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第二小学 南部 63730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才能提高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营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才会 爱屋及乌地因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设计精彩新奇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往往是影响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个精彩而新奇的新课导入,比如别具一格的提问会马上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导入时,我经常用实物、图片、故事、多媒体、播放音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学习调控情绪》一课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染店,天下雨时,她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睛的时候又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太太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故事讲到这里,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它平铺直叙地讲下去,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这一开放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大增。在教学中,用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明白道理,理解知识。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学生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一文时,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不少同学觉得无从下手,我解释说:“要想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就要掌握交往艺术,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具体需要怎么做呢?”这时同学们豁然开朗,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使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自然会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四、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思品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学第五册《爸爸妈妈真辛苦》一课前,我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无法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更无法产生感激之情, 所以在课堂上我就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首先,我播放课前设计的课件展示一系列孩子出生到上学学习的感人画面,配上深情的旁白。优美的音乐和图景把学生带入温馨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以一件件饱含父母关爱的平凡小事,催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亲 切回忆: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我的?随后,再一次运用课件展示某些孩子不关心父母的表现,引发反思:我有过这样的行为吗?两组案例呈现,让学生了解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懂得做子女的也要关心父母。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五、联系实际生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下课了,放学啦》的第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从学生身边拍摄的录像,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讨论下课后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然后分组参与编儿歌活动,编好后以组为单位唱一唱、演一演。接着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开展“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回忆下课时“我”在做些什么,“我”做得对吗。当下课铃响时,老师说:“小朋友下课了,你想做什么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老师的这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六、使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用鼓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赞美,能让教师获得学生的好感,拉近师生关系。在批改作业时,除了批改分数,我还会适当的写上鼓励性评价用语,如“你真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会写上“加油!老师相信你。”这样做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的鼓励、信任、支持是学生成功的基础,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总之,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只要我们努力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作者:张正刚
论文发表刊物: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论文; 老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