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其不良反应防治论文_刘春雨1,洪晓丽2

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其不良反应防治论文_刘春雨1,洪晓丽2

刘春雨1 洪晓丽2

1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财贸联工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总结其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的中药注射剂处方5 013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统计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记录不合理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所涉及患者一般资料,探索影响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并总结合理用药对策与不良反应防治措施。结果:本研究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中药注射剂处方295张(5.88%);不合理用药情况中占比前3位的为超适应证用药(34.24%)、超剂量、超浓度或过快滴注(28.81%)、超疗程用药或无医嘱下长期用药(17.97%);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51例(17.29%),最为多发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系统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岁、合并用药是导致使用中药注射剂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34.106,P=0.000;OR=4.952,P=0.004)。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状较为普遍,临床应加大管理力度,促使临床依据中医辨证的理论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范围,保证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影响因素;防治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在现代制药技术下将中药材中的有效物质提取精制而成的无菌制剂,其使用方法包括肌内、静脉、穴位注射,相对于其他中药剂型而言,中药注射剂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且见效快,在危急重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鉴于我国具体国情及基层医院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在基层医疗机构更为普遍,但由于其成分复杂、提取工艺难度高、上市前临床试验不全面,不合理用药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增加:如2014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报告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为12.7万例,较2013年同比增长5.3%;因此关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合理性引起临床及社会广泛关注[3-5]。本研究着重分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原因,尝试提出合理用药对策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以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的5 013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处方中主要中药注射剂品种为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27种药品。

1.2 研究方法

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为《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手册》[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8]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合理性评价的内容包括适应证、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配伍及联合用药、用药过敏史、特殊人群使用等方面。

统计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应用Excel表格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归类。

观察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期间主要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的药物相关因素,如溶媒选择合理性、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合并用药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对不良反应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处方有295张(5.88%);不合理用药情况中占比前3位的为超适应证用药(34.24%)、超剂量、超浓度或过快滴注(28.81%)、超疗程用药或无医嘱下长期用药(17.97%)。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51例(17.29%);最为多见的3类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系统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用药后第1天的有12例(23.53%),第2~7天的有16例(31.37%),用药7 d后的有23例(45.10%)。

2.3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发生不良反应组中女性患者、<10歲、有过敏史、合并用药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岁、合并用药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34.106,P=0.000;OR=4.952,P=0.004)。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肿瘤等的治疗中优势显著,但同时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其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引起临床广泛关注[9-10]。

本研究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率为5.88%;不合理用药情况中占比前2位的为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超浓度或过快滴注、超疗程用药或无医嘱下长期用药;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典型案例有: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或丹红注射液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部分医生将其用于外伤性疾病;2)胃炎、腰椎间盘脱出患者超适应证使用补益类药物,如参麦注射液。超功能主治用药典型案例:羊水过多者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主治范围为“用于治疗心绞痛,也可用于心肌梗死”。此外,该药物的应用也存在超剂量使用的问题。超剂量使用药物可能引起抗体滴度变化,增加内生致热原的释放,进而易导致更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调剂时药师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的原则,严格把关[1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法用量不适宜有以下类型:1)配伍禁忌:如瓜蒌皮注射液说明书中强调该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但部分患者应用该药物与复合磷酸氢钾配伍,使皮疹、瘙痒发生的概率增加;2)溶媒用量不足:如50~100 mL的艾迪注射液在应用前应先稀释于400~4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但临床以250 mL溶媒对该药物直接进行稀释后给药,用药后患者发生头晕、头痛等现象;此外溶媒使用不当也可能诱发致热原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肉芽肿、局部组织血栓等不良反应,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中需特别注意溶媒的选择与合理应用[12]。

较多学者认为,中西药联用不适宜[13-17]。本研究发现:有患者擅自在服用华法林的同时联用疏血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皮肤出现瘀斑,且凝血功能随之异常。中药注射剂与其他剂型的中成药联用也存在安全隐患:1)功效主治相近的中成药叠加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在临床较为常见,给药的同时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后患者主诉失眠的报道增加;2种或多种中药注射剂的连续应用时未间隔使用,或未进行冲管操作:连续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数分钟部分患者发生胸闷、全身皮疹;提示临床在应用2种及以上中药注射剂应避免连续输注,这可能与中药注射剂提取工艺的复杂有关,提取过程中鞣质、淀粉、色素、蛋白等物质残留于药物制剂中,联合用药为氧化、聚合等化学反应的发生提供有利环境;pH变化下析出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风险[18-20]。本研究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17.29%,不良反应类型中占比前3位的为皮肤系统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岁、合并用药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提示:辨证施治为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基本原则,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以此为依据,用药前应事先辨清患者体质强弱,分清病情轻重缓急,结合用药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肝肾功能等资料,在用药说明书指示的安全范围内选用中药注射剂品种,合理制定给药方案,规范给药,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体征及生理变化,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在儿童、老人、妊娠妇女等特殊人群中应注意剂量的选择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为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并对相关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建议在医师及药师中加强中医诊断、辨证施治、整体观念的培训,督促其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使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及特殊情况合理开具中药注射剂处方,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开具处方时尽可能规避中药注射剂与西药、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的联合使用,无法避免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则应确保用药间隔时间;鼓励基层医院医生注意搜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并对相关报道进行学分析总结,指导自身合理开具处方的同时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严格按照说明书适应证用药,合理掌握药物用法、用量及使用范围,谨慎联合用药,用药前了解患者过敏史,这是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也对提高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美君,卢洪敏,林玉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122-1123.

[2]武晓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1):76-77,79.

[3]徐克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6,33(7):411-413.

[4]李晟琰,苏秋平,李连茂.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23):3298-3300.

[5]赵慧,林燕,陶红慧.我院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J].中成药,2016,38(9):2088-2092.

[6]黄世敬,俊维良.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22-126.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37-245.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45):21.

[9]黄秋燕,周艳玲.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102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學学报,2017,34(3):431-433.

[10]薛强,汪宇,张旭.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合理性使用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3):288-290.

[11]程军,韩一萱,张士洋,等.36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7(2):113-116.

[12]潘京京,王娟,王惠川.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4):425-427.

[13]胡曼曼,徐智锋,朱淼勇.肿瘤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5):297-299,301.

[14]马红芳,孙红爽,陈赫军,等.某院外科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6,32(1):96-97.

[15]宋毅斐,孙世光,刘健.脑病科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药物利用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25(9):573-577.

[16]李惊雷,郑君君,张曼,等.基于医院集中监测对参麦注射液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再评价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94-97.

[17]郭跃山,王金刚.北京市回民医院2010—2014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4):83-85.

[18]乔宝红,宋颖,张英姿,等.门急诊静脉输注中药注射剂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2):386-391.

[19]李薇,沈剑,侯宏伟,等.2015-2016年鄂州市中心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7):993-998.

[20]谭喜莹,田磊,周竹琇,等.基于某大型中医院2013-2016年中药注射剂专项整治活动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监管[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179-184.

论文作者:刘春雨1,洪晓丽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其不良反应防治论文_刘春雨1,洪晓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