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论文_张艳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论文_张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中心小学 442512

课程改革实施至今,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别是语文的人文性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异常活跃,师生显得轻松和谐。然而,看似精彩纷呈的表面背后,恰恰是语文文本的偏离、教学本色的丢失。崔峦老师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清醒理智、遵循规律、追求内涵,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

语文教学的文本主要是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极具典范性、时代性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只有潜下心来,切实走进文本、研读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才能真正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

于永正老师曾说:“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文本,做到心中有文本,才能在教学中教好学生阅读好文本,进而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对教材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而不是脱离文本主流的随心所欲。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搭石》一文时,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整合,抓住文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激发善良的人性美,使学生也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如此,简简单单,立足文本,抓住重点,带动学生潜心会文,效果很好。反观另一位老师,教学同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介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名言导入,引导学生叙说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老师讲雷锋的故事等,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分钟,看似教学知识量很“丰富”,实则是忽略文本的随意发挥,感觉画蛇添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走进文本的最佳途径就是“读”。本色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与文本深入对话,在通读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段、经典词句反复进行朗读,细细赏析和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吸收文本的精华。

当然,回归文本,并非去走脱离实际、轻视实践的老路,更不是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有效阅读,更好地体味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

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启迪思维。

由于受教学时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有的教学实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导致学生认知可能比较困难,甚至出现一些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语文教学要敢于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找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活动结合,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在观察中体味文本,从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例如:让学生来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朵,看云彩的变化;让每个学生准备几粒豆子,在家悉心培育,细心观察;通过走进社区,去和人交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参加辩论会,辩一辩“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时学生会发现,语文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没有生命力的几个词汇,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活实际。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可能是学生常见的或者是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缺乏直观感受,如果硬生生地从字面去理解,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适当配以声音、图片、视频等,再现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让学生在看、说、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

三、让语文教学回归真实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本真之义,是课堂教学追求的应有境界。无论在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中,学生都应该成为真主体,身临真情境,收获真知识与真体验。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问题一抛出,不过短短的几十秒,就有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条理清晰地回答,而且答案近乎完美。接着,在老师的诱导下,教室里立刻响起有节奏的“啪、啪、啪”三下掌声予以表扬。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一个问题,依然获此殊荣。整节课表扬不断,掌声不断。很显然,这是“有准备的课堂”,在下面多次演练,甚至让学生背下答案,这样的公开课有什么价值?不过是一场排练已久的表演而已。

课堂教学不是舞台表演。崔峦老师说:“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有特色的、符合课改方向的课才是好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课才是好课。”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在不断产生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打破教材,讲真话、抒真情、求真知,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一片虚伪的赞扬声,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真实的自己,不断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忘了语文的“初心”、丢了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让学生在简朴的、真实的、有效的语文教学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增长知识和才学,提升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