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上的应用与思考论文_余平,杨超,李浩虹,董迪烽,茅源,李兵(通讯作者)

1.长沙医学院2013级本科临床6班 湖南长沙 410219;

2.长沙医学院2014级本科临床5班 湖南长沙 410219;

3.长沙医学院2014级本科临床教改班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探究在PBL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在我校2014级临床专业中随机选出四个班,并相应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对两组的问卷调查和教学考核来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PBL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长期以来,解剖学教学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良好学习方法的医学人才的新教学模式,力求使医学生把系统解剖学知识学得更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教学的需要,PBL教学法出现在了教学人员的视野中,由于其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学习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以很快在多个教育领域得到了推广。因此,本文旨在对PBL教学法应用效果的探讨[1,2]。

1.PBL教学模式的定义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PBL教学法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3]。至今已经历了40多年的历史了。

2.教学对象及方法

2.1教学对象

本次研究中在我校14级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课程随机抽取了四个班,将其随机分为了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基础及入学成绩均无明显差异。

2.2教学内容及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授课教师为解剖学教研室同一名专职教师,解剖学总学时数相同,每月集体备课一次,授课进度相等、授课内容均为心血管系统。

授课方法:对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法教学,理论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课、记笔记为主,师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实验课上,教师对着标本模型进行示教,学生按着教师的讲解进行结构的查找。之后教师巡回指导答疑,形式较单一。对实验组进行PBL教学法教学,将班里人员进行分组,平均5-6人为一小组,并分别选出组长,负责相关教学的实施。TBL教学具体分为以下三阶段[4]:(1)自学阶段:教师在查阅文献资料、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并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流程,并将教学流程通过各组长分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上,便于他们根据教学流程来提前自主学习、相关资料的收集和问题的讨论等。(2)讨论学习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病理问题的特色,引出预先设定好的教学问题,并让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认可的答案。随后在组与组之间讨论每组的答案,得出大家认可一致的答案。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3)应用知识训练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所学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模拟问题,同样以先组内讨论,再组间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的顺序进行。此后,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进步的地方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错误的地方加以指导,便于改正。

2.3评价方法

2.3.1学生评价: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分发含六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们这段时间对PBL教学法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分析。

2.3.2考核评价:在教学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统一命题和统一阅卷的形式,对所得出的成绩进行比较,包括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

2.4统计学处理

整理得到的所有数据,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spss19.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小组之间的比较采用了t检验,若p>0.05为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若p<0.05为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3.结果

3.1两组学习成绩测评结果。实验组的客观题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主观题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4.讨论

PBL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该模式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核心,将课堂教学以单一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讲授、讨论并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PBL教学法好处颇多,但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PBL直接完整地应用各大专院校当中还有存在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比例过低,很难形成一名教师带领几名同学组成讨论小组的可能。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完全有效地应用PBL的教学模式。其次,由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一直都接受传统式教育,对于向PBL的教学模式转变,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此,PBL教学法下进行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张丹晔,崔雷.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热点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

[2]曲德伟,韩雪晶.浅谈L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9.1.

[3]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152.

[4]陈伶利.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医药指南,2011,9(8):6-8.

作者简介:余平(1994—),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2013级本科临床专业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李兵(1986—),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市人,助教,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论文作者:余平,杨超,李浩虹,董迪烽,茅源,李兵(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  ;  ;  ;  ;  ;  ;  ;  

PBL教学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上的应用与思考论文_余平,杨超,李浩虹,董迪烽,茅源,李兵(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