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科技不断进步,技术不断更新的年代,想要全面掌握电气设备的性能,使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就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以此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鉴于此,本文就电力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检查;管理;设备故障
1、电气设备故障原因
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元件,其可靠工作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气设备运转中,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此时必须要准确判断事故产生的原因,以便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目前我国在电气设备的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对电气设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日常工作中,也未对其进行档案检验工作,只有电气设备发生了突发状况时,出现了故障的时侯,才会想起对相关的档案进行检验阅读,这种情况下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最为及时的信息反馈,同样的也不利于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与交流,从而影响了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另外,在一些操作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心理上存在着侥幸心理,对于电气设备故障的警惕只局限于个别时候,这样的状态下,增加了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2、维修电气设备的操作顺序
(1)先问后修。当电气设备有故障出现时,在对其维修前,要先向养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询问,询问故障之前的工作环境和运行状态以及故障的表现。假如面对的设备有很强的技术性且有着很复杂的设计结构,那么要事先对设备主要性能和结构特点以及电路原理进行查看,只有了解到器件和电路的功能作用和连接方式等数据和信息之后,才能进行维修。需要注意的是,要依照相关图纸来拆卸设备。(2)由外及里的检查。首先,要对设备的外部有无缺损和裂痕进行检查,清楚其使用年限以及维修史。其次,再检查机内。另外,在拆卸之前,要将周边故障因素排除,然后才能拆卸。还有,不要急着对损坏电气部件进行更换。当外围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才能对损坏电气部件进行更换。(3)由静到动。在整个故障设备当中,电源部分故障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首先需要对电源进行检修。当设备没有通电的时候,要对保险丝和热继电器、接触器和电气设备按钮的好坏进行判断,找到故障所在。其次,实施通电试验。再次,对故障进行判断。最后,进行维修。
3、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现状
3.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电气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却没有建立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无法按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求进行管理。电气设备没有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与台账,使设备的管理工作困难加大。部分企业为树立设备操作人员的维护意识,制定了专机专人制度,但这一制度也无法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由于操作人员缺乏维护意识,设备维护人员工作松懈,在发生故障后相互推诿,这些都导致电气设备管理出现问题。
3.2、管理和维修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虽然设备管理者和维修技术人员是保证生产的重要群体,但这些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普遍不高,电气设备的全方位检查和管理常被忽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电气设备技术人员掌握的维修技术普遍落后,更谈不上设备维修技术的创新,并且没有针对发电厂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检修计划。当故障发生时,企业必须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解决维修问题。此外,普遍存在电气设备的缺陷故障没有详细记录的问题,这也给设备的运行安全埋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不到位
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管理内部和外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日常故障防范意识较低,未能够严格按照具体标准和要求对电气设备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不仅仅导致了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低下,而且由于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一旦出现故障为题,无法及时进行维护管理工作,拖延维护时间,对电气设备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4、提高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4.1、提高电气设备的维护水平
科学进行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养护,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使设备的持续运转得到保障。如果电气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应做好设备故障的预防工作,维护与管理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细致分析,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做好记录与保存工作。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时,找出故障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对设备进行检测与测试,根据故障原因,及时处理与维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第一,提高设备维护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开展培训,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意识。第二,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设备维护。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科学检测,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第三,制定科学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管理与维护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能,按照相关制度展开工作,确保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质量。
4.2、电气设备日常维护检查
(1)日常巡检。粗略地巡视设备内容和部位,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观察。在巡检时,要对照标准找到设备异常隐患以及现象,将初期的设备故障信息掌握,记录下需要检查的内容和项目、部位和设备故障点,这样能够助于点检人员更有方向且有目的的点检设备。(2)定期点检。为了使生产设备原有性能得以维持,依照预先设定方法以及周期,检查设备规定点和部位有无异常,尽早发现设备缺陷以及隐患,确保早日处理以及预防,这就是点检。在设备定期点检的过程中,作为设备的维修人员,需负责修复设备,确保生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按照相关人员提供信息,细致地检查以及修复故障设备。
4 .3、建立健全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制度
在发电厂电气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在制定过程中,需对电气设备运行特征和安全管理维护要求比较熟悉,对初始制定的制度要进行实施检验,以保障制定的制度符合本电气设备实际需要。考虑到企业设备的数量和功能等要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也要做出一些改变,所以说为了保障制度的长期及有效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先进的电气设备被广泛的用到各种领域中,所以更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其工作有效性和长期性。电气设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我们应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永强.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及维护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6.
[2]胡智为.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研究[J].西部皮革,2017,39(12):234.
[3]王斌.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实现与管理建议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210+287.
[4]韩魁隆.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53-154.
[5]白无忌.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54.
论文作者:马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制度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