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华[1]2003年在《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游憩需求增加,城市游憩广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场热开始兴起,但由于设计缺乏对人的行为、心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考虑,这些广场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优化城市游憩广场设计,创造出符合市民行为需求的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城市游憩广场空间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以环境行为学和和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城市游憩广场的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成都市为研究的地域范围,通过详细调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几个广场,对其使用人群、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城市游憩广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区位效应、宜人的气候、边界效应、小群生态、兴趣中心效应等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根据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整体建设和具体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设计建议和对策,指出当前城市游憩广场应增加数量、合理分布、形成网络、丰富空间、完善功能、增强动态性设计、提高人的参与性等,并对广场环境要素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优化设计建议。
陈欣[2]2016年在《城市广场休闲游憩空间游憩涉入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广场不仅承载着城市的游憩功能,且彰显着城市文化,是城市公共生活的触发要素,担纲着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重任。本文基于广场的社会本质及其文化内涵的研讨,由此关注到广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探讨游憩者在城市广场游憩空间中的休闲游憩行为特征,活动偏好,以及游憩体验和游憩涉入过程中的空间生产机制,力求从游憩者微观的层面来探求城市广场中的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以此来促使广场朝着更具人文关怀理念的人性化场所不断演进。本地居民与游客作为城市广场游憩空间体验的两大群体,优化其游憩体验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之下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居民与游客对于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涉入渐进过程的行为特征以及其中隐含的游憩空间涉入机制,和与之相关联的媒介塑造的镜像。本研究触及到游憩者对广场游憩空间的动态涉入,渐进过程以及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耦合路径,力争从较为微观的视角切入,以求从理论意义上和现实意义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与初衷。论文试图论证城市居民与旅游者对于城市广场的游憩涉入过程存在趋同性与差异性:城市本地居民在涉入过程中会以个体的游憩行为规律为导向,其中自我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旅游者对于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游憩涉入依附于情感体验,旅游凝视则成为重要的的媒介渠道。其共性则为自我效能感的塑造在游憩涉入过程中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城市居民与旅游者,进行比对探讨。针对本地居民游憩群体城市广场休闲游憩涉入的相关研究选取呼和浩特市与呼伦贝尔市作为案例地,展开讨论。针对呼和浩特城市本地居民,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量化研究,尝试对城市广场游憩者进行聚类分析,并探索其游憩体验与涉入过程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场所精神、自我塑造和情感依恋叁个因子,作用于居民游憩空间的涉入过程;其游憩体验效益可以大致分解为心理预期,个体符号价值与亲历体验叁个维度。通过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直接显着影响着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游憩体验以个体符号价值与场所精神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此外,结合案例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具体游憩地理环境,以本地居民为案例研究群体,在行为地理学视角之下,探析居民与城市广场游憩者的游憩空间行为与游憩行为空间,对呼伦贝尔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实地动线观测,结合深度访谈,归纳出:居民通过对文化景观符号的转译和场景与情境的建构来实现空间的重构与再现,游憩行为活动所触发的模式主要归结为:步行友好空间的营造,遵从景观空间序列的游散式游憩行为空间,令边界模糊与功能区迭合的弥合式游憩空间叁种类型。对于旅游者的游憩空间涉入研究则基于旅游凝视的视角,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针对游客关于城市广场主题的游记进行质性分析,从城市广场游憩文化空间生产,广场中空间的再现与再现的空间两个方向出发探索游客于城市广场空游憩体验生成路径。最终,基于以上的探索与发现,本文认为针对中小城市游憩广场游憩空间的休闲游憩涉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应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由此使得公共空间的游憩研究视角有助于游憩理论体系的的纵深建构,亦促使城市规划实践层面不断拓展并日趋完善。
崔永峰[3]2008年在《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于大都市的人们对广场、公园等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以往的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上往往更注重美学上的意义,忽视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因此广场和公园的设计与使用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用状况评估(POE)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普遍运用的设计评价反馈研究。对建成环境开展使用状况评估有利于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使用者的需求,而只有使用者满意的设计才是真正成功的设计。论文采用POE的评价方法,对大雁塔周边四个主要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大雁塔北广场、大雁塔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进行了使用状况评价,通过对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观察、封闭式和语义差别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收集了大量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并指出设计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最后,论文从支持使用者活动的角度构建了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问卷调查的使用状况定量评价的方法,从而实现了广大使用者对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定量综合评价,而非个别专家的打分。经验证,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行性。
