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证实了工人阶级的成长_工人阶级论文

世纪证实了工人阶级的成长_工人阶级论文

世纪印证工人阶级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50多年前,几条货轮冒着滚滚黑烟开到了长江边的小渔村。随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忙碌而喧嚣的码头。在此搬运货物的劳力,则被冠以一个新鲜的称谓——“工人”。

沧桑岁月写下激情历史。

当初还处在萌芽状态的产业工人,从自发到觉醒,从松散到团结,从彷徨到寻找到出路——本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在其领导下从抗争到斗争,到今天,已经成长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寻求进步与发展的中流砥柱,成长为一个民族永不弯曲、铁骨铮铮的脊梁。

感谢一个百年,催生了一个阶级的新生;感谢一个世纪,印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一经诞生,中国工人阶级就遭到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种压迫与剥削,其严重性和残酷性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成长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甚至西方资本家会常常用这样的话来号召他们的工人:你们拿中国苦力做样子吧,和中国苦力一样,过那种“节俭”的生活吧!

事实表明,“包身工”的历史从外国资本登陆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斑斑血泪。没有人身自由,更谈不上什么人格与尊严。他们被侮辱为“一群猪猡”,过的是连猪狗都不如的生活:禁止与外界甚至家人接触;二三十人拥挤在一间破陋工房;穿的是仅能蔽体的旧衣服,有的“半裸着过夏”,吃的是“臭烂不堪之物”;不仅在经济上遭到盘剥,甚至在肉体上受到毒打和蹂躏。

反抗不需要学习,正如压迫一样,都是各自阶级的一种本能。残酷的生存现实唤起的是工人们一次比一次更坚决、更强烈的反抗。但是,动摇和摧毁一个剥削阶级远非那么轻易和简单。压迫与反抗的斗争虽然刚刚出现,但毕竟已经开始。

拆机器、砸工厂,以破坏资本家经济活动和财产为目的的工人运动,其结果是遭到了资本家加倍掠夺、加倍剥削的残酷报复。

尽管如此,工人在与资本的日常冲突中没有表示畏缩和让步,已经一无所有,还会害怕一无所有吗?无产者无畏,无畏者前行。为争得出卖劳动力的有利条件,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斗争,在咆涛怒海中走向高涨。

从工人阶级诞生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70多年间,中国工人阶级随着自身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开始壮大起来,自发地进行的经济和政治的斗争就不曾间断过。根据现存材料统计,仅1914年到1918年的5年间,中国工人阶级进行经济性质的罢工斗争大约有185次。

然而,自发与松散的工人运动对资本的拥有者和贪婪的剥削者来说尚不足为患。直到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自觉地为谋求本阶级和全国人民彻底解放的道路开始,一个告别旧时代的摧枯拉朽宣言响起来了。

这意味着一个阶级的觉醒:只有团结起来,并在本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新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和领导下,工人阶级利用组织起来的力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种压迫与剥削势力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1922年,全国出现了第一次罢工高潮。

1925年,著名的反帝革命风暴爆发,省港大罢工爆发。

1926-1927年,上海工人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

急风骤雨倏然而至,动地涛声滚滚而来。当时的工运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中夏等,有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有的则与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工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此时的工人运动以比先前更猛烈的力量动摇着旧制度、旧社会的根基。

历史表明,从早期的自发斗争,到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到直接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工人阶级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抗外来压迫和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逐步走向成熟。工人阶级队伍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

本世纪初的1913年,全国产业工人总数只有117万人。今天,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发展成为有2亿多职工组成,包括物质生产者群体、知识分子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三大块,工人、服务员、工程师、专家教授、厂长经理、机关公务员在内的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

由于自身的先进性和纪律性,中国工人阶级从一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便成为社会的脊梁,发挥了任何别的阶级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阶级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军;

抗日战争时期,工人阶级担当起了既是一线战士,又是后勤部的双重角色;

解放战争时期,工人阶级在大后方加紧生产,支援前线。

共和国建立后,在经济领域,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构筑起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纪元;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工人阶级更以勤奋刻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难关。

改革年代再一次将中国工人阶级推上历史舞台,也再一次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色和品格。

谁都明白,我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是一项浩繁而复杂的历史工程,机遇与艰难相伴,希望与困惑交织,巨变与震荡共生……今天,每个人只要稍加回忆,都会想起自己的故事:改革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与人生。

万丈豪情已归于脚踏实地,嬗变的阵痛已化为坚定的信念。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坦然地承担改行转业甚至下岗失业等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换来了国民经济的空前繁荣,换来了中国社会的长久稳定,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又一次超越与新生。

改革的进程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中国工人阶级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中流砥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工人阶级靠得住!”

在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有一支特别能战斗、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的队伍,这就是以王进喜、孟泰、王崇伦、李双良、包起帆等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1.2万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勤劳和智慧,不仅为共和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为亿万职工和广大劳动者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引领时代、影响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宝贵财富。

他们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21世纪的竞争是建立在人才素质基础上的竞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让靠知识、智慧和劳动创造拥有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占主导地位,才能对广大人民和子孙后代提供榜样。

中华民族要在新的世纪里实现繁荣富强之梦,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在这方面,中国工人阶级肩负着无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此刻,21世纪的阳光已经穿破浮云的问候,打在行路者的脸上。阳光打在脸上,微笑流出眼眶。想象那一个世纪前,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在风雨飘摇的黑暗中迎接20世纪的曙光时的表情,我们顿时热血沸腾:20世纪印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在21世纪里一定会做得更好。

(执笔:本报记者 杨祝夫)

标签:;  ;  

世纪证实了工人阶级的成长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