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行为和群体发展阶段理论视角下的审计组内部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体论文,内部管理论文,发展阶段论文,视角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群体行为理论针对群体对内部成员的影响,深入分析作为个体的人在群体中会出现的从众行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懒惰行为、合作和竞争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这些行为对群体效能的影响;群体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群体一般会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解体”这一发展历程。这对加强审计组内部管理,调动审计组成员积极性,避免群体内部低效问题的产生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群体、群体行为和群体发展理论综述
(一)群体及群体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互相影响的人群集合体。群体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杨锡山,1986;徐联仓,1994):一是成员在心理上都能互相意识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存在,成员之间相互依存;二是成员在行为上互相作用,相互影响;三是成员有共同关注的目标和利益。
(二)群体行为特征
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会表现出不同于个体处于独立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群体压力导致的从众行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懒惰行为、合作和竞争行为。
——群体从众行为。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随群体的倾向。在一个人发觉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中多数人不一致时,一般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即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这种压力促使人与群体主流的行为和意见趋于一致。人在群体中的这种要求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称为社会从众行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有个体特征、群体特征和其他情景因素。
——群体社会助长作用和抑制作用。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通常会表现为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而社会抑制作用则与此相反,个体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
——群体懒惰行为。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深刻地反映了成员在群体内部的社会懒惰行为。即在一些集体工作的环境下,群体中会有一些不履行应尽职责而搭车的人。
——群体内部合作与竞争关系。竞争是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或组织之间,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力求超过对方而取得优势地位的心理状态。而合作是指各方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以求共同达成目标的心理状态。
(三)群体发展阶段理论
罗宾斯在其著作中介绍了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他认为,群体的发展会经过五个明显的阶段:形成阶段(forming)、震荡阶段(storming)、规范阶段(norming)、执行阶段(per-forming)和解体阶段(adjourning)。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也是伴随着群体内部冲突发展的五个阶段。形成阶段形成冲突产生的潜在条件,沟通的失效、群体内部结构的不当、个人价值观念和个性特征都会成为产生这种潜在冲突的动因;震荡阶段是群体成员认知和个性化的阶段,冲突逐渐变得明朗;规范阶段通常冲突有转换为行为意向的倾向,需要互相磨合,群体内部的制度规范去加以约束;执行阶段冲突会演变为直接的行为,当一个人采取行动去阻止别人达到目标或损害他人的利益时,就处在冲突过程这一阶段,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公开的冲突包括行为的整个过程,从微妙、间接、节制,发展到直接、粗暴、不可控的斗争。在解体阶段,冲突导致了最终的结果。冲突双方之间的行为——反应相互作用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如果冲突能提高决策的质量,激发革新与创造,调动群体成员的兴趣与好奇,提供公开问题、解除紧张的渠道,培养自我评估和变革的环境,那么这种冲突就具有建设性。如果冲突带来了沟通的迟滞,组织凝聚力的降低,组织成员之间的明争暗斗成为首位,而组织目标降到次位,那么这种冲突就是破坏性的,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威胁到组织的生存。
二、审计组及其群体特征
审计组是一个由审计机关派出,由审计人员、外聘专家组成的特殊的群体,介于审计组成员和审计机关之间,为完成独立的审计项目而设立,随着项目的结束而自动解散,是审计项目实施的重要力量,在审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审计组具有一般群体的特征。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审计组内部紧密团结,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协作完成。审计组成员在心理上都能互相意识到审计组中其他审计人员的存在,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审计组成员在行为上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审计组成员都共同关注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并可获得审计成果带来利益。
审计组及其成员的行为具有一般群体行内的特征。审计组群体内部成员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圆满地完成审计项目,实现既定审计工作目标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审计组成员具有共同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均需要遵守审计准则、廉政纪律等审计相关行为规范;审计组成员之间长期共同工作生活,具有共同的归属感;审计组成员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各不相同,为完成共同的审计项目,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期间需要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审计组作为审计机关的派出群体,由审计组长、主审、审计人员组成,群体内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审计组的发展符合一般群体的发展规律。随着审计项目的立项到审计方案制定处于审计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和工作需要,结合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状况,抽调人员,确定审计组长和主审,根据审计组内部成员专业知识结构等情况进行审计分工。由于审计组内部成员社会背景、工作环境、个性差异等不同,审计组在审计项目开始之初通常需经历震荡阶段,审计组长对内部成员缺乏深入了解,成员之间由于性格特征、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常会出现摩擦和碰撞,再加上大家对审计工作目标的认识仍不够深入透彻,审计组内部不够稳定。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入,审计工作的目标逐步清晰,审计组内部行为规范逐渐形成,成员之间配合协作意识逐步加强,审计组通常会经历一个逐步规范化的阶段。之后便是执行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组内部成员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围绕审计目标,紧扣审计方案,紧密团结,完成审计工作最为重要的现场审计和审计报告。最后,随着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提交和审计档案装订等工作的结束,审计组也相应进入解体阶段,最终解散。
三、群体行为和群体发展阶段理论对审计组内部管理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把握群体行为特征,加强审计组内部管理
1.加强沟通,注重引导,重视审计组成员社会从众行为对审计组发展带来的双面效应。
群体从众行为在审计组内部通常呈现出双面效应,在审计组内部管理中,应当善于分析影响其成员内部从众行为的众多因素,结合审计组自身需求,一方面发挥从众行为在规范审计组行为,强化审计组内部纪律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审计组内部应注重当引导各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促使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避免社会从众行为而导致的“一言堂”和委曲求全,抑制成员特长的发挥。