刘晨宇[4]2012年在《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城市节点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如何保持和建设城市节点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城市节点类型众多,对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深切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特色的营造。因此,开展对城市节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首先进行了城市节点的发展研究,对城市节点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城市节点的空间范畴进行了界定、对城市节点的相关类型进行了探讨。20世纪60-70年代后,伴随着城市空间多元、联结与协同,城市节点已不再象功能主义所设想的那么简单明确,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系统。作为城市核心空间的城市节点,其功能构成由单一功能主导型转为与其它城市功能综合发展,呈现城市功能综合化发展。而随之带来节点交通组织,空间形态,景观文化,城市公共活动等方面的多元复杂化,使其日益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多元复合化空间。最后指出: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成为当前城市节点空间发展的主题。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使得城市节点呈现出诸多错综复杂的现状问题。本文从城市节点之间、与周边环境关系、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叁个层面,就与环境质量相关的城市节点现状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整理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一般性、共性到个性问题,对当前城市节点的现状问题进行系统认识与分析。从中发现,正是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带来的节点多元复杂性以及矛盾性,使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整合潜能,城市节点整合是必要的和可行的。通过引入系统论相关研究结论,结合与解决现状问题相关的城市设计研究成果,本文建构并提出了“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用以指导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的城市节点整合实践。它借用系统学理论阐释了城市节点要素整合的系统学含义及其规律性,引入城市设计理论阐释了城市节点空间发展的不同解决办法,因此,将系统理论与城市设计理论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城市节点一系列不和谐现状问题。“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以提高城市节点环境质量、完善其城市空间综合效能为总体目标,从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角度,把握节点不同层面、整合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期实现城市节点的和谐发展。在“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指导下,从城市节点之间协作发展、与周边环境有机适应、内部各子系统有机关联叁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与城市节点环境质量整体性能密切相关的交通系统、功能组织、空间形态、景观特质、城市生活组织等五个整合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对策,并探讨了以“不同层面整合对策密切相关”、“优化选择,和谐互融,有效交互”、“城市设计实践与创作”等为核心指导的、将不同层面整合对策有机结合的综合应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城市节点理论研究的内容,而且,在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的空间发展主题的影响下,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的城市节点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的系统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整合对策,用以指导城市节点整合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郑淼[5]2005年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市民走向户外,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时间和数量逐渐增多。但目前,很多的城市公共空间采用的是功能主义规划原则,对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行为、相互交往等细微方面缺乏考虑和研究,因此,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不能被充分利用,不受市民欢迎,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充分研究公共空间中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特性,创造出符合市民行为需求的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以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太原市为研究范围,通过详细调查太原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2个广场、3个小游园,对其使用人群、使用者行为活动、不同时间使用者数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太原市公共空间中普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区位位置、空间场地分区、边界效应、可参与性效应等是影响公共空间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优化设计的建议和对策。
卢婧[6]2015年在《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分析与景观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基数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相当数量的人群身体都呈现亚健康状态;城市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的从众心理和健身运动个性化不明显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参与到群聚性健身活动之中。近十年来更是呈“井喷式”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却严重不足,服务设施缺乏,已无法满足居民健身发展的需求,局部社区出现因场地的不合理使用引起多方矛盾与冲突。虽然、市政管理部门通过改造公园绿地与城市广场,增加了一部分健身活动场地,但根本解决方式还应从城市规划管理和优化公共开放空间两方面着手。为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本研究选定福州市主城区中24个典型聚集性空间代表进行实地调查和满意度问卷调查,归纳影响使用者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及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该部分主要研究成果为:(1)将福州主城区内可开展聚集性健身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分为五个类型,并对其区位面积、场地形状、设施、生态环境、管理及氛围进行观察和评价;对使用者群体结构及其行为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使用者对各项评价因子满意与否的可能原因。