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力的企业集团共有资源配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企业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4)07-0020-04
协同理论最初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蔓·哈肯(Hermann,Hakan)对激光现象研究后提出来的。他认为,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协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这种相互协同作用,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他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现代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统计学与动力学相结合的考察方法,通过对系统演化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和揭示出系统普遍存在的协同规律。
一、协同与企业集团协同力:内涵分析
1.协同的内涵
近几年来,学术界在研究经济社会问题时,虽然把“协同”作为一个范畴,但却没有达成共识,主要还是停留在系统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层面上。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H·伊戈尔·安索夫认为,“协同是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的事业。”[1]他较早地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即为什么企业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亦即企业取得有形和无形收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
日本战略专家伊丹广之(Hiroyuki,Itami)认为,“通俗地讲,协同就是搭便车,当从企业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企业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益就发生了。当若干领域可以同时使用某种资源而不会影响其他领域对这种资源的使用时,协同效应就产生了。互补性资产主要是通过对可见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而协同效应则主要是通过对隐形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2]罗伯特·巴泽尔(Robert,Buzzell)认为,“协同是相对于对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协同创造价值主要有四种:对资源或业务行为的共享、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企业的相似性以及对企业形象的共享。”[3]
在协同学中,“协同”是指事物在一起所发挥的作用,即协同作用。具体来讲,就是指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或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从而产生出新的结构和功能。协同可以使经济组织更有效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资源和技能,协同意味着只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识别发展机会的意识,经济组织就可以不断扩大其规模。
2.企业集团协同力的内涵
波特在1985年发表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强调了“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并用大量篇幅来分析和论述各种“相关性”及如何实现的问题。有人以为协同效应已经过时,只不过是理论设想而已。事实并非是协同存在某些本质缺陷,而是由于经济组织缺少理解和执行协同效应的能力。
协同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经济组织通过管理活动用于组织,协调和开发资源以创造价值和竞争优势的才能。企业集团协同力。是指企业集团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基础上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有效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交易系统的有机组合体,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才能和知识体系。“协同力”是研究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核心概念。
任何一个企业集团都是由各种最基本的能力所构成的,这些基本能力之间相互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还是互为补充的。但我们假设企业集团这些基本能力是可以分离的,能力与企业集团经营活动之间也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换句话说,有些能力可能支持好多种经营活动,甚至支持不同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企业集团协同力就是这种类型的能力。
协同力是企业集团的一种专用性无形资产,企业集团用于协同力培育的投资具有高度的专用性。协同力对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是协同力的主体。然而,协同力又并非存在于企业集团内部任何单个人、任何成员企业中,而是置身于企业集团的组织环境中,必须通过规范的组织架构来加以体现。协同力是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知识形式。事实上,将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协同力是绝大多数对其他经济组织来说既难于获得又难于控制的知识形式。
企业集团协同力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协同力是企业集团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集团拥有的主要稀缺资源或资产,就其本质而言,企业集团是一个协同力体系或协同力的集合体。第二,协同力决定了企业集团的规模、边界和范围,并最终决定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第三,企业集团协同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和人员目标的动态变化,协同力这种稀缺资源也必须持续不断地积累、培养、开发与运用。
不同的企业集团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积累了不同的知识和才能,因此也就具有不同的协同力,企业集团创造价值是以其运用协同力来对其内部共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基础的。因此,不同的企业集团也就具有了不同的价值内涵,表现为不同的特质。协同力是企业集团积累性学识,不是通过相应的要素市场买卖获得的,也不是企业之间简单并购所能达到的。企业集团协同力是通过自身学习加以积累的,它是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保障。
不同的企业集团所具有的协同力相互之间是难以替代的,这与企业集团知识资源的特殊性质有关,企业集团可以采取某种合法的手段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和商标等无形资源。不同的企业集团拥有不同的协同力,它们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也就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绩效。
二、企业集团协同力的构成基础
为了全面理解企业集团协同力的内涵,我们除把握其基本特征以外,还必须从资源和才能,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把握企业集团协同力的构成。[4]
企业集团协同力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上的,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就其本身而言,资源几乎没有生产能力,是生产活动对资源进行组合和协同。一般来说,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财力等有形资源,以及知识、管理等无形资源,这些资源依赖于特殊的人和他们的技能,而且知识的无形资源还包括“产权”这一独立于特殊的人并受到法律保护的资产。格让特(1991)把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
一般来说,企业集团协同力通常在其内部形成,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则是在市场上获得的资产,或是在企业集团协同力影响下在其内部积累形成的知识无形资产。一方面,企业集团协同力的有效应用依赖于其资源的储存;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资源的获得依赖于其协同力的运用。企业集团协同力不只是其内部共有资源的集合或资源束,更是企业集团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成员企业之间、成员企业相互之间,以及员工与其它资源之间相互协同的复杂系统模式。“企业集团协同力是能够发挥特殊职能的资源集合体”。[5]
企业集团协同力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才能基础之上的。企业集团才能代表其内部共有资源完成特定任务活动的生产能力,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是企业集团才能的基础,企业集团才能是其生产力的主要源泉。企业集团才能是构建和确定其内部共有资源组合的生产力,企业集团的经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企业集团的内部共有资源和才能为基础的。企业集团才能构成了企业集团经验基础上的能力,从而为企业集团的生产构建和确定一种资源组合。企业集团协同力包含两个类型,一是技术的或功能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协同力,另一是组织的或管理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协同力。企业集团才能更多地反映其内部特殊性职能的主导作用,而企业集团协同力则反映了更广泛的企业集团管理者的主导作用。总之,企业集团才能是一种低层次的职能或技能,而企业集团协同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者才能,是建立在企业集团才能的基础上的。