2.把握特征,科学分工,发挥审计组的社会助长作用,避免社会抑制作用。
通常决定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抑制作用大小的因素包括,一是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对于简单的工作,工作任务可以分配到具体的人,一群人共做时一般会提高个体的绩效。反之,如果工作复杂度和难度都大,工作难以分配到具体的人,协调的工作量很大,一群人共做时会使得一部分人绩效下降。二是个体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如果个体对工作很熟悉,那么一群人共做时个体绩效会大大提高。相反,对不熟悉的工作,一起工作的情况下个体的绩效反而下降。三是个体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成熟度。一个性格开朗、乐于表现、心理成熟的人在群体环境下工作绩效会提高。反之,一个性格内向、喜欢独处、心理不成熟的人在群体环境下工作绩效则会受到负面影响。
由此看来,在审计组日常内部管理中,审计组长和项目主审要根据审计事项内容的复杂度和难度,成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成员个体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成熟度,以及审计现场的可能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审计分工,妥善安排审计组和成员所承担的工作,以充分地利用社会助长作用而减少社会抑制作用。
3.明确职责,奖惩分明,抵制审计组成员社会懒惰行为。
基于群体懒惰行为考虑,审计组管理者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减少成员的社会懒惰行为。一是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和有意义的方面,提高成员的参与程度。对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前沿热点,设置一些研究课题,引导审计组成员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工作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二是科学分工,明确职责,让审计组每位成员都能感到他们的个人贡献是可以鉴别和有意义的。三是教育和引导审计组成员不应该容忍工作中的不充分努力行为,定期掌握每个人的工作动态,对一些成员工作中出现的消极怠工的行为,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时指出,让他感受到这种行为已经被大家所注意到,消除其内心蒙混过关的念头。四是建立科学的内部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并结合审计组成员的实际工作态度和工作程度及时兑现。通过考核奖惩调动和激励审计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合工作,因势利导,注重在审计组内部营造合作与竞争工作氛围。
审计组内部要想圆满出色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实现审计工作目标,就必须营造既相互竞争,又精诚合作的工作氛围。审计组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关性。在正相关的情况下,合作将占主导作用;而在负相关的情况下,竞争行为将占主导;在无关的情形下,既没有合作也没有竞争。审计组管理者应当根据这一特征,通过人为地设定分组、考核和激励机制来决定成员间的目标相关性,从而影响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同时也应当根据工作的性质、审计组成员的态度和情感定向,来确定竞争还是合作。对于简单的、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通常引入竞争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反之,对于复杂的、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工作,应当抽调不存在竞争关系,抑或竞争相对缓和的人员,共同组成内部小组,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去完成。充分了解审计组成员的态度和情感,如果属于群体定向,而且易于形成明确的群体目标,则应采取合作方式;反之,则应优先考虑竞争。
由于审计工作内容性质的不同,竞争与合作对审计组内部成员工作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一方面,工作需要的审计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直接决定竞争与合作孰优孰劣。一项比较复杂的审计事项,通常需要财务人员、工程人员、环保人员等共同完成,这时就需要大家相互配合,通力协作。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等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审计工作,则可以采取竞争的形式。另一方面,工作的常规化程度也会成为决定竞争还是合作方式的重要因素。当审计组成员面对的问题非常容易分析,很少出现例外情况,绝大多数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审计经验都能胜任该项工作,则应倡导竞争,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对一些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通过审计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采取合作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把握群体发展规律,加强审计组内部管理
审计组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展也会经历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审计组管理者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审计组这一群体的发展规律,掌握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冲突发展的动向,认真分析各阶段各类冲突对审计组发展和审计工作开展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程度。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延长或缩短审计组发展各阶段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势利导,注重发挥内部冲突在审计工作中的建设性作用,抑制对审计组发展产生破坏性作用的冲突的发展。
1.把握规律,加强管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审计组形成阶段,针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充分考虑内部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审计工作经验、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因素科学合理调配人力,着力组建一个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精诚团结的审计团队。在震荡阶段,应当注重沟通,加强协调,有目的地组织便于化解冲突、促使团结的集体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尽力减少内部震荡所需时间。规范阶段,应当注重审计组内部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严肃内部纪律,提高团队执行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执行阶段,由于内部成员通常已经形成团结友善的工作关系,这时应防止一言堂和懒惰行为的产生,需要制造冲突,定期对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行点评考核,引入竞争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也是群体发挥效能最关键的阶段。在解体阶段,应注重审计组成员工作中的松散意识,时刻提醒大家一如既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照顾各方利益,做好审计组解体后的善后工作,使成员能够安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2.发挥审计组内部冲突的建设性作用,抑制冲突的破坏性作用。在审计组内部管理中,应当结合审计工作需要,注重区分审计组发展各阶段各种内部冲突对审计工作本身产生的影响。对审计组内部因对审计中出现问题认识不同,产生的业务上的冲突,应当在妥善解决方式方法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促使冲突逐步升级,以期能对审计工作产生积极地建设性意见。对带来沟通迟滞,审计组内部凝聚力降低,因审计组成员之间的明争暗斗而影响审计组目标实现的冲突,应当及时发现,立即制止,使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
标签:群体行为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从众心理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论文;