(2)采用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处理问卷数据,将22项评价因子转换为五个公共因子。得出心理影响、空间实用性、噪音影响和管理维护叁个公共因子对使用者满意度影响显着;使用情况问项中团体人数、参与聚集性健身活动类型、参与频率和停留时间四项也会影响到使用者对空间的满意度评价。(3)归纳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①场地数量不足,区位分布不均衡;②场地功能缺少多样性;③空间存在安全隐患;④缺乏细节设计;⑤生态环境普遍较差;⑥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且维护较差。以福州主城区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调查分析为立足点,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城市绿地规划理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POE使用后评价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体系规划,并提出聚集性健身场地设计及景观优化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社会公平与共享、个性化、功能复合和永续发展为规划原则,提出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体系规划的构架,包括空间定位、空间类型、区位选择、规模等级,空间可达性和功能聚合。以人均健身活动空间面积和步行可达性覆盖率为城市集聚性健身活动空间体系的量化指标:根据不同规模等级确定人均标准;提出采用500m作为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可达范围半径。(2)由于心理影响受人为调控因素成分大,本研究主要针对空间实用性因子、生态环境、环境设施、噪音影响及管理维护四个公共因子中的设计要素提出可行的景观优化策略。优化内容涵盖了功能分区,空间内容,细节设计,不同群体大小和活动对空间尺度的需求,具体的场地设计要素,噪音管理和管理维护。
孙嘉蔚[7]2017年在《西安大雁塔周边城市广场空间老年人行为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问题。自从2001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城市广场空间是老年人在城市生活中一处重要的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游憩行为特征,研究适宜老年人活动的户外公共空间,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休闲游憩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西安大雁塔周边城市广场空间为实地调研地点,兴庆宫公园作为对比案例,针对老年人的游憩行为特征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调查记录的方法,调查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游憩行为的类型、特征、时间规律以及不同活动内容所对应的场地空间要素构成。本文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查研究西安大雁塔周边城市广场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将其与兴庆宫老年人行为做对比。二、以获取老年人在城市广场空间中的游憩行为内容、行为时间规律、不同游憩活动所偏好的游憩场地信息,制定研究案例选择原则与调研方法。叁、在西安市城市适宜人活动的平均气温时段内选择几个典型的日期进行老年人行为调查研究,并对比得出不同月份被调查时间内,老年人行为活动偏好的空间类型。四、把老年人的游憩行为按活动内容分类,并以此为参照选取案例公园的典型选点进行对比,对比分析不同游憩活动所偏好案例选点场地空间的共同点,以归纳总结老年人不同游憩活动偏好场地的空间组成要素特征以及空间模式并提出了城市公园适老化改造的场地设施类要素和服务设施类要素的设计建议。
李超[8]2016年在《珠江新城F街区市民广场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是城市行政、经济、商业、文化娱乐中心,更是城市主要开放空间所在。广州市凭借着其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的建设,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如今,珠江新城核心区中央广场已经成为广州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市民日常乐于使用,活动频繁的“城市客厅”。然而,在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建设过程中,伴随着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公众的利益常被忽视。从建成效果来看,珠江新城核心区公共空间虽然花费了大量物力财力,占据众多公众资源,但依然存在着公共空间使用率不高,忽略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浪费城市空间资源的问题,其中尤以F街区市民广场为典型。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民广场位于F街区中部,在设计之初曾提出“都市绿核多元复合”的设计定位,期望成为容纳市民多样性城市生活的主体空间,但从2010年投入使用至今,市民广场的总体活力依然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并未实现当时的设计理念。因此,本文拟以市民广场为研究对象开展针对其存在问题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论文通过全面系统地回顾梳理市民广场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对其及周边的公共空间进行现状研究,找到市民广场的现存问题;最后,在研究借鉴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的原则和“花城补丁”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优化现有空间的“补丁模式”,期望从整体优化和节点设计两个方面,改善使用现状,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研究,对应本文的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是对市民广场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其内容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叁章,第二章对F街区市民广场相关设计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梳理了其空间演变过程和历次设计成果,反思各阶段有价值的设计理念。第叁章对市民广场现状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涵盖了对整体层面(珠江新城核心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跟踪研究(2011——2016),及对市民广场现状展开的更具针对性的详尽现状调研、技术图纸绘制、梳理及分析研究等,以期全面总结市民广场现存的问题。第叁部分是对市民广场的优化设计,包括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针对前文提出的市民广场各类现状问题,整理分析相关案例,试图归纳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可供借鉴的设计方法;第五章阐述了优化设计原则并提出了“花城补丁”这一设计构思,根据市民广场的空间类型,提出对应的“补丁”设计模式,在总体层面对交通、场地、业态、界面及空间进行优化,并完成了具体的节点设计。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1、系统梳理了珠江新城F街区市民广场空间的演变历程;2、对市民广场进行了详实全面的现状调研;3、针对市民广场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
