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产业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6月中旬,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召开了一次“云南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20多位专家就如何更好发展云南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摘录如下。
邵琪伟(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任):全国各省市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产业雷同的趋势。云南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劣势,要充分利势避短。首先,要正确选择主体产业;其二是重点突破优势产业;其三要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老)产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再就是加快引进项目的速度。最后请求省市政府帮助解决几个问题:
1、金融政策的扶持。一是要求给我们一定规模的贷款,从全国看,对高新技术开发区没有信贷规模的仅有我们云南;二是给我们批一个信用合作社或发展银行。
2、对已经运行的风险投资公司,按1992年国家工商总局6号文件的规定全部兑现和落实。
3、尽快促进财政体制的实现。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上都有财政体制。由于我们没有财政体制,1991-1995年的财政部分返还就无法解决。
4、建议省市政府组织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进入开发区实施,在土地出让价格上我们给予优惠。
李建猷(省机械厅总工程师):光栅技术在外国多是首先进口,满足国内研究、生产需要,经过消化吸收、研究、制造,再出口,我们也可走这条路。我国、我省有基础,有力量研制那些目前正在进口,而且进口趋势很猛的产品。
吕春朝(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除中央规定的优惠政策都执行外,只要地方政府有权给的优惠政策都应给。
我省被誉为植物王国,也就是有基因资源,因此建议研究基因工程,创造新物种;研究细胞工程。如我们研究的固氮剂,每公斤60美元,现在是120美元。
我们与开发区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我们的优势是有技术,可开发项目。而开发区正缺少项目,可以借助于开发区使研究的项目产业化。
元树勋(昆明冶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云南有基础的高新技术是生物、生物医学、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
关于发展新材料在大方向上都一致,但具体的项目、产品哪个可以形成产业,应该更多的深入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更准确些。
毛禹功(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重点突出的高科技规划,再根据实践不断修改调整,然后把规划广为宣传,使每个科技人员(包括大专院校)知其方向、重点,在科技工作中使自己的科研与省的发展重点接轨。
其二重视二次开发,中间实验、设风险资金。只有这样做,高新技术才能产业化。
其三产业化必须加强产业链协作。
其四重视工程、社会、决策科学对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
其五重视科技信息网的建设。
其六重视人才的超前培养。高新技术的载体是优秀的技术人才。没有人才甚至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能吸收、消化,更不能有成效的应用。
张敖罗(省科委主任):考虑我们高新技术目标时,不是结合资源而是要结合一支队伍,积累的成果和现在科学上、行业上的优势。在我省科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必然有我们云南的特点。另外就是拿来主义,不管是国内或国外的,能拿就拿来。集中目标、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加强协作、提高效率这是我们坚持若干年的工作方针。有三个领域是有把据的,其一是生物技术,我省形成批量生产的有依康酸、新生物药蒿甲醚;其二是光机电一体化;其三是新材料。三个领域面非常宽要选准重点。
引进高新技术和我们的高新技术改造我省传统产业,有苗头的就可产业化。对中试基地,云南省给了支持但仍满足不了需要。我省综合科技能力在全国排在第19位,与全国30个省市比较,可以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搞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规划要同时考虑到培育人才和200位学术带头人的问题。
标签: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