班集体工作量化评估表”的评价结果,二年级六个班中得分最高的刚好是两个实验班。这也表明实验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二)学生智力发展情况

实验班学生智力发展情况如何呢?这是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实验教师所担心的问题,或者说,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一个大家普通关心的问题。1997年7月初, 我们请心理学专业人员用华东师大心理系编制的“团体儿童智力测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随机抽样)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智商等级分布

智商等级实验班对照班合计

优秀(IQ≥120)336

中上(110≤IQ≤119) 103

13

中等(90≤IQ≤109)

26

20

46

中下(80≤IQ≤89) 3

12

15

临界(IQ〈80) 37

10

合计 45

45

90

经x[2]检验,x[2]=11.54,P<0.05,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智商分布有显著差异。实验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教师素质有所提高

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全面提高素质 优化人格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增强了科研意识,改变了教育观念,初步形成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两年来,实验教师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有三篇,计约1.5万字,教师小结和总结材料近8万字(有待进一步总结与发展)。

本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1.综合性实验的操作问题。由于综合性实验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根据教育及研究的需要有效地进行“分项实施、分工协作”问题。

2.操作性目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问题。我们根据有关理论研究的成果、近十余年来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的成果及我们的教育实践经验拟制了操作性目标体系,它有没有代表性,是否科学,还需要再探索。

3.构建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优化学生人格发展的主渠道。如何构建体现本实验研究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4.实验的评价问题。对于综合性实验如何进行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也需要研究

5.教师的实验意识问题。教师是实验研究的主体,如何增强教师实验研究的意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验取得成效的关键。

标签:;  ;  ;  ;  ;  

小学生(低龄)人格教育的实验研究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