企业集团协同力也是提升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证。企业集团竞争力由融入了经营战略、外部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源和协同力所构成。资源提供了建立竞争力的基础,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是由企业集团拥有或控制、并使得企业集团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对于其建立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集团经常在使用共有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内部共有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集团共有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协同力,这是产生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本质动因。
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是其竞争力中一些最为本质和关键的因素,或是竞争力系统产生的集中和统一的结果。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是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不同行业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集团资源和能力中那些关键的、最能使其保持竞争优势的因素组合。因此,企业集团协同力也就是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集团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是企业集团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等协同优势在竞争市场上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是沟通市场需求、机遇和技术进步的桥梁,同时也是企业集团协同力的目标。企业集团协同力通过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完善和发展,使得企业集团能够提高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提高解决问题与使用知识的效率。从企业集团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企业集团协同力在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但企业集团协同力并不能自动生成,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资源状况,按照技术发展趋势和目标消费者的价值要求,来确定企业集团协同力培育的关键目标因素。
三、“协同力—资源配置—经济绩效”: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理论模型
从企业集团协同力讨论中,我们简单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集团异质性与内部共有资源的配置对其经济绩效有着密切的影响。然而,企业集团的异质性来自于其协同力体系的差异,任何两个企业集团在协同力体系上完全相同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配置与其协同力有关,因此就与企业集团经济绩效有关。
协同力理论研究和揭示了各种不同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与自组织,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共同规律和共同特征,因此它被应用到经济学科中。在现实社会,企业集团内部都包含有数十家成员企业甚至数百家成员企业,企业集团的运作和管理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所属各成员企业、各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密切协同。企业集团协同力的高低成为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也即是衡量企业集团经济绩效好坏的关键。
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与企业集团的协同力密切相关,企业集团协同力强,其内部共有资源配置将会更有效率,也就是说企业集团在特定的资源供给条件下,产生出最优化的经济绩效。因此,企业集团应着眼于其内部市场的协同发展,引导努力跨越组织限制的积极的适应行为,更加重视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配置,从而产生出较高的经济绩效。
1.企业集团协同力是其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保证
最初组织具有有限的生产力,规模的扩张和范围的扩大被认为是依据管理者的能力而定的。企业集团协同力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企业集团相当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企业集团是一个资源集合体,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集团共有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如机器、厂房和资本金等,及无形资源如专有技术、专利和商标等。如何有效地配置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成为企业集团协同力研究最主要的经济意义。
尽管在广泛的共有资源面前,企业集团面临的挑战差异很大,但都包括了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静态层面由在相似的条件下通过利用共有资源以获得“类租金流”。企业集团获利能力方面,在每一个不同时点都存在差异是因为静态上不同的共有资源拥有的状况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动态层面看,企业集团拥有基于其内部共有资源配置基础之上进行决策所带来的资源储备,因此,有效的共有资源配置、开发和保护是其取得最佳经济绩效的必由之路,而企业集团协同力是发挥其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的保证。
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之所以把拥有协同力的企业集团看作是能获取高额利润的经济组织结构,不是因为企业集团相对于市场长期成本或者组织长期成本提高了收益,而是因为企业集团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协同力使其具有较低的市场成本和组织成本,或者说是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企业集团协同力向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或效用。
企业集团这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可以通过其内部在技术、生产、工艺、营销及品牌等方面的共有资源优势,运用企业集团协同力,调节共有资源在集团层面上的动态配置,达到消除过大的企业集团内部组织成本大大高于市场交易成本的现象。
2.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有效配置是其经济绩效的外化
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本文不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进行讨论,而只限于“资源配置的效率性”问题。但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并非只有静态意义上的内涵,而且还有动态意义上的内涵。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的外在表现就是以其有限的共有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集团静态共有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可以理解为使企业集团在生产边际内侧的生产可能领域进行的生产移动到边际上。但是,生产边际表示的是企业集团在当时的可利用技术之下的最大可能产出量,如果能够使企业集团生产边际随时间的推移而向外侧扩展,那么在同样的共有资源约束下企业集团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就是企业集团内部动态共有资源配置的效率性。
通过追求静态的共有资源配置效率,虽然也能部分地实现企业集团收益的扩大,但要想使其持续地扩大,就必须获得动态的共有资源配置效率,这也就是要求企业集团全要素生产率(TFP)必须持续上升。企业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是由诸多要素决定的,而其持续上升是与企业集团协同力高度相关的。企业集团协同力包括企业集团的新产品开发、新生产方式引进、新组织结构等形成中的竞争与整合所形成的“合力知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内部市场的作用,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协同与整合,但是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的非对称性,单凭价格信息市场不能充分成立,或者只依靠市场会产生道德风险而使企业集团内部共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企业集团内部市场失灵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降低企业集团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集团内部市场由于其经济主体的有限合理性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会伴随着时间因素的动态性而尖锐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认为企业集团协同力与其动态共有资源配置的效率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推论出企业集团协同力与其经济绩效也是紧密依存的。
标签:配置效率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