陈渝[9]2012年在《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系统学、使用后评价(POE)、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闲暇、游憩、游憩空间、城市游憩规划的发展演变和影响机制,总结了城市游憩系统的物质空间特征和基于使用者的社会空间特征,重点探讨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建立城市游憩规划的空间策略。初步构建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研究分析框架,搭建了城市游憩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方法,为城市游憩规划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对研究主体——城市游憩规划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对闲暇、游憩、游憩空间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回顾,确立了现代游憩空间的概念,阐述了游憩空间的价值;在调研基础上对当前城市游憩环境、游憩需求、游憩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运用POE研究方法,对深圳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及其活动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使用后状况评价分析报告。其次,展开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外城市游憩空间理论研究及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城市游憩系统研究的部分理论依据,除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学理论、园林学理论,本文创造性地将地理学的区位空间理论、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论及管理理论等运用到城市游憩系统的研究。第叁,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演变模式。游憩空间的发展表明: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城市空间扩展和人类生活空间变迁具有密切的联系;分析了城市游憩系统发展的空间过程,重点探讨了近现代游憩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游憩空间类型:游憩墓地、公园体系、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周边游憩中心、附属于建筑的游憩空间、绿道等,努力寻找城市游憩空间系统伴随城市化过程而逐渐发展演变的脉络;挖掘游憩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城市及区域在空间上形成的有机联系。第四,对深圳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的系统结构,详细阐述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类型结构、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提出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游憩规划原则,阐释了游憩规划内容,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规划策略,对构建良好城市游憩空间系统进行了展望。总之,城市游憩系统是集经济、社会、自然属性于一体的地理空间;城市游憩空间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完善健全的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公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保障措施。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城市游憩规划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在当前城市化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化中能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作用。
吕律扬[10]2018年在《城市新区广场使用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人口及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随之出现了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扩展城市建设面积、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疏散中心城区人口,规划综合型新区成为我国城市的选择。基于广场为生活在拥挤、喧哗的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休憩和娱乐场所这一西方城市规划思想,这些城市新区把广场作为结构上的重要节点,以此组织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衔接城市主要景观轴线。然而,当前部分城市新区的广场在投入使用后即存在诸多问题,常常会出现看似毫无缺憾的设计方案却与使用者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不难发现以往的许多规划设计项目中,更加关注早期设计而忽视了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使得问题未能实时反馈。当再度遭遇相关设计时候,相同的问题仍会出现。城市新区广场使用后评价的重要程度得以体现出来。使用者在其中的心理变化,愿景的实现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等诸多问题对于考量设计的成败十分关键。本文基于当前城市新区广场的使用情况,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角度出发,以使用后评价(POE)为技术支持,建立城市新区广场使用后评价体系,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实例分析法、POE调查分析法、系统论证法、数据整理分析法,对郑州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广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城市广场、杭州钱江新城市民广场这叁个不同类别的研究对象进行使用后评价。通过对调查分析得出的数据进行满意度评价和使用方式,分别得出量化和定性分析结果,然后利用POE因素权重赋值对分析结果进行校验。最后,针对各评价因素的现状问题提出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D]. 郑振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2]. 城市广场休闲游憩空间游憩涉入相关研究[D]. 陈欣. 内蒙古大学. 2016
[3]. 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D]. 崔永峰. 长安大学. 2008
[4]. 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D]. 刘晨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5].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研究[D]. 郑淼.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6]. 城市聚集性健身活动空间分析与景观优化研究[D]. 卢婧.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7]. 西安大雁塔周边城市广场空间老年人行为调查研究[D]. 孙嘉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8]. 珠江新城F街区市民广场优化设计研究[D]. 李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9]. 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 陈渝.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0]. 城市新区广场使用后评价[D]. 吕律扬. 北方工业大学. 2018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城市广场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广场设计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健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