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几点思考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几点思考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关于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提:明确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定位

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问题。国有企业的功能,概括起来讲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地方政府的需要,即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需要。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内容:

1.服务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需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盈利水平低,其他经济成分不愿进入,国有企业理应存在于这两个领域,比如在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中,宝嘉恒基础设施公司、朝阳公园、世奥公司、垃圾处理中心、环卫中心等都分布在上述领域。

2.服务于地方城市功能的需要。特别是作为直辖市、中心城市区(县)一级的国有企业,这个功能愈显重要。根据北京市新的城市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区“十一五”规划,朝阳区提出功能区带动战略,即建设CBD、奥林匹克和电子城西区三个功能区。功能区是朝阳区未来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国资委代政府起草了《关于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在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中,将要明确国有企业建设功能区的意义、总体要求、具体内容和政策保障等。据此,朝阳区提出打造功能区的核心企业,将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昆泰集团定位为建设CBD的核心企业,将望京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开发公司定位为建设电子城西区的核心企业,将世奥公司定位为建设奥林匹克功能区的核心企业。毋庸置疑,国有企业是功能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功能区建设方面,国有企业具有其他经济成分无可替代的优势,是实现政府意图的重要手段。

3.体现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朝阳区未来将发展四大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这四个方面国有企业都可以发挥引领作用。比如说,望京综合开发公司将在电子城西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朝阳公园、潘家园将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世奥公司、郡王府等将引领文化体育休闲服务业发展。另外,像朝开公司承担政府土地一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

总之,一句话,国有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地方政府的需要。

二、依据:地方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战略规划或意见

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在明确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定位的前提下,还必须遵循一个总体性的战略规划。在具体操作中,中央和北京市制定的是指导意见,考虑到区(县)这个层面,实际操作性的东西比较多,笔者认为研究制定一个地方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意见较为合适。

1.重新认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一度强调国有资本退出比较多,特别是2003年以前。一方面,国有经济从中小企业退出,另一方面,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据统计,约5000户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退出市场,涉及职工100万人)。从全国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加职工身份置换,以及破产等,基本完成了中小企业的改革问题,但是对于国有大企业的改革,是不是仍然遵循“退”的原则。最近,从方方面面看,国有大企业的改革不再一味地强调退出,而是企业之间的重组和合并。原因在于,其退出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无论是国退洋进、国退民进,还是国退内部人进,对于国有大企业改革都有问题。国退洋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主权,国退民进,中国的民营企业尚未长大,国退内部人进难免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所以现在从导向上更多强调企业之间的重组,其实质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中央一级企业从196家重组为149家,目标是到2010年重组为80~100家左右。北京市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从74家重组为53家,目标是到2010年重组为40家左右。朝阳区国资委成立以来,重组了8家企业,目前监管一级企业为21家,未来将调整为10~15家左右。

2.朝阳区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基本思路。依据新的城市规划和全区“十一五”规划,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朝阳区提出了“三个优化和三个集中”的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思路。具体来说,一是优化国有资本在区域内的分布,推动国有资本向功能区的发展建设集中;二是优化国有资本在行业间的分布,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业和文化产业集中;三是优化国有资本在企业间的分布,推动国有资本向实力较强的企业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研究,现在全区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在区域分布上,明确国有资本将向CBD、奥林匹克和电子城西区三个功能区集中。在行业分布上,国有资本将集中在四大运营板块:一是商业资产运营板块;二是房地产和土地一级开发资产运营板块;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资产运营板块;四是文化体育休闲服务业资产运营板块。在企业分布上,如前所说,经过调整和重组,区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将在10~15家左右。

三、途径: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恰当方式

在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依据地方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战略规划或意见,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和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的方式和途径,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关键。

1.国有独资公司应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说以往的改制,目的是为了搞活经济,释放被体制束缚的生产力,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改制而改制的话,那么,现在的改制,是在明确了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前提下,在遵循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战略规划下,加以推进的,应该说,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如何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上述需要保留在政府手里的国有企业搞好搞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制方式的选择。

就朝阳区国资委监管的企业而言,18家企业中已经改制的4家,正在改制的1家,占28%,还有72%的一级企业尚未改制。虽然还有一些遗留的小企业仍需退出,但全区改制的重点是分布在前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土地一级开发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需要国有资本集中的领域,且这些都是规模相对较大、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国有企业。对于这些需要保留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我们采取了下列改制形式:(1)上市。比如京客隆2006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8年初转香港主板。(2)分立改制。如朝开公司引进万科作为战略投资人,分立改制。(3)组建国有独资公司。目前,已将两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未来2~3年内还将由5家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

在上述改制方式中,需要强调的是,组建国有独资公司具有特殊的意义。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这些领域需要保持政府对它们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国有独资公司有几个好处,一是改变了企业的法律形式,由传统企业变为现代企业;二是由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政府以出资为限来承担有限责任;三是可以明晰资产和产权关系;四是可以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制衡。

2.小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重组退出。对于一些小企业,通过三种形式加快重组步伐:(1)合并重组。(2)托管重组。(3)破产重组。

总而言之,现时期的企业改革重组是在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依据地方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战略规划,通过包括组建国有独资公司等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

标签:;  ;  ;  ;  

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几点思考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